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強,焦浩鵬,夏忠悅,吳 鵬,姚智深
1 新希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2 新希望生態牧業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3 乳品營養與功能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成都 610000
真胃變位是指皺胃黏膜發生變位,導致明顯的消化功能紊亂的一種反芻動物常見疾病。皺胃在位置上發生了偏離,不再處于正常解剖處,即皺胃沖出了原本正常的生理位置。真胃變位主要分為兩種:左移位和右移位。
該病的主要是由于喂養不當,饑餓和飽足,單一喂養或飼草料發霉,缺乏運動等導致的。病牛主要表現為腹腔黏膜腫脹、充血、出血或糜爛,食欲減退,咀嚼減少或停止,伴有腹痛,糞便少量、干燥、黑色并混有黏膜。
目前只有少部分養殖場能夠認識到該病的危害,而大部分牧場并未使該病得到科學正確的治療,因此奶牛真胃變位發病率逐年升高,花費了較高的治療費用,但死亡率仍較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奶牛養殖業的經濟效益。因此提高奶牛真胃變位的診斷和治療水平,探究奶牛真胃變位的防治措施非常必要。
從外表精神狀態角度觀察,病牛通常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愛活動,經常回頭看腹,背部發生彎曲形變。從生活表現觀察,病牛主要表現為空磨牙齒,眼結膜發紅,鼻鏡無水珠,身體溫度偏低。借助器械對奶牛進行診斷或用手或器械觸碰病牛右腹部真胃區時,病牛會有疼痛反應[1]。
左方變位癥狀主要表現為:病牛食欲下降,只選擇少量干草進食,對精料不再有依賴感,嚴重的會導致食欲消失、瘤胃空虛,少數發病牛只還會存在瘤胃積液的現象[2](圖1)。奶牛的產奶量明顯下降或消失。病牛大便呈綠色、糊狀,多出現拉稀現象。體溫、呼吸、心跳無明顯變化。奶牛脫水嚴重和眼球深陷進眼眶內部。體重大幅下降。一般情況下,左肋間1~3中央叩診結合聽診時,會出現特征性的“鋼管音”。該病可能會持續45~60 天。如不得到有效治療,病牛最終體重急劇下降并死亡。

圖1 真胃積液臌氣(鋼管音)
右方變位癥狀主要表現為:食欲消失,脫水較快,眼球下陷。常并發瘤胃滲出液,腹痛,排泄物為黑厚狀。右腹部增大,右側倒數第二肋間隙和右側會陰最后一根肋骨后緣上角,聽診有“鋼管音”傳出。部分病牛存在瘤胃滲出液的現象,通常在左側最后幾個中間部位上方同樣也會發出“鋼管音”。體溫和呼吸沒有特別大的變化。該病一般發病快,時間短,在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的情況下,在患病3~5 天內就會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甚至會因為脫水和代謝性堿中毒危及病牛生命[3]。
飼養方式影響奶牛健康。飼養員在飼養奶牛的過程中,為了使奶牛體重增加,產奶量更高,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會出現過度飼養的問題[4]。但此做法不具備科學性,對奶牛的過度飼養不僅不會使奶牛高產,反而還會導致奶牛的身體出現問題,產生疾病。
真胃弛緩是真胃變位發生的基礎。奶牛每天進食經過細致加工的高精料或者質量差的飼料時,沒有粗料的補充,就會導致真胃出現發酵異常的現象,此時在奶牛胃中會形成過多揮發性脂肪酸,造成奶牛真胃弛緩,久而久之會導致真胃變位等相關疾病,危及奶牛健康[5]。
