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亮
摘 要:中等職業教育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一環。目前,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正處在高質量發展階段。本文對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現狀的專業點分布、區域分布、產業分布等數據以及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分布特點進行了分析,并結合安徽省產業發展需求,提出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專業調整策略。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 ? 專業分布? ? 調整策略
課? ?題:本文系安徽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項目“適應皖江經濟帶需要的產教融合型城市培育體系研究”(項目編號:SK2020A0104)的研究成果。
一、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現狀分析
2020年,安徽省有中等職業學校298所,在校生79.11萬人,校均在校生2 655人。開設中等職業學歷教育的專業點3 025個,涉及18個專業大類207個專業,其中2020年新增專業點80個,停招專業點289個。
(一)專業點分布
2020年,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專業點實現所有專業類別全覆蓋。專業點布局前四分別是加工制造大類(15.97%)、信息技術大類(15.37%)、財經商貿大類(13.02%)、文化藝術大類(11.80%)。專業點數占比較低的分別是休閑保健大類(0.96%)、石油化工大類(0.66%)、資源環境大類(0.63%)、能源與新能源大類(0.26%)、司法服務大類(0.03%)。專業點布局行業集中度高。
(二)區域分布
2020年,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3 025個專業點分布于省域內16個地級市及廣德市、宿松縣。覆蓋專業點較多的市為合肥市、阜陽市、蕪湖市、宿州市、亳州市。
(三)產業分布
2020年,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3 025個專業點,覆蓋第一產業共1個專業大類、24個專業、255個專業點;覆蓋第二產業共6個專業大類、75個專業、681個專業點;覆蓋第三產業共11個專業大類、108個專業、2 089個專業點。
二、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分布特點
(一)產業匹配
安徽省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全省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結構比例為8.2:40.5:51.3。2020年,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3 025個專業點,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覆蓋的專業點占比分別為8.4%、22.5%和69.1%。
2020年,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專業點實現產業全覆蓋,占比與安徽省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結構比例在趨勢上基本匹配,第一產業結構匹配接近一致,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結構匹配仍有適當的布局調整空間。
(二)專業就業情況
直接就業學生中,從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占比分別為8.67%、34.90%、56.42%。2020年,安徽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平均就業率達97.59%,比2019年降低0.71%。就業率最高的專業大類是資源環境大類(100%)和石油化工大類(100%),其次是休閑保健大類(99.89%),以下6個專業大類2020年就業率低于平均水平,分別為文化藝術大類(97.37%)、體育與健身大類(94.55%)、能源與新能源大類(94.34%)、醫藥衛生大類(93.87%)、司法服務大類(93.55%)、農林牧漁大類(93.12%)。
2020年,安徽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平均對口就業率達79.64%,比2019年提高11.51%。對口就業率最高的專業大類是教育大類(93.45%),其次是司法服務大類(89.92%),第三是醫藥衛生大類(89.14%)。以下8個專業大類就業率低于平均就業率,分別為信息大類(78.66%)、農林牧漁大類(76.46%)、石油化工大類(75.88%)、體育與健身大類(71.55%)、公共管理與服務大類(66.8%)、資源環境大類(57.05%)、土木水利大類(54.2%)、能源與新能源大類(50.63%)。
統計顯示,2020年安徽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平均就業率和對口就業率均保持較高水平,反映出安徽省各級政府在黨中央領導下實施一系列措施,保障了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較高的就業率。在第一、第二產業就業的畢業生人數占當年畢業生總數的比例有所下降,在第三產業就業的比例有所提升,且就業人數比例與產業結構比例相匹配,尤其是直接就業結果與產業結構基本相匹配。體育與健身、能源與新能源、農林牧漁專業類的就業率、對口就業率均低于平均水平。
(三)專業點重復度情況
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專業點設置存在重復度。截至2020年年底,專業點數量占具備招生資質學校總數40%以上的專業有6個、20%以上的專業有15個、15%以上的專業有23個、10%以上的專業有30個。計算機應用等六大專業存在較高重復度,其中計算機應用重復度為72.62%,專業結構有待優化。
(四)專業點變化趨勢分析
第一,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實現了18個專業類的全覆蓋。
第二,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專業點總數呈減少趨勢,結構上呈優化調整趨勢。專業點總數由2016年的3 328個遞減至2020年的3 025個。其中,交通運輸大類、旅游服務大類、文化藝術大類、體育與健身大類、教育大類5個專業大類的專業點數呈遞增趨勢,其余13個專業大類的專業點數呈基本持平或保持適度遞減趨勢。
第三,專業點設置重復度較高的15個專業,近五年來其專業點數也呈調整趨勢。統計顯示,電子商務、社會文化藝術等5個專業的專業點數適當增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波動調整,其余9個專業呈遞減趨勢。
