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杰 諶 蓉 何 露 曾凡勝
(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湖南 益陽 413000)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家庭結構的迅速變化,選擇進入養老機構養老的老人逐漸增多,老年性疾病的防治與護理日益凸顯其重要性。為加速老年護理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響應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國發〔2017〕13號),許多高職院校開辦了老年護理專業。老年人免疫功能弱,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養老機構是爆發的重災區[1]。而養老機構疫情數據說明對養老機構護理工作人員加強教育培訓,提升老年護理工作人員防疫技能水平十分有必要。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是緊密聯系傳染病防控實際的交叉應用學科,而老年人是傳染病的高危易發人群,未來在養老機構實習或工作的老年護理班學生加強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學習十分有必要。但是病原生物與免疫學也是老年護理專業學生學習的難點課程。一方面,由于高職院校學生在校學習時間短,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的教學學時較緊張。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學生基礎知識稍差、學習積極主動性不夠。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知識點較多,學習理解難度較大,需要學生有較好的歸納總結能力及學習方法[2]。
傳統的線下教育方式主要是通過教師講解配合多媒體課件、板書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本專業知識。線下教育模式目前仍然處于不可替代的位置,尤其是實訓操作課程,教師需要面對面指導學生進行實訓操作,并指出需要注意的細節和容易出現的錯誤。但是線下教育模式也有其不足,尤其是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理論課教學時表現較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在線下教育模式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突出,學生未處在主動的學習狀態,學習積極性不容易調動,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與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2)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理論課的課堂教學以教師“講”為主、學生“聽”為輔,在有限的學時內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機會很少,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很多時候未將知識內化。
(3)教師個人教學技能及個人魅力對教學效果起到關鍵作用。如果教師教學經驗不足,就會引發許多問題[3]。
線下教育的不足需要改進,而現代線上教學平臺的發展為線下教育提供了改進的方法。于是混合式教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混合式教學是線上平臺學習和線下課堂學習的有機整合,混合式教學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比單一的學習方式更加有效率。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具有如下優勢:
(1)學生獲取知識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獲取知識不是僅局限于課堂上教師講授書本,而是通過線上線下綜合方式將資源傳遞給學生。
(2)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鍛煉了學生對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知識的整合與歸納能力,分析并解決實際病例問題的能力,對知識的接受形式與單純線下教學比有了很大的突破。
(3)線上線下綜合、同時注重過程與總結性評價的全方位考核方式能更有效地量化評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混合教學方法創造了一個師生雙方互教互學的翻轉課堂,同時在翻轉教學過程中鍛煉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和團隊協作的能力。
為了使老年護理班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理解并掌握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本理論和實訓技能。借醫學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的東風,以“智慧職教平臺+線下課堂”混合式教學作為高職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的關鍵手段,讓學習不再拘泥于理論、課堂、說教等模式,而是根據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及學習習慣進行綜合形式的線上線下聯合教學,提升高職院校內學生的實踐能力[4,5]。
本門課主要從課前準備、課中應用、課后支持三個環節實施。本教學團隊依據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的教學目標,結合智慧職教平臺的功能進行知識的內化,培養學生自主與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混合式教學實踐不斷的改進,探究出如下圖1所示的實施模式。

