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中華路中學 康曉琴
歷史作為一門人文社會以及文化綜述的基礎性課程,隨著我國教學改革進程的推進以及新課程的創新內部結構的規劃,其重要性逐日顯現,受到了極大的重視。而統編版的初中歷史教科書也慢慢成為課程改革以及多元化學習的向導,幫助學生增強自身能力的同時,形成更加穩定、系統的教學格局。最近幾年,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受到相關政策的影響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尤其是歷史課程,課本中的關鍵內容以及輔助內容均得到了研究和改進。
在編制的過程中,還構建了歷史教科書課文輔助欄目這一環節,更為細致地闡述“相關史事”,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而輔助欄目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教學的范圍,成為歷史教學的關鍵“學材”。因此,對統編版初中歷史教科書課文輔助欄目應用進行分析和研究。結合真實的教學環境,構建貼合實際的應用流程和結構,對存在的部分問題和教學缺陷作出處理,進而以更加高效的教學方式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受到我國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初中統編版的歷史教科書內容相對較為限制,內容上通常也比較固定,因此,課文輔助欄目的對應內容也是如此。這種形式雖然可以幫助學生厘清學習的思路,并掌握歷史的進程,但是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思維邏輯也是一種限制。此外,歷史教科書輔助欄目中的內容也過于限制。輔助欄目通常是對歷史事件進行延伸與擴展的一個區域,一定程度上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現如今的輔助欄目增設的內容基本為史實講解、古文解析等,失去了原本設置輔助欄目的初始含義。
這部分主要可以將歷史課文輔助欄目的內容劃定為以下幾種,分別是:導言、相關史事、古文解析、史料輔助說明以及典故延伸。不同的內容會搭配對應的課程內容來使用,最終產生的教學效果更佳。首先是導言,這部分主要是對歷史教科書中單章節內容的引導與簡述,起到一定的輔助導向作用。歷史導言一般會對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進行簡述。接下來是相關史事。這一類內容一般是開篇介紹關聯歷史事件的。通常會以一個與主講有聯系的歷史故事呈現出另一個歷史故事,形成較強的邏輯性,這樣在學生實際學習的過程中,歷史鏈條會更加清晰明了。古文解析的輔助內容應用范圍相對較廣泛,在教學歷史的過程中,常常會進行古詩文或者文言文的講解,此時的歷史書輔助欄目便會對部分的生僻字或者繁體字作出注釋、解釋,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含義。史料輔助說明與典故延伸的應用方向大概一致,通常被較多地應用在敘述式、紀實式歷史課文的教學之中,其主要作用是對課本上的內容進行補充以及史料延伸,幫助學生形成更加清晰的歷史學習結構,提升整體的學習效果。
這部分主要是可以劃定為以下幾個部分:文字形式和圖文結合兩種路徑。一般情況下,文字形式路徑是較為常用的,對歷史教科書中的“相關史事”進行更為細致地闡述,以一些典型、簡短、淺顯易懂的現代化文字對書中的歷史材料進行綜述,以此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由于歷史課文輔助欄目的篇幅有限,一般需要控制在70~200字之間,這樣可以確保歷史課文的篇幅處于較為均衡的狀態。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歷史教科書中的課文雖然單一,但是加上課文輔助欄目的解釋,可以將部分文章翻譯得淺顯易懂,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鍛煉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不僅如此,文字形式還展現在生僻字的注釋之上。歷史課本中的文言文篇幅相對較多,部分的生僻字以及繁體字學生在識別起來會存在一定的問題,此時,課文輔助欄目便會對重點的生僻字或者繁體字進行解釋,便于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歷史課本上的知識點,從而適當地降低學習、閱讀的難度。
而圖文結合式則是一種更加細致化、高效的輔助欄目應用路徑,與基礎的文字形式不同的是,圖文結合的課文輔助欄目相對更加靈活、立體,這種形式主要作用于歷史事件等課文的教學。以圖文搭配的形式來敘述歷史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到基礎性的歷史知識,通過圖片還可以了解到對應的歷史狀態,增加整體的印象。其實,圖片在教學活動中也是一項極為珍貴的教學資源。一定程度上具有文字所不具備的種種優勢。所以,圖文結合的應用路徑可以使用歷史事件更加具體化、形象化。能更好地將圖片與歷史事件融合在一起,更具感染力,在美觀的同時,還增加了課文的趣味性、生動性。
通常情況下,歷史教科書課文輔助欄目的應用是較為普遍的,隨著教學改革進程的推進以及課本的修改、調整,部分的歷史教學形式以及輔助欄目均不具有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需要對相關的可行性進行分析與研究。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本文增加的課文輔助欄目的應用其實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教學的范圍,也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創新與調整。另外,無論是文字形式還是圖文結合的輔助欄目,均會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歷史教科書中課文的學習,以更加立體化、多元化的方式加深學習者的印象,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一舉兩得。另外,課文欄目的設置還具有增強學習趣味性的作用,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歷史視野,而且容量恰當,更加有助于師生進一步了解歷史過程以及細節,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因此,經過上述的分析與研究,可以確定歷史教科書課文輔助欄目的設定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所謂講述式,主要是針對基礎知識、理論知識較多歷史課程進行應用的。同時,教科書課文輔助欄目也多以文字形式為主。這部分主要是因為一些歷史課文對于史料或者紀實歷史事件的記錄涉及較少,另外,對歷史人物的描述方式也多以文字的形式展開,在這樣的情況下,歷史教科書課文輔助欄目主要會被應用在歷史人物信息的補充、擴展上。整個課堂以教師講述為主要的學習方式,學生為知識的接受者。