第四,專業點的變化趨勢與安徽省三大產業變化趨勢較一致。但在結構上,第二、第三產業的專業點占比與產業比例存在調整空間,第二產業的專業點占比相對產業比例較低,第三產業的專業點占比相對產業比例較高。
三、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調整策略
(一)優化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布局協調發展
根據安徽省政府2021年工作報告,安徽省產業結構已實現從第二產業主導向第三產業主導的重要轉變。根據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相關數據,結合安徽省專業點產業分布、人才培養規模、就業結構等數據,應進一步宏觀引領各市各校按產業需求、存在的調整空間來統籌和加強專業點布局,與產業實現無縫對接,形成更高、更協調的匹配度。
在專業點布局上,保持第一產業現有專業點規模,高質量培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鄉村建設行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擴大第二產業專業點規模,支撐安徽省第二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升級,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的需要;適度控制第三產業部分專業點覆蓋較多的專業,打造能推動產業升級、能聚焦高水平服務業、能融入長三角服務體系、能推動制造業主輔分離的高品質服務專業。
(二)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圍繞重點、支柱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辦學
安徽省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實施十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積極推動現代服務業向更加專業化、高端價值鏈延伸,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安徽省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20年安徽新興產業呈現兩位數增長。
安徽省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布局應圍繞安徽省重點、支柱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辦學水平評估和質量提升工程建設為契機,融入一體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升專業建設水平,為建設美好安徽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三)尋求遠景專業,對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
根據安徽省“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安徽省將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升級傳統產業,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同時還提出,全面推進和分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數字江淮、打造交通強省、建設現代能源體系、建設安徽水網和智慧水利。
為服務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按規劃及遠景目標尋求專業或專業點布局。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專業;在制造業轉型升級方面,布局交通運輸、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專業;在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加強幼兒保育、健康衛生、學前教育等專業建設。
(四)助力長三角一體化,打造服務、新興、升級產業的專業
根據安徽省實施長三角一體化行動計劃,安徽省將積極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使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十大新興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服務業得到高質量發展,積極布局未來產業,高質量推進“一圈五區”建設和區域協調發展。
為服務長三角世界級制造業集群,布局加工制造、信息技術、公共管理與服務類等專業,為服務攜手打造世界級新興產業集群,布局智能家電、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專業,為服務區域優勢產業協作、培育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布局生物醫藥、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裝配式建筑等專業,為服務長三角一體化中攜手打造未來產業發展高地,重點布局現代醫療醫藥、新材料等前沿領域專業,為服務長三角一體化中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數字產業的深度融合,布局金融商務、現代物流、科技服務、軟件和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等專業。
(五)區域發展對接產業轉移,協調發展建設美好安徽
目前,安徽省已形成皖江城市帶、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皖西大別山革命老區、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等特色產業區,每個功能區的中等職業學校應根據產業發展需求與特色布局專業點。如在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重點加強資源環境、能源與新能源、土木水利、加工制造、石油化工、信息技術、醫藥衛生、教育等專業布局;在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重點布局文化旅游、大健康、醫藥、現代農業與農產品加工等方面專業并形成特色;在皖西大別山革命老區,做強現代農業與農產品深加工、醫藥、大健康與健康醫療、養生養老等方面的專業;在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做強休閑保健、旅游服務、文化藝術、體育與保健、醫藥衛生、教育、公共管理與服務類的專業。
專業布局是學校內涵式發展的關鍵,中等職業學校要認真分析產業需求、技術更新、區域經濟發展的未來趨勢,超前部署,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實現專業布局與產業發展、企業需求相匹配。
(作者單位:安徽工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