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市相城區蠡口實驗小學(215000) 王 靜
學校是文化傳承的主要陣地,而少先隊是小學先進代表組織,肩負文化傳承重任。在少先隊工作中滲透文化教育內容,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少先隊文化建設實踐中,從高度、長度、厚度、溫度、力度等角度展開設計和推進,能夠有效提升少先隊工作品質,讓文化傳承豐富學生實踐認知。學校少先隊工作包含很多內容,著眼文化傳承和發展,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展開思考和探索,讓文化滲透到每一次少先隊活動之中,讓每一個少先隊隊員都能夠經受思想歷練,實現健康成長的目標。
學校文化建設包含很多內容,如校園文化、課程文化、讀書文化、運動文化、傳統文化等,都與少先隊實踐活動高度吻合。如何才能達成文化建設的更高目標,這是學校管理需要重點考慮的課題。學校道德教育要始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它是文化的精髓所在。學校適時結合社會實踐展開文明教育,推出一些文化教育活動,都能夠給少先隊隊員帶來更多社會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在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成長,提高思想品質。
學校要從教學實際出發,對品德教育進行綜合規劃,從更多角度展開設計和組織。如邀請德育專家來學校做講座,可以為學生提供學習機會。專家有豐富的經驗,對文化內涵有更深刻的理解。組織學生參與專家座談會,可以形成正確的思想。如感恩報告會上,學校邀請專家來演講,給學生帶來心靈的觸動。專家展示多個案例,對學生展開文化教育,學生都能夠形成情感共鳴。很多學生都被專家的演講所打動,留下了熱淚,決心要用實際行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為配合活動展開,學校推出了“感恩父母”主題征文活動,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展開深入反思,根據自己的情況寫好征文。征文比賽活動順利推進。在系列性活動中,學生受到心靈的洗禮,其思想逐漸成長。
為配合學校文化建設,少工委推出主題活動——“我為父母做家務”,號召全體少先隊員主動幫助父母做家務,讓家長反饋其表現情況。任務設定后,立刻引起學生的關注,他們都能夠主動行動起來,積極參與家務勞動。學生家長對學生在家里的表現都比較滿意,紛紛反饋相關信息。輔導員集中處理這些反饋,選擇一些表現優秀的學生做重點推薦,樹立先進典型,讓更多學生向其學習。為擴大影響,輔導員還在網絡交互平臺上做專題宣傳,將這些活動進行推廣,獲得不錯的反響。
學生思想成長需要一個過程,學校推出系列性文化活動,給學生帶來更多歷練的機會。從學生具體表現可以看出,學校德育建設是完善的,輔導員發揮了重要作用,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逐漸認識自我,在實踐活動中不斷成長。少先隊活動與學校文化活動高度對接,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獲得鍛煉的機會。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將傳統文化融入少先隊活動之中,能延伸文化建設長度,提高少先隊隊員家國認同感。傳統節日、民族風俗、地方習慣等,都包含豐富文化因子。在進行少先隊活動設計時,需要進行對接,借助文化建設推出更多活動,以給學生帶來心靈沖擊。在少先隊活動時,要堅守傳統文化教育的主陣地,將文化教育內容貫穿少先隊活動過程的始終。
文化活動對時空條件有一定要求,輔導員要有延伸意識,充分利用學校辦學條件,積極與學生家庭進行對接,引導學生在廣泛的活動體驗中形成思想認知。在活動延伸設計時,教師不妨借助各種輔助手段,推出適合的活動內容。如社區服務活動,要求少先隊打掃小區,撿拾垃圾,或者深入到敬老院,為老人提供必要的服務,這樣能給學生帶來心理觸動。教師在活動中要注意滲透文化教育,要求學生對文化傳承有更深刻的理解。如家庭盡孝活動,教師鼓勵學生對家里的父母長輩展開孝敬活動,要將具體的內容和操作程序做記錄,參與集體展示交流,這樣能給學生提供學習成長的機會。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很容易忽視一些家庭孝道問題,教師專門組織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活動,其助學效果會更為顯著。