奶牛每天進食的精料過多就會出現瘤胃pH值不斷降低的現象,不能滿足正常發酵,揮發性脂肪酸和氨氣等氣體產生過多,引發失衡,瘤胃運動受到一定的阻礙,瘤胃酸中毒和瘤胃弛緩的問題也隨之而來。瘤胃內容物出現發酸情況且顆粒變小,迅速流入到真胃,真胃內容物中的揮發性脂肪酸的濃度不斷增加,皺胃運動變得異常緩慢,皺胃內容物就會在胃中大量積壓,從而又形成諸多氣體,且不能及時排出體外,真胃就會發生擴張、弛緩的現象[6]。
綜上所述,高精料日糧會對奶牛的胃部產生瘤胃酸中毒和產氣酸增多,從而使瘤胃運動受到一定的阻礙,導致胃部松弛,發生病變。
奶牛長期服用大量消炎藥,會影響胃黏膜中前列腺素的合成,破壞黏膜屏障。大量服用有刺激性的中藥制劑等,會阻塞胃黏膜的血液循環,還會引起消化功能紊亂,從而促使了胃黏膜發炎[7]。
由于奶牛的鼻子、嘴巴和喉嚨存在感染性病變,細菌或毒素被攝入胃中,或胃中缺乏胃酸導致細菌在胃中進一步繁殖并分泌毒素和酶導致真胃變位。此外,奶牛有寄生蟲,大量的蠕蟲會引起真胃變位[8]。
一般來說,妊娠后期的母牛子宮會將瘤胃從腹部底部抬高,從而將真胃帶到較低的瘤胃。母牛在分娩時,腹部的胎兒和羊水會溢出,從而使得母牛腹部變空,瘤胃因重力沉降,真胃被壓在瘤胃下,使得真胃出現移位現象。并且由于母牛在分娩時,會消耗大量的體能,產后母牛身體會非常虛弱,食欲也會很低。因此,飼料消耗普遍減少。一些母牛也可能表現出其他異常行為,如回顧腹部和用后腿踢腹部之類的情況。
奶牛在妊娠期,子宮內的胎兒不斷生長,子宮不斷擴張,瘤胃會被機械性地向前推移和向上抬高,使得腹腔和瘤胃之間存在縫隙,此時真胃受到推擠就會向該方向移動,最終導致真胃變位[9]。而奶牛分娩時由于劇烈陣痛而易發生應激反應,導致胃腸機能紊亂遲緩,雖然子宮會立即回縮,但很難迅速恢復。再加之真胃蠕動變弱,真胃的收縮歸位難以及時實現,進而導致真胃變位[10]。除此之外,許多產后疾病往往也是導致奶牛真胃變位的原因,如乳房炎、子宮內膜炎、胎衣滯留等。
保守療法和手術療法都能夠對左方變位形成有效的治療效果。但是如果發生右方變位,只能通過手術治療。
真胃變位的早期治療是可以用藥物來緩解治療的,真胃變位的治療可以使用藥物等手段使奶牛的胃部蠕動變快,促使食物的流動加快,這樣就可以進行真胃變位的初步治療以及緩解癥狀。早期的真胃變位可以使用四消丸和順氣丸來治療。順氣丸的主要成分為檳榔、陳皮、木香等草藥。順氣丸的主治功能為順氣淤積。四消丸的主要成分也含有檳榔,牽牛子等草藥,主治功能與順氣丸一致。在治療真胃變位時,首先準備以上藥物各10 包,再使用5~8 L水沖服,每天早上和晚上各1 次,連續3 天。用藥期間喂食使用易消化的干草。本研究中,該治療方法的有效率在6~7 成。在真胃變位的治療期間,奶年有可能出現低血鉀癥等癥狀,表現為體溫39.5 ℃,心跳100 次/min,節律不齊,呼吸80 次/min,氣喘,肺部聽診有濕性啰音;瘤胃內容物少,每2 min蠕動1 次,每次持續2 s左右,蠕動音弱;可視黏膜正常病牛臥地不起,強迫站立時,前肢可以跪起,但后肢不能站立,使用生理鹽水500 mL/瓶×6 瓶,10.0%氯化鉀注射液10 mL/支×8.0 支,每瓶生理鹽水兌氯化鉀注射液1.5 支(15 mL),緩慢靜脈滴注,連用4天。用藥第3天下午,病牛能自主站立,1 周后,病牛基本痊愈。
手術治療可用于保守治療無效和病程較長的情況。手術治療的優點是修復真胃,治愈效果是根治,缺點是手術復雜,手術及術后費用高。通常采用右側切口和右側肋下切口(距肋弓5~8 cm)。右側切口高,切口不易污染,傷口愈合快。缺點是位置高,不方便進行篩網、腔室和瘤胃檢查,有些部分不能用手檢查。腹部右側肋切口的優點是切口位置低,網片、心室和瘤胃的控制和操作方便。固定胃壁的方法是將幽門和胃大彎處的胃壁固定在右腹壁上,7~10 天后去除胃壁固定線。這兩種方法比常用的胃壁穩定方法更有效。手術時注意固定線穿過漿膜和真胃肌層,不要穿過黏膜下層,以免穿孔真胃。手術治療療效肯定,為根治性(圖2)。病程較長會導致腹膜炎,而上皮病例效果較差。術中及時處理胃瓣膜、網孔、瘤胃、真胃內的異物,以及真胃內的食物堆積。術后可參考使用以下處方。