圖1 智慧職教平臺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混合式教學開展模式
教師首先根據護士資格證考試大綱和本校老年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確定培養目標,制訂授課計劃。然后以章節為單位制作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教學課件、微課視頻等學習資源,其中微課視頻資源占到1/3以上,視頻時間不超過5分鐘,以“短、小、精”的形式體現出來,將知識要點及重點突出顯示,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將教學課件、微課視頻等相關資源上傳至智慧職教云課堂平臺后,教師通過群聊以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了解學生課前預習情況,并根據學生學習軌跡形成的個性化反饋改進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
老年護理班學生首先是登錄智慧職教云課堂平臺進行注冊,并分成十人一組的學習小組,學習小組將在一個學期的課堂及網絡平臺學習過程中進行團隊合作;然后,學生通過職教云平臺上的微課視頻、教學課件等資源并結合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教材開展自主學習,完成智慧職教平臺上教師布置的課前預習任務、習題及測試。智慧職教平臺可自動記錄學生的學習完成情況供教師掌握。同時學生可以將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平臺中留言,及時反饋給教師以改進教學效果。
課中組織按照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以教師精講、學生練習、師生互動為主。首先,教師通過智慧職教平臺信息數據分析學生的預習情況,對病原生物與免疫學重點知識及學生反饋的難點知識進行精講;然后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師設計的各項教學活動中,如針對結核分枝桿菌設計病例分析題并提出問題,由老年護理班學生通過團隊互助、自主研究解決方案后上傳智慧職教平臺,在提高了老年護理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加強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最后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這節課的學習評價,為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每堂課評出最佳團隊與最佳個人,成績計入期末量化考核。
課后教師在線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記錄簽到、團隊頭腦風暴情況,關注學生課件與微課視頻學習時長,查看學生的自測練習題完成情況。學生利用智慧職教平臺完成各類學習任務,利用思維導圖用圖文并茂的方式總結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知識點。將平時成績計入期末量化考核,并根據個人需要,通過微課視頻和教學課件對知識進行鞏固,難點問題可在平臺與教師、同學交流。最后,師生結合平時教學平臺使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平臺技術人員,共同完善智慧職教平臺。
本校病原生物學考核評價包括平時成績評價與期末總結評價,平時成績分為網絡平臺學習和課堂學習兩部分,具體評價內容及形式見下表1。

表1 本校病原生物學考核、平時成績與期末總結評價表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混合式教學法依據學生認知規律,采用“智慧職教平臺+線下課堂”混合式教學法進行教學,組織學生進行課前自學、課中“自主探究—制訂方案—頭腦風暴—實施方案”,并輔以思維導圖、智慧職教平臺等信息技術,有序推進教學活動。由圖2可見,老年護理班學生綜合考核成績大多數合格,達成教學目標。而且與以往教學模式相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性更高,課堂氣氛更為活躍。

圖2 綜合考核
混合式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智慧職教平臺信息技術,將實訓操作視頻上傳到智慧職教平臺,學生可隨時隨地觀察到完整、清晰的操作過程,解決傳統示教學生無法看清操作細節的問題,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同時在課后拓展提升環節,學生制作思維導圖,采用圖文并用的技巧,把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各知識點重難點主題關系用相互隸屬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有效幫助學生記憶理解。
制訂學習方案過程中,學生通過各小組合作的方式自主學習,逐一攻破各個環節制訂出實施方案。同時在實施方案過程中通過頭腦風暴設置議題,引導培養學生具備基本生物安全防護能力和無菌操作素質,提高其臨床思維能力。
通過操作評分反饋,學生能嚴格要求自己,規范操作,體現出職業工匠精神和責任意識。在課前準備、課中使用及課后整理實訓設施及用物中,學生既掌握了操作的用物要求,也能積極配合相關工作,有效發揮了其吃苦耐勞的精神,并培養了其職業責任感和價值感,有助于建立良好工作習慣,從而熱愛本職老年護理專業工作。
為了探索醫學高職院校教學改革方法,提高老年護理班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本文設計了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智慧職教平臺+線下課堂”混合式教學方法。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線上教學主要使用智慧職教云課堂平臺,學生在智慧職教平臺完成課前預習任務、課后習題及考試,自主選擇觀看微課視頻及課件資源。線下教學則采用翻轉課堂,學生通過自主研究、團隊互助解決問題。最終通過平時成績和期末總結兩部分作為考核評價,并發布學生滿意度問卷調查統計得出“智慧職教平臺+線下”混合教學方法是否能真正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綜合考核成績顯示,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智慧職教平臺+線下課堂”混合式教學法能更高效達成教學目標。同時培養了老年護理班學生的職業責任感和價值感,有助于學生建立良好工作習慣,從而熱愛本職老年護理專業工作。當然在實施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在信息數據收集處理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完善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混合式教學方法,讓學生理解并掌握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能,將來更好地為臨床、護理一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