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3000公里,進藏區創建三甲醫院;登上海拔3700米的高原,為山南市培養醫療人才。近年來,湖北省援藏工作隊圍繞孕產婦安全、新生兒救治、先心病、大骨節病等,在西藏山南建起產前篩查中心、宮頸癌篩查中心、5G遠程醫學服務平臺等醫療項目,為健康西藏提供技術支撐,將初心與使命踐行于雅礱大地。
“聽說政府今年開展胎兒先天愚型的免費篩查,我就趕緊報名來了。”在扎囊縣人民醫院,來自大斯朗賽嶺村的古桑拉姆在山南接受了無創基因檢測。
2020年8月,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積極協調省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華大基因、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等單位,在山南市啟動無創基因檢測,并依托湖北省產前診斷中心成立西藏自治區第一家產前篩查中心,實現篩查自治區內全覆蓋和全免費。自此,山南市的孕婦及新生兒能享受到先天愚型、耳聾及48種代謝疾病的篩查診治,山南成為西藏自治區繼拉薩后第二個實施該技術的地區。截至今年6月,山南已完成孕婦無創產前基因篩查2538例、新生兒耳聾基因篩查1897例、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查1856例。
2019年,湖北省援藏工作隊組織武漢蘭丁云醫學檢驗實驗室,在山南成立西藏自治區第一家宮頸癌篩查中心。由于山南市為高海拔高寒缺氧地區,人群居住分散,從前宮頸癌篩查標本運送質量無法保證,不利于追蹤隨訪。該中心建成之后,可以就地對患者進行取樣、制片、染色。篩查結果則通過云平臺細胞數據診斷后生成報告,并傳至患者的手機,有效解決了農牧民宮頸癌篩查難、追蹤難的問題。援藏期間,該中心為6.5萬名山南婦女進行宮頸癌篩查,篩查率達95%以上。在大骨節病救治方面,省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省衛健委聯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組成醫療專家團隊,發起“治療大骨節病·助力鄉村振興”健康行公益活動。截至目前,該活動已為87名大骨節病患者開展手術治療,武漢協和醫院接收昌都市八宿縣5名大骨節病患者來漢進行手術治療。
遠程培訓、遠程查房、遠程會診、手術示教、遠程檢驗確認……2019年11月,在武漢協和醫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的援助下,山南婦幼保健院建立了西藏自治區醫療系統第一個5G遠程醫學服務平臺。
截至目前,湖北省婦幼保健院與山南婦幼保健院進行了15次遠程授課培訓、3次婦科手術演示和1次遠程疑難病例討論,為提升山南醫療技術水平探索出新的“云上模式”。第九批援藏醫療隊員丁小婷介紹,未來5G的應用逐步實現遠程手術、遠程B超、遠程急救等更多醫療功能。“輸血式”醫療人才支援,不能解決長期問題。為了讓山南婦保院醫療技術實現“人走茶不涼”,援藏專家在高原上既當醫師,也當起了老師。根據山南需求,湖北醫療援藏工作隊通過業務指導、專家講座、病例討論等形式,重點加強當地醫護理論知識、常見病、多發病診治等方面的培訓,通過“傳幫帶”,為山南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