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靜,史國翠,霍妍明,周曙光,陳立功,魏忠華★
(1.河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 071000;2.唐山市畜牧技術推廣站 063000;3.承德市畜牧工作站 067000;4.保定市畜牧工作站 071051;5.河北農業大學 動物醫學院 071001)
隨著抗生素減量化進程不斷推進,肉雞飼料業已實現全面禁抗,而抗生素在原畜禽養殖中抑菌、促生長的功效仍為現在養殖行業人員所懷戀,替抗、減抗產品成為藥物或添加劑生產企業、研究單位或相關部門共同致力研發的目標,健康、安全、綠色、生態抗生素替代品成為研究的熱點??咕哪壳氨容^備受關注,是生物體經誘導產生的具有抗菌活性或防御功能的一類小分子多肽,是由核糖體合成的天然抗生素,是多細胞生物體免疫系統的一部分,可由多數動物、植物、微生物分離純化得到,從細菌、真菌等微生物中分離純化出的活性抗菌肽應用較廣泛,其中以細菌類抗菌肽最為常見[1]。許多研究表明,抗菌肽產品在抗菌活性的廣譜性、對宿主的選擇性、細胞毒性和不易誘導耐藥性等方面,較抗生素具有較強優勢[2]。基于此,本研究在前期實驗室抑菌試驗的基礎上,擬通過對雞群健康及發病情況下Ericin 1a 抗菌活性小肽對肉雞腸道、生產性能及經濟效益的影響進行比較分析,探討其生產效果,為該產品的進一步的替抗技術研究及應用推廣提供理論依據。
Ericin 1a 抗菌活性小肽:為基金項目研制。此產品是從具代表性的不同土壤中篩選獲得的能有效抑制大腸桿菌的枯草芽孢桿菌菌株,該菌株通過誘變增強在代謝中可表達具有較強抗菌活性的抗菌肽。
1d健康羅斯308白羽肉雞。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營養水平(風干基礎)
在雞群健康生產情況及發病情況下分別選用360只同1d羅斯308肉雞,按飼養試驗要求隨機分為2組,每組設6個重復,每個重復30只雞,公母各半,試驗組飼養期全程添加Ericin 1a 抗菌活性小肽60g/T水,飼養試驗42 d;對照組不添加。飼養密度為19.05只/m2。試驗雞群采取正常統一的免疫預防程序,飼養管理水平及條件保持一致。
1.4.1 42d出欄體重、全期成活率、料重比
試驗期間以重復為單位每周記錄耗料、死淘只數、空腹體重,飼養試驗結束時,計算試驗雞的全期料重比、成活率。
料重比(F/G)=飼養期采食量/全期增重
死淘率(%)=[1-(死淘雞數/試驗雞總數)]×100
1.4.2 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盲腸長度及相對長度
28d時,從每個重復中隨機抽取公母各1只,共48只,在禁食(自由飲水)空腹6h后進行屠宰,量取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盲腸四個腸段的長度,空、回腸劃分以卵黃蒂為界。
腸道相對長度=各腸段長度(cm)/宰前活重(kg)[3]。
1.4.3 效益指標
根據市場毛雞、飼料價格及化學藥品節省等情況,對雞群健康與疾病情況下生產指標及效益分別進行分析比較,計算歐洲效益指數(簡稱歐指)及單只效益。毛雞、飼料價格分別按照10元/kg、2.7元/kg計算,各試驗組雛雞價格、常規預防用藥及其它管理等費用因各試驗組一致,未計入單只效益。
歐洲效益指數(簡稱歐指)=[(體重×成活率)/(料肉比×出欄日齡)]×10000
單只效益(元)=成活率×(均重×毛雞價格-料重比×均重×飼料價格-Ericin 1a 抗菌活性小肽費用)
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數據處理與分析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顯著性差異性判斷標準。
從表2可以看出:在肉雞正常生產過程中即健康狀態下,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肉雞28d體重略低,但未呈顯著性差異;腸道發育除盲腸長度略低外,十二指腸、空腸、回腸長度及各腸道相對長度均有所增加,且空腸長度、相對長度差值最大,相對長度呈顯著性差異(P<0.05)。

表2 健康生產條件下不同試驗組肉雞腸道長度及相對長度的差異結果
同行肩標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相同字母或者不標記表示差異不顯著(P>0.05)。平均差值=試驗組—對照組,下表同。
從表3可以看出:在肉雞發生疾?。?0d始發生支氣管堵塞)情況下,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體重明顯輕于對照組,腸道長度除回腸長度略高外,十二指腸、空腸、盲腸長度均略低,而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盲腸相對長度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但均未呈顯著性差異(P>0.05)。

