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梅

從遂寧城區出發,沿茂遂高速轉至國道247,車程30分鐘左右就來到位于射洪市“南大門”的沱牌鎮。這是一個距射洪市城區18公里,地處成都、重慶、綿陽三個西部中心城市經濟圈中心位置,有著雄厚經濟實力的鄉鎮——2021年,沱牌鎮實現全年地區總產值12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3100元。
近年來,沱牌鎮以爭創“省級百強中心鎮”為契機,加快豐富產業形態,持續改善城鎮環境,不斷完善公共服務,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穩健發展,一個經濟活力四射、綠色生態環保的新型城鎮正加速崛起。
豐富產業形態??促進產鎮融合
沱牌鎮原名為柳樹鎮,是沱牌舍得酒產地。為將川酒文化與千年古鎮建設結合起來,2010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柳樹鎮更名為沱牌鎮。
三月,春意正濃,處處生機盎然。走進沱牌鎮境內的沱牌舍得文化旅游區,清新的空氣、滿眼的綠色,花香、酒香還有積淀深厚的酒文化讓人如癡如醉,流連忘返。古窖池展示區、酒博物館、現代生產線等地,不時有游人拍照留影。
“沱牌舍得文化旅游區是中國首座生態釀酒工業園,目前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便粕岬眉瘓F有限公司戰略發展中心計劃管理部總監廖世民介紹,作為川酒“六朵金花”之一,沱牌酒業依托獨具特色的釀酒文化、全套的制酒工藝、先進的生態釀酒理念,大力發展工業旅游,不斷推進釀酒工業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
“生態酒業興鎮,已成為沱牌鎮的必然選擇?!便奇傸h委副書記、鎮長趙相告訴記者,近年來,依托沱牌酒業,沱牌鎮不斷推動白酒產業轉型升級,積極融入“白酒金三角”,通過實施沱牌產業舍得系列酒技改擴能、泰安作坊酒文化博物館、柳樹電航、天馬玻璃技改擴能等項目,推進沱牌鎮建成四川循環經濟生態示范園。
與此同時,沱牌鎮積極探索“工業反哺農業、三產良性互動”的綠色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徑。目前,沱牌鎮已形成?“高粱種植—釀酒—酒糟—養殖—沼氣—肥料—再到高粱種植”的循環發展模式。規劃建設的中國花海安置小區也將融入花、水、田、園等景觀,形成“觀光休閑游—白酒主題游—農耕體驗游”的良性互動。
優化產業結構,豐富產業形態。如今,沱牌鎮以生態釀酒、生態工業旅游、生態觀光農業為主導,初步構建起以產帶鎮、以鎮促產,產鎮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優化基礎設施??打造美麗城鎮
3月21日,遂德高速沱牌出口施工現場,趁著天氣涼爽,工人們正加緊施工。“遂德高速建成通車后,我們到成都至少能節約二十分鐘車程。加上國道247和已建成的遂回高速、綿遂高速、柳樹電航橋等,沱牌鎮交通區位優勢正助力優勢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趙相表示。
除了構建便捷的交通網絡,近年來,沱牌鎮在完善配套基礎設施方面持續下功夫。前些年,沱牌集鎮有一條從花園街流至污水處理廠的城市排水溝,因雨水、生活污水混流,一到雨季,污水橫流、臭味難聞,當地群眾苦不堪言。
傾聽群眾訴求,改善人居環境?!凹傆晡鄯至黜椖恳涌鞂嵤?,前些年修建的污水處理廠也要穩定運營。”鎮黨委提出明確要求后,沱牌鎮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為抓手,深入推進集鎮水環境綜合治理,完成總投資5000余萬元集鎮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30.7公里,集鎮污水收集處理率達90%以上?!八疁喜怀袅?,我們心里也舒暢了。”困擾多年的問題得到解決,群眾紛紛點贊。
改造升級2座村級污水處理站,建設24處農村污水處理生態濕地,完成8108戶廁所改造,安設200余個農村智能垃圾箱,鎮域范圍內垃圾全部實現入池集中清運、集中處理……近年來,通過一系列舉措的深入實施,沱牌鎮居住環境持續改善,鎮容鎮貌不斷提升,當地群眾幸福感油然而生。
完善功能配套??增進民生福祉
每天清晨,沱牌鎮柳樹中學校園里書聲瑯瑯。迎著朝陽,學生們在綠茵操場上歡樂奔跑。這是一個洋溢著青春與活力,充滿激情與希望的普通高中?!岸嗄陙恚奇偰酥辽浜槭械膶W子們都以能考入柳樹中學為傲。我們學校有許多學生都是從私立中學轉學而來。”畢業于柳樹中學,后又回到母校柳樹中學任教的高中語文老師劉靜告訴記者。
劉靜的話語,是沱牌鎮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強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的有力印證?!澳壳埃偨ǔ芍行W、幼兒園共計22所,包括四川省級示范性高中柳樹中學,適齡子女在鎮域范圍內就能安心享受優質的義務教育?!壁w相介紹。
立足“縣域經濟副中心”和“省級百強中心鎮”創建目標,近年來,沱牌鎮實施公共服務提升工程,完善公共服務布局,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在沱牌鎮轄區內的射洪匯格療養院,老人們紛紛走出房間,或是喝茶聊天,或是打牌下棋,其樂融融?!斑@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很適合養老?!钡玫綄I服務的92歲老人左源達爺爺表示很喜歡這里。
作為一所公辦民營醫療康復醫養機構,射洪匯格療養院建筑面積近11000平方米,有康復床位360張,醫療床位300張?!皡R格療養院加上沱牌鎮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周家橋互助養老院、文寶村農村幸福苑等機構,沱牌鎮及周邊村鎮的養老康復需求基本能滿足?!辨偙忝穹罩行闹魅锡埥鸹ǜ嬖V記者。
“下一步,我們將在完善社會事業布局、夯實工業經濟基礎、形成農業發展體系、做實旅游發展載體等方面持續發力,做大做強中心鎮。”趙相表示。(責編/王兆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