圖2 術后康復牛
0.9%氯化鈉500 mL加維生素C注射液50 mL或10.0%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或0.9%氯化鈉500 mL加400 萬青霉素×5 支或0.9%氯化鈉500 mL加20 萬慶大霉素×10 支。每天1 次,連用3 天。
奶牛的真胃變位應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奶牛養殖場在對奶牛飼養的過程中,做到有效預防,科學飼養,能夠降低奶牛真胃變位的發病率,幫助養殖場降低養殖成本,增加收益。
科學的飼養管理是幫助奶牛預防真胃變位的第一有效措施。在奶牛不同的生長階段,按照生長情況對飼料進行科學搭配,及時對奶牛補充必要的營養元素,保證營養均衡。在使用精料時,要嚴格把控飼喂量,多方面選擇粗料的搭配,例如青貯、豆科植物或難以消化的秸稈、秕殼等,要注意喂養飼料的一致性,不能輕易更換飼料,否則可能會導致奶牛應激。對牛舍、運動場定期進行打掃,注意周圍環境的變化,為奶牛生長創造一個舒適的生長環境。
奶牛每天的食物一定要粗精配比營養,健康多元。主要是高產奶牛必須特定選擇精料投食的度,頂峰不能高于12 kg/天,合適的日糧應考慮維生素和其他元素比例。飼槽內搭配鹽、舔磚、碳酸氫鈉供奶牛隨意享用(圖3)。
奶牛運動場大多選擇土質材料,最好范圍大,地勢廣闊。積糞、積尿盡快整理,有條件的養殖場基本建兩個運動地區,不定期互換1 次,交叉進行。水槽和料槽間隔要遠,確保奶牛可以進行必要運動,以強化體質,增加胃腸蠕動。
建立健全獸醫衛生防疫制度,做好養殖場環境預防和消毒工作。配備完善的消毒設備,定期對奶牛圍欄和運動場進行消毒。擠奶時,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清潔,及時對奶廳設備進行消毒清潔。在奶牛的活動區域建立嚴格的消毒隔離機制,建立健全管控機制,從根本上杜絕傳染源。此外,喂養一定使用“三定一衛生”,奶牛吃完剩余的草桿必須快速去除,可在全混日糧(TMR)出料口處放置強磁鐵(圖4)對飼草飼料里面鐵物異類等吸附排除,塑料制的薄膜、繩子等異物,一經發現,盡快處理。

圖4 放置在全混日糧(TMR)出料口處的強磁鐵
奶牛產后1 個月是真胃變位的主要出現時間,產后奶牛抵抗力低,可能出現前胃遲緩、低血鈣、生產癱瘓、酮病、胎衣不下、重癥乳房炎等問題,導致真胃變位。產后奶牛必須重點看護,犢牛誕生后給母牛灌服產后湯、丙二醇、健胃散、益母生化散等,肌肉注射縮宮素、氟尼辛葡甲胺、復方布他磷注射液、鹽酸頭孢噻呋注射液(產后2 h內注射第1次,12 h注射第2次)用來增加體能,經產牛只及時補鈣、高危(早產、流產、雙胎、產道損傷)牛只及時解熱陣痛,提高血鈣吸收,增加子宮收縮,減去子宮內的內液,讓子宮修復的速度加大。對前胃的遲緩、低血鈣、產后癱瘓、酮病、胎衣不下、三級乳房炎等疾病的發生起到預防作用。

圖3 放有鹽、舔磚、碳酸氫鈉的飼槽
近些年來,伴隨我國畜牧業的不斷發展,奶牛真胃變位的病發率也呈現出了上升態勢,極大地影響到了牧場養殖效益。奶牛真胃變位和奶牛營養、分娩、采食習慣、體質好壞、外部飼養環境等密切相關,所以在實際養殖管理中,務必要針對不同的原因做好相關預防措施,盡可能降低奶牛真胃變位的發生率,減少奶牛真胃變位的發病次數,以減少奶牛養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