孝道文化的廣泛推行,為學校教育創造更多契機。教師針對性做布設,將學生的學校生活與家庭生活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自我認識的機會。如主題征文活動,教師設計了“我教爺爺、奶奶用手機”的題目,學生對這樣的作文有更高接受度,自然能夠積極參與其中。有些學生還沒有相關的經歷,教師鼓勵學生先進行實際操作,然后再寫作文。學生大多能夠響應號召,親自教爺爺奶奶用智能手機。在征文評選環節,教師組織學生做具體的篩選,挑選一些優秀作品給予點評,并在全校進行展覽。學生在生活實踐中獲得鍛煉,其思想逐漸成長。
延伸文化活動長度,教師有很多方向可以選擇。如何給學生帶來更多實踐體驗,這是最為重要的。教師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指導,給學生帶來更多深刻的思想啟迪,促使學生順利建立文化傳承意識。文化傳承需要系統性訓練,教師針對性做出設計,有意識延伸活動的長度,與學生生活形成高度對接,自然能夠起到助學作用。
追求少先隊活動文化建設厚度,我們需要從更多方向做出積極探索。讀書活動、文體活動、校園建設、班級文化等,都屬于少先隊活動的內容。在進行文化教育時,教師要有創新實踐的追求。少先隊活動與學校文化建設相融合,與班級文化建設相結合,都能夠給少先隊隊員帶來更多鍛煉的機會。少先隊隊員對文化類建設活動有特殊接受情結,我們要做好活動調查,準確理解學生的活動需求,以便對活動做出適合的設計和調度,讓更多學生都能夠順利進入到活動之中。
少先隊文化建設活動呈現形式不同,要結合學校的現實條件進行具體組織。如讀書活動,是語文學科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包含豐富讀書內容。在學科教學之外,班級和學校還會推出一些讀書活動。如學校讀書月活動,要求每一個少先隊隊員要借助各種信息渠道,搜集各種圖書信息,并適時展開讀書學習活動。輔導員也可以推薦一些圖書,組織學生到學校圖書館借閱。在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中,也可以推出一些個性的活動內容。如孝道故事演講、環保社會調查、紅領巾服務崗等。校園文化建設呈現系統性,少先隊文化教育活動與其形成更多對接,這是現代學校文化教育的特點決定的。
為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教師推出了社會調查活動任務:“環境保護是每一個人的社會責任。我們生活中還存在一些沒有注意環保的問題。請大家做一次環境保護調查,搜集一些現象,寫出調查報告,準備參與集體展示活動。可以自行組建調查團隊,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看哪一個團隊表現更為優秀。”學生接受任務后,都能夠主動參與到活動之中,組建調查團隊,對生活中的不環保行為和現象做觀察,搜集一些數據,寫成調查報告。經過一番操作,學生紛紛提交調查報告,教師組織學生做集體評價活動,對調查報告做梳理和歸結。
學生對文化的需求是多元的,學校積極推進校園文化建設進程,符合學生思想成長基本要求。在活動設計和組織時,應追求文化的厚度。這體現了活動的多元性和立體感。唯有給學生提供最貼心的服務,才能贏得文化活動教育的主動權。少先隊隊員對文化活動充滿渴求,我們需要做好活動設計和調度,讓學生在文化活動熏陶下獲得思想的成長。
少先隊文化建設過程中,我們要有以生為本的意識,圍繞學生推出各種措施以及活動方案,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生順利進入到活動中創造良好條件。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地方,要給學生感受到溫暖和關懷。學校領導和教師都應該像父母一樣,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幫助,這樣才能對學生展開有效的教育,特別是文化教育。學生對文化教育活動有很強的認同感。在具體組織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訴求,以提升活動的品質。
