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卓瑪
摘要:目的:探究將無痛胃鏡應用于消化內科輔助進行疾病診斷的價值。方法:選擇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消化內科接診的患者共計6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采用無麻醉狀態下胃鏡診斷疾病,觀察組患者接受無痛胃鏡診斷疾病。比較兩組患者的疾病診斷準確率,胃鏡檢查操作時間及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診斷準確率更高,同時觀察組胃鏡操作時間明顯更短,且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結論:對消化內科收治的患者實施無痛胃鏡診療,能夠保障診療有效率,縮短操作時間,減輕患者不良反應,因此在臨床具有推廣的意義。
關鍵詞:無痛胃鏡;消化內科;手術時間;不良反應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我院消化內科接診的患者共計64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研究對象一般資料基線可比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2例。納入標準:1.年齡≥18歲;2.確診存在消化內科診療范疇內的疾病;3.意識清楚,智力正常;4.一般情況良好,可生活自理及正常溝通。排除標準;1.存在智力障礙或意識模糊;2.合并重要臟器病變或功能不全;3.拒絕接受本次研究及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2方法
觀察組患者接受無痛胃鏡檢查方法。在行胃鏡檢查操作前對患者實施全身體檢,確認患者身體情況良好,可耐受麻醉。其次,對患者實施心理輔導,讓患者對無痛胃鏡的原理、步驟及高成功率有個充分了解和認識,消除患者的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同時,通過加強和患者溝通,和患者建立信任關系,調節患者情緒狀態處于較高水平。另外,操作前1天需要向患者及家屬告知手術準備操作,包括何時禁食水等,為檢查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操作開始后,先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靜脈滴注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10min后調節劑量為1.5mg/kg靜脈滴注丙泊酚,觀察患者喪失意識后連接生命體征監測設備檢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及肢體反射情況,并根據結果適當調節麻醉藥物劑量。麻醉充分后下胃鏡,充分觀察患者消化道。術中需要做好麻醉記錄,若患者生命體征出現波動,根據實際情況應用藥物進行調節。
對照組患者接受無麻醉狀態下胃鏡檢查方法。除不對患者實施麻醉外,其余操作和觀察組患者一致。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選擇患者診斷準確率、胃鏡檢查操作時間及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作為觀察指標。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將數據錄入到Excel數據庫當中,選擇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頻數表示,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
二、結果
2.1診斷準確率
將兩組患者經胃鏡檢查后給出的診斷和最終的病理結果進行對比,記錄兩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結果如下表1所示。由下表可知,觀察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為96.88%,觀察組患者診斷準確率為84.38%,兩組患者診斷準確率較為接近,組間差異明顯(P<0.05)。
2.2胃鏡檢查操作時間
記錄兩組患者胃鏡檢查操作時間及檢查后出院時間,結果如下表2所示。由下表可知,觀察組患者檢查操作花費時間及術后出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明顯(P<0.05)。
2.3不良反應發生率
記錄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如下表3所示。觀察組患者術后眩暈、惡心、走路不穩、疼痛等并發癥發生率為6.25%,低于對照組患者15.63%,組間差異同樣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隨著醫療衛生水平的進步,在進行消化內科疾病的診療時,胃鏡已經成為了廣泛使用的儀器。胃鏡進入到消化道內,能夠幫助醫師對患者的胃腸道情況進行清楚的觀察,對消化道內的贅生物性狀、大小等有充分的了解,并結合工作經驗及各疾病的特點來作出診斷。傳統的胃鏡是在非麻醉狀態下操作的,患者會產生明顯的異物侵入感,同時因胃鏡刺激喉部會產生嘔吐反應,導致胃鏡進入到消化道后患者因身體劇烈活動導致鏡頭晃動明顯,嚴重影響觀察效果,導致診斷受到影響。同時,由于胃鏡會導致患者出現明顯的不適感,患者往往會因恐懼而對拒絕接受胃鏡檢查,這種情況的存在往往會導致消化內科疾病患者治療受到耽誤,錯過最佳治療時間,甚至造成誤診及漏診情況的發生。因此,想要推廣胃鏡檢查,保證患者在接受檢查時的舒適感以及消除患者因異物侵入喉部導致的生理性嘔吐反應是關鍵。
無痛胃鏡是近年來隨著醫療衛生水平快速發展及“以人為本”理念推廣應用下產生的一種新型胃鏡操作模式。具體來說,患者全麻狀態下接受胃鏡檢查,不僅保證檢查過程中鏡頭穩定、觀察清楚,同時消除了患者的不適感,提升了患者的舒適程度,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同一時間段需接受胃鏡檢查的患者實施不同模式的胃鏡檢查,結果提示接受無痛胃鏡檢查的患者組診斷準確率更高,考慮患者在麻醉狀態下醫師進鏡順利,到達病變處需進行觀察時可穩定、清晰的進行觀察,醫師獲得了更清晰的圖像,結合臨床經驗及專業知識能夠做出更加準確的診斷。同時,接受無痛胃鏡檢查的患者組操作時間更短,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這也是因為在患者麻醉狀態下胃鏡操作更加方便,提升了操作效率,同時也有效規避了因患者清醒狀態下劇烈活動及生理性抵抗造成的身體損傷,這對于提升患者的舒適度,消除患者的恐懼、焦慮等抵觸情緒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無痛胃鏡的優勢也提升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有效降低了錯診、漏診等問題的發生。
綜上所述,對消化內科患者實施無痛胃鏡檢查,不僅能夠提升診斷準確率,同時還能夠縮短檢查時間,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較傳統的胃鏡檢查是一種更加安全、可靠的檢查手段,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可以將其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文娟,張寧.無痛胃腸鏡診治消化內科疾病90例臨床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24):40.DOI:10.16281/
j.cnki.jocml.2020.24.030.
[2]陳彩紅.無痛胃腸鏡診治消化內科疾病50例臨床分析[J].飲食科學,2019(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