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社會報記者 姜雪芹
又是一年秋菊黃,滿城浮香近重陽。9月26日下午,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江蘇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聯合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江蘇省民政廳等聯合發布《江蘇省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22)》。報告顯示,江蘇省人口老齡化呈現規模大、速度快、比重高、區域發展不平衡等特點。與此同時,全省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在快速提高,針對老年人的醫療衛生保障體系、城鄉公共衛生服務水平也在不斷完善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
江蘇省人口老齡化持續加深。據省衛健委副主任邱澤森介紹,與2020年江蘇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相比,2021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0.31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0.84個百分點,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齡人口比重上升0.41個百分比,全省老年人口總量仍然保持較快增長,60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較上年同期增加33.15萬人。
在老年人快速增加的同時,人口出生率卻在持續下降。統計顯示,從2016年至2019年,江蘇常住人口出生人數開始呈持續小幅下降態勢,但每年仍保持在70萬人以上,2020年和2021年出生人數則連續跌破60萬和50萬。2021年江蘇省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12‰,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蘇年度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轉為負數。據預測,“十四五”期間全省老年人的占比將超過26%,2030年這一比例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
從常住人口上衡量,蘇中、蘇北地區老齡化程度明顯高于蘇南地區,而蘇南地區的蘇州市為全省老齡化程度最低的市。蘇州常住人口數量在江蘇最多,達到1284.78萬人,而戶籍人口只有763.43萬人,這說明蘇州這些年吸納了大量的外來年輕人口。
據介紹,2020年江蘇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全省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9.32歲,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的76.63歲提高了2.69歲。分地區看,蘇州市和南京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首次突破80歲,分別達80.29歲和80.15歲,比十年前分別提高2.41歲和2.79歲。邱澤森表示,全省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快速提高,主要得益于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衛生保障體系的逐步完善以及城鄉公共衛生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
但不能忽視的是,不少老年人帶病生存。有關調查統計顯示,江蘇省老年人失能半失能占比為9.6%,患有一種以上慢性病的占比達79.4%,兩周患病率也達到了12.1%。老年人自評健康狀況很好和好的只有50%、一般的為35.5%,較差和很差的達到14.5%。這證明,伴隨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口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增長快、壓力大,必須把老年人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堅持醫養康養并舉,為老年人提供更高質量的健康管理服務和醫療服務,不僅要讓老年人活得長,更要讓老年人活得好。
與此同時,老年人撫養比直線上升。邱澤森表示,老年人撫養比也稱為老齡人口撫養系數或贍養系數,用以表明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要負擔多少名老年人,是從經濟角度反映人口老齡化社會后果的指標之一。截至2021年末,江蘇省常住人口中15-64歲勞動力人口為5806.4萬人。全省老年人社會撫養比也從2016年的17.33%,上升到2021年的24.97%,幾乎每4個年輕人就要撫養一個老年人。這種“低齡人口慢增長、老齡人口快增長、勞動適齡人口緩慢減少”的人口年齡結構,將對江蘇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保障產生持久影響、帶來巨大挑戰。
江蘇省委省政府對老齡工作高度重視,深入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把老齡事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統籌謀劃,把惠老實事項目列入民生工程組織實施,編制《江蘇省“十四五”人口發展規劃》《江蘇省“十四五”老齡事業發展規劃》等,新增了老年友好社會建設和智慧社會建設等條款,全面勾畫江蘇老齡事業發展藍圖,推動社會保障、養老服務、健康支撐全面提質升級。
近年來,江蘇省加快完善以基本養老為重點,以社會救助、長期照護、商業養老保險為補充的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基本實現應保盡保,老年人社會保障水平持續提升。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現19連增,人均增幅達4.9%。連續11年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省定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將符合政策規定的困難老年人全部納入低保、特困供養等制度化保障范圍,保障標準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同步增長。對80周歲以上所有老年人發放尊老金。在蘇州、南通2個國家試點的基礎上,在南京、徐州、無錫、常州、揚州、泰州等8個設區市開展長期護理險試點工作。
據介紹,近年來全省加快建設老年醫療服務網絡,開展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將護理院、老年醫學科、老年友善醫療機構等建設納入設區市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重點推進,全省新增護理院22家,護理院總數達310家,占全國1/3以上,居全國第一。著力提升老年健康服務能力,在全國率先設立老年健康科研專項,185個項目被確定為老年醫學臨床技術應用研究課題和項目。
老年人看病就醫更有保障。全省遴選省人民醫院、省中醫院、省老年醫院和鼓樓醫院等4家醫療機構為老年醫學研究和人才培訓基地,在各市遴選13家機構為省級老年健康和醫養結合業務培訓基地。去年全年完成老年人健康體檢878.24萬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74.08%。
養老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省委、省政府把養老服務納入全省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指標體系。省政府連續五年將養老服務列為民生實事項目,2021年確定的52項省政府民生實事中,有8項是惠老為老項目。全省普惠養老建設項目逐年增加。截至2021年末,全省共建成在業養老機構2240家,養老床位74.3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近40張。大力加強護理型養老機構建設,全省護理型床位占養老機構床位總數的65%,位居全國前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專家表示,衰老是個正常生理現象,也是生命必經的過程,人人都會老,家家都有老人,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也是我國今后較長一個時期的基本國情,必須客觀、公正、積極地對待人口老齡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