對學生展開人文教育,這是文化教育的重要追求目標。在少先隊這個大家庭中,我們要給每一個隊員帶來家的溫暖。特別是那些父母離異或者是家庭貧窮的學生,他們更需要集體的關懷。如果教師在組織文化活動時,能夠對這個群體給予精神支持,勢必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生活學習的信心。輔導員應與學生家長常聯系,對家長提供更多幫助,以提升文化活動的教育性。少先隊隊員群體也會存在一些心理方面的問題,教師要及時發現,展開多種形式的心理輔導,讓學生及時走出心理陰霾,這對促進學生思想的成長有重要幫助。文化活動本身就帶有一定的溫度,教師組織學生順利進入到文化活動之中,自然能夠收到教育的成效。
學生學習生活中會遇到許多問題和困難,產生心理問題是自然現象。教師針對這些情況,推出網絡心理門診活動,為學生解除心理障礙,獲得學生的普遍認同。為提升心理診斷的效率,教師專門邀請一些有經驗的教師,還有其他專業人士,專門設計了網絡心理門診,取名為“知心朋友”,要求學生借助網絡參與相關活動,提出自己的疑惑。這個欄目開設之后,學生都能夠積極響應,紛紛參與到網絡交互環節中,師生互動交流溫馨而順暢,輔導效果顯著。
追求文化活動的溫度,輔導員需要發揮主導作用,在活動過程中,給予學生以提醒和指導,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以及老師的關心,讓文化教育順利展開。文化活動已經全面滲透學生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教師需要做好對接設計和組織,讓每一項活動都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催化劑。
追求文化活動的力度,這是少先隊活動的目標追求之一。少先隊活動形式眾多,如何才能加強文化傳承教育,這是我們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少先隊活動要有強烈的吸引力,培養學生的凝聚力,還要注意擴大活動的影響力。思想歷練是文化傳承教育的主要方向,從這個角度展開教育突破,可以獲得豐富教育力量。
在少先隊活動過程中,輔導員要對活動的程序做好安排,對活動可能出現的狀況進行充分的預判。為提升文化教育力度,我們要從更多的角度展開具體的工作。一是引導方法的創新。學校領導和少先隊輔導員,對少先隊活動組織負主要責任,要借助多種渠道展開教育宣傳,重引導。如校園廣播、學校網站、校園文化專欄、班報墻報等,都可以形成有效引導。二是活動組織的多點探索。少先隊活動啟動后,需要對活動程序和環節進行必要的優化處理。如何對學生思想展開深入教育和熏陶,需要我們做出更多努力。三是活動延伸設計和組織。學生對少先隊文化活動有特殊參與興趣。學校和輔導員對學生生活環境展開相關調查,延伸活動維度,要求學生利用更多課外資源展開實踐,一樣能夠獲得豐富培養效果。
如紅色文化參觀活動,學生參與熱情很高。教師邀請家長一同前往紅色教育基地、紅色村落、紅色經典、紅色紀念館等展開參觀學習活動,獲得很多家長的支持。學生對這樣的參觀學習活動有濃厚興趣。活動中,因為有家長的陪同,學生安全得到保障,確保了參觀活動順利展開。學生對這樣的活動有特殊參與興趣,教師對此要有更多了解,及時做出安排,給出一些材料支持,以確保紅色文化教育獲得圓滿成功。
少先隊文化活動形式多樣,組織過程需要進行優化和調整,強化活動組織,追求活動力度,能對學生心靈帶來更多沖擊。文化活動本身帶有互動性、趣味性、開放性,深受學生的青睞。科學調整活動程序,引導學生自然展開活動體驗,可以贏得文化教育的主導權。
少先隊工作肩負傳承歷史文化的重任,學校德育管理與少先隊活動相對接,能夠形成更多教育契機。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學校和輔導員要校準方向,明確目標。少先隊工作文化追求引入“五度”建設目標,符合時代發展基本要求。所謂“五度”,是指高度、長度、厚度、溫度、力度。在少先隊工作中引入文化傳承內容,符合學生學習成長的要求,能夠促進文化的理解與傳承,讓學生健康地學習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