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帆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一直處于高速發展階段,隨著環境問題不利影響的保護,政府和人們也逐漸意識到了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的重要性,而在林業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營林造林技術屬于是林業持續性發展的關鍵內容。營林造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展現了其意義重大的應用價值,可以極大程度上提高樹木的成活率,提升林木的產量和質量,實現林業經濟的良性發展,進而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诖?,本文將重點討論新時代背景之下,營造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具體應用措施,希望能通過本次研究為林業發展提供一些理論支持。
關鍵詞:營造林技術;林業;應用
引言
近年來,我國的林業發展已經取得了一些顯著成果,環境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時林業經濟也成為了我國經濟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支柱,社會大眾對生態環境保護逐漸形成了全面認識,政府也不斷出臺有關政策以扶持造林工程,隨著我國林業發展,大面積的人造林填補了森林資源原先出現的空缺,生態環境逐漸好轉。在植樹造林的過程中,營林造林技術的應用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將直接影響到工程的最終成效,因此,針對營林技術的應用研究要把握好,做到合理應用,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科學調整。
1營造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價值
1.1 保證樹木的成活率
在對樹種進行初步的檢測與篩選之后,營造林技術首先是可以對自身抵抗力較低的幼苗進行培育,經過了一些技術處理后,原本的弱苗、病苗都可能經過技術處理后提升其樹苗成活率,有效提高造林育種的效率。從播種的角度來看,營造林技術的播種方式不同,綜合當地的地形及土壤情況對苗木的生長環境來進行高效播種,保證種子的成活率。而混交造林的種植形式可以將不同類型的樹苗混合種植,這樣才能有效豐富當地的自然環境,進一步提高樹苗的成活率。
1.2 保證樹木健康生長
營林造林工作是林業經濟發展的基礎,而有效的營造林技術可以為植樹造林工程的最終成效提供良好的效率。與其他類型的作物相比,樹木的生長周期較長,前期投入大,收益具有一定的延遲性,因此在營林期間,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縮短成林時間,而營林技術則能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培養出符合條件和需求量的樹木,為林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經濟增益。
1.3 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針對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林業技術人員也需要不斷吸收全新的營造林專業知識,營造林技術處于不斷發展的階段。因此,有關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也需要不斷學習,完善自身的作業和監管能力,并且對現有的管理制度進行優化,嚴格把控住造林質量,加大林木品種的檢測力度,在育種方面,以強有力的標準與原則來完成工作。在人工造林工程的發展后期,營造林技術的科學應用將會提升林木的成活率,并且在造林結束后短時間改善林分結構。
1.4 保證國家經濟發展
營造林技術首先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因此可以進一步擴大造林規模,在實踐中提升造林工程的最終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而營造林技術帶來的經濟效益是多方面的,我國森林的覆蓋率也在這些過程中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和營林技術共同提升的過程中,我國的經濟發展也得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早期針對土壤的酸堿度監測,需要在確定土壤條件和情況后選取合適的樹種,而營造林技術可以省去引進樹苗過程中的麻煩,有效節約了造林成本。
2 新時期營造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
2.1 清理種植地
以原產于中國的樹種為例,中國的幾種傳統樹種在中國本土的栽培歷史有將近1500年,并且對立地條件要求不高,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在大面積的造林工程中,首先,選址階段,需要選擇土層深厚并且疏松、坡度小的陽坡山場為最佳,并且具有較好的氣候條件,能夠符合其原產地的環境條件要求。在選址造林的地區,需要對林場進行詳細的清理作業,一般由挖掘機等設備進行全墾、耕平、并且清除土中的草根、樹樁和石塊等雜物,根據培育方向來進行開墾、挖掘穴規格。
2.2 撫育植株
間作套種,以耕代撫。在種植區域,撫育過程中,一般的樹種種植可以套種其他農作物,實現共同種植,這種做法能夠更好地提高除草和施肥的效率,并且能夠直接影響到耕地土壤的結構,提高土壤中的營養成分。林地的種植工程可以跟其他類型作物的種植同時進行,這樣可以豐富經濟作物的種類,提高經濟收益。同時,林業常有作物覆蓋,可以減少雜草生長。
2.3 造林方法的選擇
造林之前應該進行詳細的方案規劃,對林木品種進行科學合理的篩選,以免在造林結束之后林木品種難以適應環境,出現生長發育不良的狀況,極有可能出現早期死亡的情況。而適合的造林方式能夠極大程度上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并且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發展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有關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加大技能培訓的力度,完善監管機制,并且把控好造林質量。
2.4 病蟲害防治及造林要點
病蟲害侵害過的林地需要經過全面的消毒措施,以確保后續的種植計劃不會受到影響,受過侵害的林地多半有林木生長發育不良、葉子黃化脫落的現象,因此在選擇種植地的時候,要注意林地的受病蟲害侵害的歷史。在造林過程中,管理模式應該科學化,并且確保水分充足以滿足林木的生長需要,在防治過程中,盡量以低毒、低殘留的方式來進行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
結語
我國營造林工程的規模不斷擴大,因此我國的人均綠地面積也處于持續增長的狀態,而部分環境問題,比如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情況也得到了明顯的緩解,這是因為我國的林業發展重視技術發展與應用。全國各地的植樹造林工程為當地提供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環保效益以及社會效益,而營造林技術的應用研究將進一步鞏固這些措施的優勢,有效避免傳統種植模式中存在弊端,提高了造林效率,為我國林業發展提供了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
參考文獻
[1]陳立新.新時期營造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探析[J].新農業,2020(17):34.
[2]葉小華.新時期營造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20(07):152+154.
[3]孫強.營造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J].新農業,2020(1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