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彩霞 晏婷 晏珍元 余玉蘭
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武漢 430200)
慢性腎衰竭是指各類慢性腎病的終末發展階段,是由各類因素引起的緩慢或進行性腎實質損害,導致腎臟的不可逆性損害,腎功能逐步下降,并逐漸累及全身系統[1-2]。血液透析是治療慢性腎衰竭的重要方法,能夠有效保護患者腎功能,并推遲病情進展,尤其適用于殘存腎功能的患者[3]。但由于血液透析的持續時間較長,殘存腎功能持續下降,血液透析的充分性降低,會導致導管感染、血栓、心力衰竭等常見并發癥[4-5]。因此血液透析治療期間,有必要對患者輔以其他有效的干預治療手段,保護患者殘存腎功能,預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提高患者生存質量[6]。貝前列素鈉可以阻止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環。尿毒清顆粒屬于純中藥制劑,主要成分包括大黃等,具有活血化瘀、健脾祛濕等功效,現已被多項研究證實可提高腎臟病患者腎功能,延緩疾病發展[7]。但用于治療透析患者的研究并不多見。貝前列素鈉和尿毒清均可對慢性腎衰患者腎功能產生較好影響,考慮將二者聯合用于尿毒癥血液透析或可帶來較好效果。國內有對腹膜透析患者的相關研究,但對于血液透析患者的相關研究很少。為此,本研究選擇了貝前列素鈉配合尿毒清顆粒治療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觀察患者殘存腎功能、血漿尿素清除指標等的變化,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期間在我院治療并進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腎衰竭患者80 例,并根據隨機治療原則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納入標準:(1)經臨床檢查和實驗室指標檢測后確診,滿足《慢性腎衰竭中西藥綜合治療指導》中慢性腎衰竭的確診要求[8];(2)血液透析時限≥3 個月;(3)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心腦血管系統疾病者;(2)罕見疾病者;(3)肝腎機能不全者;(4)傳染性疾病患者;(5)對藥品敏感者;(6)中途失訪者。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24~61歲,平均(42.51±5.30)歲,透析時間3~24 個月,平均(13.33±2.35)個月。原發性病變:慢性腎小球腎炎14 例,糖尿病腎病16 例,高血壓腎臟病10 例。對照組:男21 例,女19 例,年齡25~63 歲,平均(44.36±5.45)歲,透析時間3~24 個月,平均(13.31±2.49)個月。原發性病變:慢性腎小球腎炎13 例,糖尿病腎病15 例,高血壓性腎臟病12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原發性病變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1.2 方法每位患者均采用低脂、低鹽(以植物油為主、每日鈉鹽攝入量在3~5 g 之間)、優質蛋白、糾正電解質平衡等常規對癥處理,并且每周采用3 次血液透析療法,4 h/次,血液流動速率為220~260 mL/min,每透析膜覆蓋面約為1.4 m2,每透析液流速約為500 mL/min。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血液透析,每周3 次,同時給予控制血壓、抑制甲旁亢、緩解貧血等處理。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貝前列素鈉結合尿毒清顆粒口服處理,方法是:貝前列素鈉片劑(生產商:日本國東麗株式會社有限公司,審批文號:國藥準字20130165,藥品規格為:20 μg)飯后服用,一次40 μg,一日3 次,連續治療3 個月;尿毒清顆粒[康臣制藥(內蒙古)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73256;國家標準型號]5 g 服用,每次5 g,一天3 次,連續治療3 個月。
1.3 觀察指標
1.3.1 腎功能收集兩組患者在治療前一天的早晨或晚上空腹肘靜脈血液檢查,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24 h 尿蛋白質(24 h UP)、尿肌酐、尿素氮,以估計腎小球濾過度(eGFR)及殘存的腎功能(RRF)。
1.3.2 血液尿素消除指數(KT/V)殘腎KT/V=[(24 h 尿量×尿BUN/血BUN)×每周透析天數]/[體質量×0.6(男)或0.55(女)]。
1.4 統計學方法利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時,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兩組患者診斷前血清肌酐、BUN、eGFR、RRF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經診治后的SCr、BUN 水平均明顯降低,eGFR、RRF 水平均明顯增高。且觀察組患者經診治后的SCr、BUN 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eGFR、RRF 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1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注:a,組內比較,P<0.05;b,組間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SCr(μmol/L)1 068.51±25.72 958.54±19.60ab 1 066.26±21.47 1 127.70±23.65a BUN(mmol/L)36.11±2.17 21.60±1.62ab 36.18±2.34 39.46±1.95a eGFR[mL/(min·1.73m2)]38.10±4.72 43.56±6.19ab 38.45±4.88 34.91±5.30a RRF(mL/min)5.57±1.78 5.60±1.26ab 5.59±1.82 3.49±1.33a
