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梅 李 瑩 劉 晨
(寶雞市陳倉區圖書館,寶雞 陳倉 721300)
2016年12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推進以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為中心的總分館制建設,是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任務,對于有效整合公共文化資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促進優質資源向基層傾斜和延伸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由于中西部地區縣級以下的基層政府或基層組織建設能力相對較為薄弱,作為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末梢的街道/鄉鎮圖書館、社區/鄉村圖書館(室)的建設存在著許多空白點,而這一狀況又無法在短時期內得到改善。因此,只有大力推進縣/區圖書館的總分館制建設,才能突破建設瓶頸,建立起全覆蓋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1]?,F以筆者所在的寶雞地區兩家撤縣設區的公共圖書館為調研對象(見表1),進行總分館制建設對比與分析探究。

表1 寶雞地區兩家公共圖書館總分館調研表

續表
陳倉區圖書館面積3500㎡,轄區服務總人口45萬人,下設11個鄉鎮、3個街道辦、16個社區、157個行政村;鳳翔區圖書館面積1100㎡,轄區服務總人口50萬人,下設12個鄉鎮、5個社區、160個行政村。
按《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中每服務人口10000人~25000人應配備1名工作人員的標準,陳倉區圖書館最低應配備18名工作人員,而目前從業人員只有9名;鳳翔區圖書館最低應配備20名工作人員,而目前從業人員只有11名。兩館從業人員數均不達標。
陳倉區圖書館編制7人,在編在崗4人;鳳翔區圖書館編制11人,在編在崗8人。在編在崗人員是陳倉區圖書館的二倍。
陳倉區圖書館區域內分館工作人員主要由社會力量和鎮街、社區、村人員擔任,有專職工作人員;鳳翔區圖書館區域內分館工作人員主要來自鎮街、社區、村人員,無專職工作人員。
2020年陳倉區圖書館財政撥付總經費16.8萬元,其中年購書經費10萬元、共享工程運行經費6.8萬元;鳳翔區圖書館財政撥付總經費78.8萬元,其中年購書經費45萬元、共享工程運行經費6.8萬元、臨聘人員工資12萬元、分館建設費5萬元、數字資源費10萬元。可見,陳倉區政府對圖書館財政支持力度遠不及鳳翔區政府。
陳倉區建成非自助分館11個,其中鄉鎮2個,街道2個,社區4個,村級2個,景區1個。鳳翔區建成非自助分館18個,其中鄉鎮9個,社區1個,村級6個,其他2個。兩區均無自助分館;陳倉區建成的非自助分館總面積515㎡總藏量3萬冊,鳳翔區建成的非自助分館總面積2000㎡總藏量5萬冊;陳倉區分館平均面積47㎡藏量0.35萬冊,鳳翔區分館平均面積100㎡藏量0.27萬冊;兩區分館周開放時長相同;陳倉區通借通還0.1萬冊,鳳翔區通借通還0.2萬冊;陳倉區接受社會力量捐贈統配新書1.714萬冊,鳳翔區統一采購或受贈統配新書0.6萬冊;陳倉區累計人員培訓20次,鳳翔區累計人員培訓3次。綜上所述,明顯看出鳳翔區分館建設數量、平均面積遠遠大于陳倉區,兩區分館平均藏量差異不大,雖然區域內建成的分館均已達到“五統一”,但總體運行狀況都一般,陳倉區在累計統一采購或受贈、統一編目、統一配送新書和工作人員統一培訓兩方面均優于鳳翔區。
陳倉區分館年辦證數量50個、年接待讀者人數2200人次、年圖書外借量0.4萬冊次、年舉辦活動90場次;鳳翔區分館年辦證數量358個、年接待讀者5200人次、年圖書外借0.6萬冊次、年舉辦活動30場次。兩區總分館目前整體運行在公共文化服務中都有所提升。
陳倉區圖書館在總分館建設中存在資金、人員不足,政府支持力度欠佳的問題;鳳翔區圖書館在總分館建設中存在沒有專職工作人員、沒有專項運行經費的問題。
首先是當地政府按照各行業經濟產出進行資金分配,對經濟效益產出不明顯的公益窗口單位,資金投入不足,造成分館建設工作不順暢;其次是因為管理機制、體制等各種因素,部分分館在服務人員、管理人員配備方面存在缺失,服務工作開展不到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第三十一條指出: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因地制宜建立符合當地特點的以縣級公共圖書館為總館,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社區)圖書室等為分館或者基層服務點的總分館制,完善數字化、網絡化服務體系和配送體系,實現通借通還,促進公共圖書館服務向城鄉基層延伸。總館應當加強對分館和基層服務點的業務指導。
如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縮小城鄉居民現代公共文化權益,這就需要當地政府根據實際,綜合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自然條件、人口分布和文化基礎等因素,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合理確定總分館的布局、規模和標準,完善總分館運行機制。完成區域內總分館建設全覆蓋,保障市民享有高質量的閱讀環境和閱讀資源。建成RFID智慧圖書館管理系統,在城區內建設城市書房自助分館,讓市民享有智慧、高效、便捷的閱讀體驗。區域內圖書館總分館的建設及運行要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針對不同群體開拓閱讀體驗新形式,做好文化產業發展,用實際行動提升城市軟實力。
縣級公共圖書館要想更好的發展,必須適應新形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摒棄圖書館是“養老館”的思想觀念,將有活力、有朝氣、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引進基層圖書館隊伍,用新思維、新活力促進圖書館事業的發展[2]。而目前,部分縣(區)圖書館工作人員非科班出身,因此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是提升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基本條件。
縣級總館要加強分館工作人員的業務學習,定期對他們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術水平,年終進行業務考核。縣級總館可以定期派遣專業技術人員到各鄉鎮分館工作,在實際工作中指導基層圖書館工作人員,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h級公共圖書館在行政隸屬關系上雖然不能對鄉鎮圖書館實行統一的行政管理,但業務管理必須集中在總館。
總之,推動區域公共圖書館體系建設一體化進程,需要政府主導、政策支持、業務指導、制度規范等的有力支撐和全體圖書館同仁的不懈努力。寶雞市陳倉區和鳳翔區,在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和閱讀推廣方面都已形成固定的模式。由于縣區圖書館總分館建設是一項長期且系統的工作,在分館建設中重視基層讀者的需求,真正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讓分館和基層服務點走上規范健康的發展之路,有望實現真正意義上公共文化服務的全覆蓋,在保障基層群眾文化權益、提升區域文化軟實力等方面才能實現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