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摘要:研究目的:本次主要探討在根管在治療中運用口腔手術顯微鏡聯合超聲技術的效果和價值。研究方法:從2020年4月份至2021年7月份,我院所收治的接受根管在治療的患者中,選取68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主體,對這些患者進行分組,分別為治療組和常規組,兩組人數均等,兩組患者所接受的治療方法有所不同,治療組和常規組分別實施顯微鏡根管治療和顯微鏡聯合超聲技術治療,在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療效和并發癥進行對比。研究結果:經過不同治療手段治療后,對兩組各項指標進行對比,發現治療組患者各項指標都要優于常規組患者,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數據進行對比后,兩組患者數據呈現明顯差異,即:P<0.05。討論,對接受根管再治療的患者,在手術中實施顯微鏡聯合超聲技術治療效果更好,可以減少患者并發癥發生概率,臨床推廣價值比較高。
關鍵詞:口腔手術;顯微鏡聯合超聲技術;根管再治療;價值
引言
在口腔疾病治療中,顯微鏡根管技術獲得了廣泛應用,如:根尖手術、根管再治療等等。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一些學者發現顯微鏡聯合超聲技術運用于根管再治療中可以產生很好的治療效果[1]。基于此,本文圍繞顯微鏡聯合超聲技術,對其在根管再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展開研究,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 研究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從2020年4月份至2021年7月份,我院所收治的接受根管在治療的患者中,選取68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主體,對這些患者進行分組,分別為治療組和常規組,兩組人數均等。治療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數分別為18人、16人,患者年齡在30歲至75歲區間;常規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數人分別為19人、15人,他們的年齡主要集中在33歲至72歲區間。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后,發現數據不存在明顯差異,即:P>0.05。參與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對研究內容均知情,且已簽署有關協議書。
1.2 研究方法
在此次研究中,治療組和常規組患者所接受的治療方案有所不同。其中,對照組患者在口腔手術中實施顯微鏡根管治療,而治療組患者則是在其基礎上聯合超聲技術治療,治療內容如下:指導患者在口腔手術治療過程中保持仰臥位,為患者給予局部麻醉,并對患者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判斷患者牙神經是否能夠保留。在將患者腐質去除干凈后,如果并沒有露髓,則可以為患者上藥,上藥兩周后如果沒有出現其他不良癥狀,就可以直接為患者實施修補處理。但如果在將患者腐質去除干凈后,可以發現露髓,為患者實施處理后依然沒有產生良好安撫效果后,就代表患者的牙神經無法保留了,此時就需要為患者實施拔除牙髓神經,然后再實施根管顯微鏡聯合超聲技術為患者實施進一步治療。
1.3觀察指標
在治療結束后,對治療組和常規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有效、無效和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牙齦腫痛、咬合不適、疼痛、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對比。
1.4統計學方法
在對治療組和常規組患者各項指標進行觀察中,產生了很多數據資料,將這些數據借助SPSS23.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其中計數類資料運用%表示,利用P<0.05代表具備統計學差異。
2 研究結果
2.1 治療組與常規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分析
治療組患者和常規組患者在分別接受不同口腔手術治療方法后,治療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達到94.12%,常規組患者達到76.47%。兩組對比之下,治療組有效率更高一些,并且兩組患者數據對比呈現出明顯差異,即:P<0.05。
2.2 治療組與常規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分析
治療組和常規組在接受不同治療方法后,對他們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了對比,發現治療組中,出現牙齦腫痛、咬合不適、疼痛不良反應的患者各一人,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82%。常規組中,兩名患者出現了牙齦腫痛,三名患者出現了咬合不適的癥狀,出現疼痛癥狀的患者有兩名,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59%。對比來看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要更低,且數據對比呈現出明顯差異,即:P<0.05。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大眾的飲食結構也在發生變化,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導致牙體牙髓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2]。臨床上在該疾病治療時,主要運用根管治療方法。先將患者牙管中的壞死組織清除干凈,使牙根管得到擴大,并借助相關物質進行填充,然后在進行封閉,這樣可以避免病灶逐步擴大。顯微鏡技術在口腔手術中運用相比傳統根管治療方法效率更高,但同時并發癥發生概率也比較高。而口腔手術中,對根管再治療患者實施顯微鏡聯合超聲技術可以有效提升臨床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發生概率。
在本次研究中,對治療組和研究組患者實施了不同治療手段,其中實施顯微鏡聯合超聲技術治療的治療組患者臨床有效率為94.12%,實施顯微鏡根管治療的常規組為76.47%,在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治療組和常規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8.82%和20.59%。且對兩組患者各項數據進行對比后,均呈現出明顯差異,即:P<0.05。這充分說明,對接受根管再治療的患者,在手術中實施顯微鏡聯合超聲技術治療效果更好,可以減少患者并發癥發生概率,臨床推廣價值比較高。
參考文獻:
[1]張小友,徐曉芳.顯微超聲技術在根管再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黑龍江醫藥,2019,32(03):693-695.
[2]蔣柏榮.牙科顯微鏡結合超聲技術進行根管再治療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1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