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宇華
一、案例背景
我校開展《陶育》陶藝特色校本課程,融德育主題于陶藝課堂中,使學生在陶藝實踐中去感受、感悟,寓教于陶,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二、典型事例
師:“同學們,請欣賞一段視頻,看大家發現什么?”隨著教師的引導,學生被視頻吸引住了:這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一天(就像我們生活的每一天),每天習慣于上班下班的地鐵乘客麻木的表情、隔膜的關系使得車廂內透著沉悶和壓抑。突然一串笑聲打破了車廂內的僵局。隨著笑聲持續,乘客們的臉上慢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從麻木無互動到彼此展開笑臉相互示意問好,甚至拍照自嗨,人們在笑聲中仿佛忘記了上班的緊張下班的疲憊,世界瞬間變得繽紛起來!——這是筆者在教學《我型我塑—笑臉磚》這一課時的課堂導入。短短的1分鐘里,筆者悄悄地觀察著學生的反應。隨著視頻播放,學生從一開始好奇——忍俊不禁——開懷歡笑——不約而同地歡呼:微笑,讓生活更美好!那一刻,筆者知道筆者的“魔棒”,點亮了課堂。
一個好的課堂導入是一節課成功開啟的關鍵,它既可以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能很好地銜接上課的內容。對此,筆者思考過很多的方式:一句笑話可以令人發笑、一段搞笑視頻也可以讓課堂活躍,但對課堂究竟幫助有多大?教學目的是什么?追溯我校《陶育》校本特色課程實施本意:“立足素質教育,開展美育,通過系列有主題的陶藝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情感上得到熏陶……”《笑臉磚》一課,就是借助笑臉磚陶藝創作,讓學生感受笑的感染力、笑的魅力,學會通過笑來傳遞溫暖、善意、友愛、快樂……通過笑容來傳遞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宣揚正能量。于是,筆者精心選擇了這則《微笑,讓生活更美好!》公益廣告視頻——它就是筆者點亮課堂的“魔棒”。
三、案例分析
一個成功的課堂導入應該具有七大作用:安定學習情緒、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溝通師生情感、明確教學目的、啟迪學生思維、確定全課基調。事實證明,筆者的這節課導入是成功的,動態的視頻牢牢地吸引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富有正能量的內容即點題又起到積極的導向作用。學生崇善、尚美的情感被極大地調動起來了,為本課教學的開展營造了濃濃的真善美情意的教學氛圍。
一個好的課堂導入猶如魔法師手中的“魔棒”,能瞬間點亮課堂。作為一名新時代的美術教師,想要擁有舞動“魔棒”的力量并不難,只要你善于挖掘、積累教學資源,并能結合教學內容靈活運用,你就能自由地舞動手中的“魔棒”,為學生點亮美的課堂。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