楊曉彤

1960 年 7 月,靈武縣委、縣政府(今靈武市,1996 年撤縣設市)為紀念解放戰爭時期在靈武犧牲的革命烈士,在位于靈武城區東南 3.5 公里處的東山坡上修建了一座靈武市革命烈士陵園。2008 年 6 月,靈武市將陵園遷建于靈武市園藝試驗場東南側。
遷建后的靈武市革命烈士陵園占地 6670平方米,園內有紀念碑 1 座、烈士墓碑12 座,建設了展覽室、停車場、廣場和值班室等配套建筑,各項設施完善,整體環境莊嚴肅穆。陵園正門是大理石牌坊造型,上書 “烈士陵園”四個鮮紅大字。牌坊左右有對聯一副,上聯“青山綠水長留生前浩氣”,下聯“蒼松翠柏堪慰逝后英靈”。陵園中央矗立一座紀念碑,正面刻“人民英雄紀念碑”七個金黃大字。紀念碑被漢白玉欄桿圍繞,整個碑體美觀、樸素、潔白。在紀念碑兩側的蒼松翠柏環繞下,整齊排列著 12 座烈士墓碑,其中可考證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墓碑有 5 座,分別是:1949 年犧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某軍某師 32 團某班班長楊作義烈士,1986 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顧金海烈士,2003 年執行公務時犧牲的胡學勤烈士以及鄒學奎烈士、李泉棟烈士。此外,還有 7 座是從原烈士陵園遷移過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兵團一九一師解放靈武時,在澇河橋戰斗中犧牲的無名烈士墓碑。
陵園東側建有烈士遺物陳列室,內有顧金海烈士的各類遺物和紀念物13件 (鋼頭盔 1頂、針線包 1 個、衣服 1 件、烈士手寫散文詩 1 首、家信 1 封、錄像帶 1 盒、錄音帶 2 盤、電影拷貝 1 個、錦旗 1 面、遺物交接單 2 封、學生給烈士的書信 1 封),顧金海烈士、吳學忠烈士、胡學勤烈士的各類圖片資料照片 24張。為了更好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靈武市于2015 年 9 月在陵園西側新建了面積 221.6 平方米、層高 4.6 米的烈士紀念館。紀念館采用現代科技手段,分 5 個部分對不同歷史時期的英烈事跡予以展示。
靈武市革命烈士陵園目前是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靈武市國防教育基地、靈武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靈武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逢清明、烈士紀念日、國慶節等重要節假日,靈武市機關干部職工、退休老同志、駐靈部隊官兵、青少年及社會各界代表都會前往陵園開展活動,深切緬懷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