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腫瘤壞死因子(TNF)抑制劑相比,應用托法替布治療風濕病和潰瘍性結腸炎似乎有發生癌癥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TNF抑制劑和Janus激酶(JAK)抑制劑等生物療法通常由亞專科醫師開出,但全科醫師也應了解它們的潛在不良反應。在此項由工業界資助的隨機試驗中,研究者重點關注JAK抑制劑托法替布(尚杰)的不良反應,美國FDA已批準其用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以及潰瘍性結腸炎。
約4400例活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年齡≥50歲)接受了托法替布(每日兩次,每次5毫克或10毫克)或TNF抑制劑治療。平均4年隨訪期間的結果如下。
托法替布組(兩種劑量合并)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高于TNF抑制劑組(3.4% vs.2.5%);在統計學上未能證明托法替布的非劣效性,這表明托法替布帶來的風險可能超過TNF抑制劑。
托法替布和TNF抑制劑的癌癥風險分別為4.2%和2.9%,因此有關非劣效性的結論相同。
與TNF抑制劑相比,托法替布的兩種劑量均與較高的帶狀皰疹風險相關,10毫克劑量與較高的靜脈血栓栓塞風險和較高的全因死亡率相關。
托法替布和TNF抑制劑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疾病活動度的降低幅度相似。
托法替布的處方信息如今包含了注明上述潛在不良反應的黑框警告。此外,美國FDA如今建議只將該藥物用于“一種或多種TNF阻滯劑療效不足或不耐受”的患者。
(MEJM醫學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