講述式的欄目應用相對較為單一,學生對歷史資料以及相關知識的接觸面較小,而輔助欄目自身所發揮的作用也受到了極大限制,部分學校無法達到預期的歷史教學效果。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部分學校無法達到預期的教歷史教學效果。輔助欄目的應用對基礎知識的鞏固以及歷史學習鏈條的延伸是具有一定的作用的,可以在復雜的歷史學習中,幫助學生厘清思路,找尋主要的學習方向,提升理論知識的整體學習效果。
與講述式課文輔助欄目不同的是,自主閱讀式的輔助欄目的應用更加偏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可以將課文輔助欄目作為課堂學習的一個引導方向,以此來展開相關的歷史學習。不僅如此,自主閱讀式的輔助欄目還可以作為新課的開端。教師在教學之前需要結合對應的教學計劃,精心設計好每一節課的新課導入欄目。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所針對的是統編版的初中歷史教科書,在應用的過程中也需要考慮到初中生的特性,增加課文整體的故事性和趣味性,這也是吸引學生學習必不可少的一項條件。自主閱讀式欄目中,基本史實類型以及歷史故事類型相對較多,更加適合初中生的學習。舉例來說:“焚書坑儒”的典故便可以在課文輔助欄目中進行“焚書坑儒”事件背景的相關講述,以此作為引導、鋪墊,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導入材料,來引發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續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合作式探究所涉及的范圍相對較廣,在歷史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傳統的以教師為核心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是應用于教學改革后的體制,所以需要進行模式的創新與優化,合作探究便是最為經典的一種。這種方式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形成了更加全面、多元化的學習形式,在歷史教學的課程之中,一般會在合作探究欄目中設定一些與歷史事件相關的延伸問題,以此來引發學生的思考,在大綱教學的范圍內,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延伸,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嚴密思維邏輯,形成更加穩定的學習效果。
由于歷史課程自身的特殊性質,每一個章節之間均具有較大的關聯性,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課文輔助欄目的設定也會依據關聯進行開展,這種方式雖然可以確保學生產生一條完整的歷史知識鏈條,但是對部分延伸內容的掌握程度較低。以自主探究作為學習的模式,在課文輔助欄目中設定探究的問題,引導學生在課本知識的基礎之上進行更為深層次的學習與思考,同時,結合史料簡述,由學生自行探究各個歷史事件之間存在的關系,事半功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主探究式的課文附注欄目編制一般需要經設定的問題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保證學生經過思考可以解決,切忌設置難度過高的問題,否則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自主探究。
鞏固版塊的運用策略主要闡釋如何運用課中和課后的思考題,主要包括問題思考、材料研讀和課后活動三大欄目。不管課中的問題思考還是材料研讀,都是針對某部分重點只是來設計問題的,是為了更好地強化鞏固該重點知識,而課后活動的思考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既有對整篇課文的知識進行檢測和鞏固,更有立足于知識來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在學歷史的過程中聽、說、讀、寫的能力。針對課中問題和課后問題的著重點不一樣,我們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
課中思考題的設置主要包括“問題思考”和“材料研讀”欄目,其中“問題思考”欄目設置目的不僅僅是單純地鞏固相應的歷史知識,也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可以直接放在課堂中新課結束時當堂訓練,這樣能適時檢測學生對本課知識的掌握程度,鞏固相關的重點知識。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認真完成,讓學生在上課之時進行檢查評價。
闡述版塊在整個統編版初中歷史教科書課文輔助欄目中占有較多欄目,主要有“頁下腳注”“相關史實”“人物掃描”“圖像圖表”“知識拓展”。這些欄目的設置目的就是為了闡述某些重難點知識,幫助學生學習和思考,深化理解重要內容。由于各欄目的呈現方式和側重點不一樣,必須根據各自的特點采取針對性的運用策略。
在新課講授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學生不易理解的重要名詞,需要教師及時加以解釋。特別是頁下腳注的名詞,上文筆者論述到頁下腳注主要對專有名詞、人物人名、地名區域三大方面做解釋,教師在教學中直接給學生講解清楚,方便學生快速理解相應的內容。教師在講解過程中為凸顯某件重要的歷史事件可以生動地講述事件的經過,以強化知識的重要性。然后在教科書中選取人物基本是在中國歷史上較為重要的人物,在書中一般以人物肖像圖出現,或者以人物肖像圖搭配“人物掃描”欄目一起出現,有些“行管史實”欄目也有介紹相關歷史人物的事跡。另可以采用圖表的形式直接對相關歷史事物和歷史信息進行表述,針對統編版初中歷史教科書中的圖片主要采用地圖和實物圖與表格結合的方式。對中學歷史教科書上面的圖片選擇,一定要經過千挑萬選、深思熟慮之后最終呈現在課本上的,而且就圖片本身而言,可靠性、可信任性是極高的。雖然在統編版初中歷史教科書中幾乎每一頁都使用了插圖,但插圖的使用不僅是增加學生的興趣,還是對當時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或者重要知識點。
綜上,本文對統編版初中歷史教科書課文輔助欄目的應用進行了論述。與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對比,本文所構建的課文輔助欄目應用教學模式相對更加靈活全面,對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也可以細致解決,從多個方向實現應用教學,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為后續的創新奠定基礎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