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科
摘要:通過抽水及放水檢測可獲得白嶺地帶地熱水資源產能數據,根據《地熱資源地質勘查規范》(GB/T 11615—2010)評價標準,48~49℃的溫熱水可用于理療、洗浴、采暖、溫室及養殖,79~83℃的熱水可用于采暖、理療、洗浴、溫室。利用理論分析評價白嶺地區的開發潛力。
關鍵詞:產能;地熱資源;勘查;開發潛力;白嶺
地熱是寶貴的資源,不僅可以提供熱能,還能提供水能及礦產資源。地熱資源是具有分布廣、經濟、便于開采、可再生等優勢的綠色能源[1]。
1 研究區概況
白嶺區包括江西省修水縣城北西西275°直距約50 km 的白嶺鎮境內的溫泉村、下太清村及桃樹村等區域,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在16.7℃。年平均降水量為1 671.3 mm,年平均蒸發量為1334.4 mm,屬贛西北低山丘陵區,位于向北開口的盆地南部,三面環山。
2 地熱地質條件分析
2013年2月,對江西省修水縣白嶺鎮地熱區進行1/1萬野外地熱地質調查。地質調查點的標定采用GPS定位與地形地物相結合,保證了地質調查的準確性。
地熱地質調查共完成調查面積8 km2,地質調查路線總長16 km,共有地質觀測點32個、水井及泉水點20個。驗證和查明了測區內地層時代、巖性特征、地質構造、巖漿巖活動情況、熱儲分布、導水和控熱構造及地下水水溫本底值等,初步查明了地熱水形成的基礎地質條件[2-3]。
2.1 控熱地質構造
白嶺溫泉地熱異常區的地下熱儲是通過對流(控導熱構造中地熱流體的相對運動)與擴散等傳播方式(見圖1),將深部地熱能傳輸至地表淺部,并在地表及淺表形成地溫異常場。根據熱儲的產出狀態,結合孔內巖石巖性組合及受控構造表現形式等特點,同時根據現有地熱鉆孔及地熱異常顯示點控制,初步推測白嶺地熱田熱儲平面為一個由構造破碎帶組成的帶狀橢圓狀熱儲,平面上分布在北北東向斷裂帶,垂向上從管狀裂隙導出。
2.2 蓋層
地熱流體在未運移至北東向斷裂帶之前,上覆的巖層厚度巨大,且大部分為完整的花崗巖,起到了良好的掩蓋作用。
2.3 儲熱層
當地熱流體運移至北東向斷裂帶與北西向斷層交匯處硅化裂隙帶及其影響帶后,由于巖石裂隙發育,巖石破碎,具有很好的導水性能,在靜水壓力作用下,深循環的地熱流體沿北東向斷裂帶與北西向斷層交匯處硅化裂隙帶及其影響帶上升,形成地下熱儲水層[4-5]。
3 地下熱水的形成
熱水是大氣降水順著原次生裂隙及后期構造裂隙下滲到深部,經斷裂深部循環加溫形成,地熱水補給距離較遠,變化與季節有一定關系(但不密切),水量、水溫基本處于穩定狀態(見圖2)。
4 地熱水水化學
根據研究可知,白嶺地下熱水屬于復合性的熱礦水,水化學類型均為低礦化度偏硅酸弱堿性重碳酸鈉鈣型淡水,庫爾洛夫表達式如表1所示。
5 開發潛力分析
該地熱水的水質類型為低礦化度偏硅酸弱堿性重碳酸鈉鈣型淡水,地熱流體偏硅酸(H2SiO3)82.36~120.84 mg/L、氡(Rn)98.46~700.10 Bq/L、氟(F-)7.60~16.05 mg/L,質量濃度已達到和超過了“命名礦水質量濃度”要求,可同時命名為硅水、氡水、氟水,適用于采暖、理療、洗浴、旅游、休閑。
(1)地熱水為非腐蝕性水,屬于鍋垢很少的地熱流體。
(2)地熱水開采對地面沉降的影響小,地熱水開發利用后排放的廢水對水土環境、大氣環境的影響較小。
從地熱水開發利用所創造的經濟效益考慮,按每噸熱水的產值為50元估算,開發地熱水后,每年旺季經營6個月,日營業額可達24萬元,加上淡季的營業額,年營業額應在4320萬元以上。開發利用地熱水資源,投資回收周期短、收益高。
6 結語
地熱水是一種可以得到補償的資源,合理的開發利用能用較小的取水工程得到較多的水量,并長期正常使用??啥嗉?、綜合開發利用地熱水資源,如利用地熱尾水的熱能進行冬季供暖,既利用了熱能,又降低了尾水排放溫度和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或利用地熱尾水的熱能,開發有特色的種植、養殖項目等。
[參考文獻]
[1]陳鈺萍.江西省溫泉旅游資源開發潛力評價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2.
[2]辛田軍.江西省溫湯地熱田地熱水成因機理及開發利用前景[D].南京:南京大學,2016.
[3]李明.小三江地熱田地熱資源勘查與評價[J].西部探礦工程,2021(6):161-164.
[4]左麗瓊,王彩會,鄒鵬飛,等.基于ArcGIS的江蘇泰州地區中深層地熱勘查適宜性評價[J].地質學刊,2021(1):75-82.
[5]李維靜,李明駿,古軍.江西武蛟地熱田成因及資源量評價[J].礦產勘查,2019(8):200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