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康蓉
◆摘? 要:隨著現代社會管理領域的快速發展,對于民族問題的理論不斷深入。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探尋科學的民族學研究路徑,探尋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的時代內涵,對于提升社會綜合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立足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的時代內涵,探究現代社會治理領域的綜合發展路徑,旨在提升現代民族治理工作的綜合效能,進一步發揮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作用。
◆關鍵詞:馬克思;民族學;民族問題;意識形態;理論創新
在現代社會治理體系中,對于社會治理理論研究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通過理論研究的方式提升社會治理傳播綜合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在開展社會治理研究中,馬克思主義占據著核心地位,對于把握社會治理發展方向具有主導性作用。基于此,要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特點,深入分析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的時代內涵,更好地指引現代民族工作開展。
一、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的基礎理論
馬克思、恩格斯作為工業革命和世界革命的重要人物,在整合思想政治體系中都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在新世界政治、經濟體系構建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在形成自身思想體系的過程中,馬克思十分重視民族工作,對于民族發展有著獨特的見解。在馬克思主義逐步形成和完善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民族學也隨之形成了,構建起了科學的民族工作體系。在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的指引下,更加重視通過民族發展聚合民意,進而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開展民族工作,提升社會治理的綜合效果。從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的形成過程來看,與馬克思、恩格斯的個人經歷具有直接的關聯,代表了最底層的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馬克思主義民族學形成的過程,決定了馬克思主義民族學具有廣闊的視野。基于此,深入分析其中的民族工作內核,對于進一步理解和認知社會治理本質,提升民族工作綜合效能具有重要意義。在時代發展的背景下,馬克思主義民族學逐漸形成,通過傳統社會治理理念與馬克思主義民族思想的有機結合,將民族運動與社會治理結合起來,成為指引現代民族工作開展的重要工具。
二、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的時代特色
從馬克思主義經濟、政治學理論體系來看,馬克思、恩格斯對于政治、資本等進行了深入地分析。在這樣的情況下,馬克思主義關于時間與空間的論述,對于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的構建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馬克思在研究信息傳播的過程中,主要依托于當時的主要流通系統,其中也包括社會民族系統,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民族發展呈現出了多樣化的格局,信息傳遞速度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根據馬克思主義民族學,其中的一個觀點就是民族治理的本質依舊是人際之間的關系,與此同時,民族管理工作也是一種重要的政治、經濟工具,是一種控制力量,與政治、經濟存在著內在的天然聯系。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民族關系依舊對人際關系體系構建與人際交往發揮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民族學呈現出新的特征,但是其本質仍是鮮明指出,民族工作宣傳既是一種信息之間的交流,是人與人之間的有機關聯。
三、基于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的工作要點探析
在馬克思主義民族學思想指引下,要堅持發揮民族宣傳工作的引領作用,通過多種方式提升宣傳效果,進一步通過宣傳工作凝心聚力,提升綜合宣傳效果。在社會治理宣傳實踐中,要通過整合資源,提升綜合宣傳效果。作為相關工作人員要深刻地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民族學在現代社會思想引領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強化宣傳思想引領,要注重結合工作實際,特別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實際,提升各民族對于宣傳內容的接受程度。在基于馬克思主義民族學開展民族工作過程中,要注重馬克思主義民族學與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機結合,提升民族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更好地為民族工作服務。馬克思主義民族學形成年代較早,具有較高的理論性和思想性,在現代社會治理工作中依然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鄉村振興發展背景下的民族工作思考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重要經濟成就,但是前期的發展過于粗獷,忽略了精細化的管理,同時發展進程所產生的污染對于環境破壞性也較大,當前我國已經邁入了全新的社會發展階段。我國土地面積廣闊,其中農村地區占有絕大部分面積,但是農村與城市相比,兩者的經濟結構差異性大、存在自身的發展不平衡問題,但與此同時農村地區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可開發利用的生態資源,因此注重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是我國未來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西藏地區受到季風的影響四季溫差變化較大,兼顧高原山區的氣候特點,每年秋末經常有冷空氣侵入,造成氣溫直線下降,進入冬末時節則氣溫升高較快,同時受到海洋氣流影響。當地政府要更多地深入基層,與村民進行溝通、交流、協調,針對建設內容、建設方法以及規劃方案進行善意傳達,讓廣大村民了解鄉村建設對于子孫后代的益處。其次,鄉村建設要以生態環境作為基礎,文化特色產業作為根本,更多的為廣大居民提供全新就業方向,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的目標。
五、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社會治理理論研究者和社會治理實務工作者,要提升對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的重視程度,充分挖掘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的時代內涵,通過構建科學的民族關系體系,進一步提升社會民族工作綜合效果。在實踐中,要進一步發揮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的指引作用,結合現代“互聯網+”等新媒體發展趨勢,不斷創新民族工作理念與路徑,更好推動現代社會治理工作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東昕,鄒華. 論民族識別為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創新成果[J]. 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06):39-54.
[2]彭豐文. 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民族史學科的成就、經驗與啟示[J].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40(04):64-70.
[3]鄭信哲. 馬克思主義關于民族間事實上不平等的基本觀點[J]. 學術界,2020(01):5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