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暢婉潔

“簽約家庭醫生可太好了!這長處方一次能拿兩個月的藥,有點小毛病還可以電話咨詢醫生。我歲數大了,經常去醫院實在是力不從心,家庭醫生服務為我打開了一扇方便之門。而且到社區醫院看病不用排隊,服務又好?!眲傇诒本┦泻5韰^金尚嘉園衛生服務站就診后的吳阿姨豎起大拇指不住地夸贊醫務人員。
讓吳阿姨贊不絕口的家庭醫生,不僅解決了吳阿姨的長處方取藥問題,還為她定期進行個性化健康指導,隨時接受健康咨詢。既解決了吳阿姨往返就診的奔波,還讓吳阿姨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便捷貼心的醫療服務。
近日,國家衛健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返陌l布,意味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即將迎來高質量發展。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從2016年在全國開展以來,至今已近6年?!兑庖姟分赋?,2020年已基本實現了家庭醫生簽約制度的全覆蓋。但目前還存在一些因素制約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發展,主要包括:簽約服務籌資機制尚不健全、簽約服務供給能力不足、簽約方式有待優化、家庭醫生開展簽約服務的激勵不足等?!兑庖姟返陌l布,恰恰是對這些問題的回應及補充。
《意見》提出,在確保服務質量和簽約居民獲得感、滿意度的前提下,循序漸進積極擴大簽約服務覆蓋率,逐步建成以家庭醫生為健康守門人的家庭醫生制度。從2022年開始,各地在現有服務水平基礎上,全人群和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每年提升1~3個百分點,到2035年,簽約服務覆蓋率要達到75%以上,基本實現家庭全覆蓋,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85%以上,滿意度達到85%左右。
《意見》明確要將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脫貧人口、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成員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作為簽約服務重點人群,優先簽約、優先服務。
《意見》對家庭醫生隊伍的來源渠道進行了補充說明,家庭醫生既可以是全科醫生,又可以是在醫療衛生機構執業的其他類別臨床醫師(含中醫類別)、鄉村醫生及退休臨床醫師。鼓勵各類醫生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不同形式的簽約服務,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二、三級醫院醫師加入家庭醫生隊伍,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平臺開展簽約服務。
在人才培養方面,《意見》提出,要強化家庭醫生培養培訓體系。接下來要進一步加強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轉崗培訓、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全面推進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積極擴充家庭醫生隊伍。
此次調整,家庭醫生將獲得更多的醫療資源支配管理權利。《意見》要求,要統籌區域優質衛生資源,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應將一定比例的專家號源、預約設備檢查等醫療資源交由家庭醫生管理支配,可給予家庭醫生部分預留床位,方便經家庭醫生轉診的患者優先就診、檢查、住院。
在處方權方面,國家將慢病處方再次延長。《意見》提出,按照長期處方管理有關規定,為符合條件的簽約慢性病患者優先提供長期處方服務,原則上可開具4~12周長期處方。到2025年,全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應提供長期處方服務。
此外,《意見》還明確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二級以上醫院用藥目錄將統一銜接,進一步適應簽約居民基本用藥需求,擴大基層醫療機構用藥。
在家庭醫生收入方面,《意見》提出,要合理測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結算標準, 原則上將不低于70%的簽約服務費用于參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人員的薪酬分配,簽約服務費在考核后撥付。
值得一提的是,該調整是全國范圍對簽約服務費作出的最新要求,明確了具體分配比重。
《意見》還提出, 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要在績效工資分配上向參與簽約服務的醫師傾斜,明確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中基本服務包和個性化服務包,并對相應費用結算標準作出調整。上述要求可有效保障基層醫生薪資水平,也將進一步提高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的醫生參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積極性。
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時間方面,國家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時間進一步延長。《意見》提出, 家庭醫生服務協議有效期可為1~3年,可根據居民需求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實際,允許服務關系穩定的家庭醫生和簽約居民簽訂2年、3年有效期的服務協議。而此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一年為一個周期,期滿后可續約或另選其他家庭醫生團隊簽約。
同時,《意見》支持家庭醫生與居民以家庭為單元簽訂服務協議,鼓勵各地探索以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產業園區、商務樓宇等功能社區為簽約對象,簽訂服務協議。
此外,《意見》還鼓勵組合式簽約,鼓勵各地按照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建設的網格化布局,引導三級醫院采取“包干分片”方式,通過對口支援、科室共建、人才下沉等多種途徑,與轄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一起壯大簽約服務力量,共同做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意見》明確要求,要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診就醫按人頭付費,引導群眾主動在基層就診,促進簽約居民更多利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
有條件的地區可探索將簽約居民的門診基金按人頭支付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家庭醫生(團隊),對經分級診療轉診的患者,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家庭醫生(團隊)支付一定的轉診費用。這意味著,未來醫?;饘⒏鄥⑴c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中。
同時,《意見》還提出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科和中醫館建設,改善中醫藥服務場地條件和設施水平,推進普遍將中醫藥服務納入簽約服務內容,加強簽約團隊中醫藥人員配置,鼓勵家庭醫生(團隊)掌握和使用針灸、推拿、拔罐、艾灸等中醫藥技術方法,提供中醫治未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