2.2 兩組患者血液透析充分性指標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前的殘腎KT/V、透析后KT/V 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經處理后的殘腎KT/V、透析KT/V 值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液透析充分性指標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hemodialysis adequ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2 兩組患者血液透析充分性指標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hemodialysis adequ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注:a,組內比較,P<0.05;b,組間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殘腎KT/V(μmol/L)1.04±0.09 1.18±0.06ab 1.03±0.10 0.85±0.07a透析KT/V(mmol/L)4.22±0.23 4.77±0.38ab 4.27±0.27 3.86±0.25a
2.3 不良反應觀察組出現管道堵塞1 例、眩暈面紅目赤1 例、高血壓患者1 例,其余不良反應發生率約為7.5%。對照組發生皮膚瘙癢2 例、醫院感染者1 例、高血壓患者1 例,其余不良反應情況發生率約為10%;兩組患者高鉀血癥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其余不良反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χ2=0.487,P=0.486)。
慢性腎臟病作為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已經被公認為是全球范圍內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且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高,正在成為中國所面臨的一項挑戰[9]。2017年全球慢性腎臟病患病率平均為9.1%,共有6.975 億患者,其中近1/3 慢性腎臟病患者在中國,患病人數達1.32 億[10]。
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多種因素作用下人體腎臟結構不可避免地發生改變,腎功能降低[11]。原發性和繼發性原因所致的慢性腎功能損傷,可引起腎小球濾過率低下、水電解質失調、機體功能失調等,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12]。隨著血液透析時間延長,慢性腎衰竭患者的殘存腎功能明顯減退,造成容量嚴重超負荷,機體也處在炎癥狀態,同時導管功能不良,營養狀態低下,內瘺流量欠佳等也會影響透析效果[13]。血液透析是目前西醫治療終末期腎臟病變的主要手段之一,它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血漿中毒物的殘留量,并保持電解質平衡,因此能夠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從而改善康復療效和生活質量。但是由于疾病的發展,患者的殘腎功能逐步減退,這將繼續加大營養惡化發病率,危及患者的預后[14]。所以選用適當的藥物輔助血液透析療法,對延緩患者殘存腎功能的衰竭,提高整體療效,有重大意義[7]。
貝前列素鈉為前列環素類似物,可以與血小板、血管平滑肌上的相關免疫受體融合以提高cAMP 表達,并阻止鈣離子內流,從而阻止血栓素A2 的產生,進而起到促進循環、增加毛細血管、控制血小板凝聚的效果,能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洗腎充足性,改善和保護殘存腎功能[15]。尿毒清顆粒是腎內科使用的主要藥物,由大黃、黃芪、桑白皮、苦參等由多味中藥成分構成,兼具通腑降濁、健脾利濕、活血化瘀之功能。其中大黃通腑泄濁,降低腎小球高灌注及高濾過,避免殘存腎組織代償性肥大;逐瘀通經,促使腸道黏膜充血,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含氮廢物等分泌到腸腔內易于排泄。黃芪補氣健脾、利尿消腫,保護和改善殘存腎功能;川芎行氣活血,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腎組織血流量,對殘存腎功能有保護作用。尿毒清顆粒目前在臨床上已廣泛應用,穩定和保護殘存腎功能,幫助排出體內蓄積毒素,減輕患者腎臟負擔[16],但用于治療血液透析患者的研究并不多見。另外尿毒清顆粒還可以有效降低血清肌酐、血尿素氮的水平,并有助于有效保護殘存腎功能,進而延長血液透析時間[17]。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經處理后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eGFR、RRF 水平則明顯優于對照組。結果表明,觀察組整體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且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貝前列素鈉聯合尿毒清顆粒治療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尿毒清顆粒能夠促進毒素從消化道的分泌,降低血液尿毒癥毒素,從而促進水、電解質代謝紊亂,提高機體脂肪新陳代謝、改善內皮功能,進而抵抗炎癥。同時控制血管內皮增生和腎臟纖維化,降低尿蛋白合成水平,而與貝前列素鈉結合后產生協同效應,能有效維持患者的殘存腎功能。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尿毒清顆粒提高腎功能機制可以與貝前列素鈉抗血栓機制產生協同效應,從而使整體獲益提升,同時中藥制劑對機體刺激小,故而治療期間不會導致嚴重的不良反應,安全性較好。積極的腎臟替代治療可以維持生理功能的穩定,延續患者生命,充分進行血液透析是判斷患者預后情況的關鍵因素,殘腎KT/V、透析KT/V 值等都是反映血液透析充分性的最主要指標[18-20]。
本研究結果中,經貝前列素鈉結合尿毒清顆粒治療的觀察組,患者的殘存腎功能KT/V、血液透析后KT/V,都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另外也有研究[21]表明改善患者殘存腎功能可以促進水、鈉排出,平衡血液透析間期體液容量,預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
因此,使用貝前列素鈉配合尿毒清顆粒治療能夠改善嚴重受損的腎功能,通過高效控制腎間質纖維化及腎小管萎縮,進而降低尿蛋白產生,推遲毛細血管老化,增加血流灌注容量,進而改善血液透析充分性。但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樣本量小、隨訪時間短,對于尿毒清可能存在的高鉀風險分析不夠具體,存在一定偏倚,未來還需更大規模的研究進行驗證。
綜上所述,用貝前列素鈉搭配尿毒清顆粒治療,能夠有效保護血液透析患者的殘存腎功能,療效顯著,對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