表3 疾病情況下不同試驗組肉雞腸道長度及相對長度的差異結果
2.2.1 Ericin 1a 抗菌活性小肽對生產性能的影響
從表4可以看出,雞群健康生產情況下,試驗組較對照組成活率、料重比、均重分別高1.31%、0.02、180g,且均未呈顯著性差異(P>0.05);歐指高27.93,呈顯著性差異(P<0.05)。

表4 健康生產情況下生產性能結果
從表5可以看出,雞群發生疾病情況下,試驗組較對照組成活率、料重比、均重分別高5.58%(P<0.05)、0.05(P>0.05)、50g(P>0.05),歐指高18.42(P>0.05)。

表5 疾病生產情況下生產性能結果
2.2.2 Ericin 1a 抗菌活性小肽對經濟效益的影響
按照表4-5數據計算,Ericin 1a 抗菌活性小肽在肉雞健康與疾病條件下單只投入成本均為0.036元,獲利均有所增加,分別為1.11元、0.82元。

表6 健康生產情況下經濟效益分析結果

表7 疾病生產情況下經濟效益分析結果
腸道是消化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小腸長度的變化可引起營養物質吸收的改變,各腸段發育程度會引起機體對營養物質吸收能力的改變,從而影響動物的生長性能[4]。在腸道發育方面,許多研究者側重對不同腸段絨毛、隱窩等發育及腸道菌群變化進行了研究,包括張凱瑛[5]通過飼料添加300mg/kg或500mg/kg的抗菌肽試驗,極顯著提高肉雞第21d十二指腸和空腸絨隱比(P<0.01)以及第42d小腸各腸段絨毛高度、空腸和回腸的絨隱比(P<0.01),極顯著降低第21d小腸各腸段以及第42d 回腸的隱窩深度(P<0.01)。丁修良[6]、劉小龍[7]、朱琪等[8]抗菌肽對腸道菌群的有利影響等。而有關抗菌肽對不同腸道腸段長度及相對長度的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表明了不論是雞群健康還是疾病狀態生產條件下,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盲腸各腸段相對長度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空、回腸更明顯,一定程度上表明了Ericin 1a抗菌活性小肽有利于肉雞腸道發育,且健康狀態下促進腸道發育程度更明顯。從42d出欄體重來看,試驗組較對照組體重略高(P>0.05),說明Ericin 1a抗菌活性小肽有促進肉雞體重的增長的趨勢,出欄時腸道發育情況還需進一步研究明確。
抗菌肽具有廣譜抗菌、快速、安全、無殘留、免疫調節等特性,比較適合用作飼料添加劑[9],大量研究表明抗菌肽可以促進肉雞的生長發育,提高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Wang Y等[10]研究表明飼糧中添加抗菌肽可改善肉雞腸道消化、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最終促進肉雞生長。張凱瑛[5]添加300mg/kg或500mg/kg抗菌肽有提高肉雞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的趨勢(0.05≤、P<0.1)。總體而言,前期有關抗菌肽對肉雞生產性能指標及經濟效益的研究報道較少。本研究比較了Ericin 1a抗菌活性小肽對健康生產條件下與疾病生產條件下主要生產性能指標包括成活率、料重比、出欄體重以及綜合生產性能指標——歐指的差異,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Ericin 1a抗菌活性小肽無論在健康或疾病條件下,均能整體提升肉雞的生產性能,且健康條件下歐指水平更高。從結果還可以看出,Ericin 1a抗菌活性小肽在疾病生產狀態下,對成活率的提高更明顯。而料重比未體現降低趨勢,這可能因肉雞飼養過程實施階段性限料等因素有關。從經濟效益結果來看,投入成本相對較低的Ericin 1a 抗菌活性小肽產品,無論是肉雞健康還是疾病狀態下均可獲得較優的養殖經濟效益,且健康狀態優于疾病狀態。
本研究表明,添加量為60g/T水的Ericin 1a 抗菌活性小肽,可一定程度上促進肉雞腸道發育,并提高生產性能及經濟效益,該產品可進一步作為替抗產品進行深入應用性研究。鑒于不同抗菌肽具有不同的抗菌譜和抗菌作用強度,適宜添加量、添加周期應根據抗菌肽產品的不同而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