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碧霞
摘要:目的:預防和緩解新生兒嘔吐的發生,探討新生兒窒息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方法:針對新生兒嘔吐的原因分別采取合理喂養、保持患兒安靜、保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穩定。針對嘔吐的不同原因分別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結果:新生兒發生嘔吐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喂養不當、胃食道反流、咽下綜合癥以及消化道畸形;平均百分比16.2%,其次為消化道畸形、幽門痙攣、顱內壓增高、腸道外部感染、腸道內部感染、用藥產生的副作用。結論:經過病因的分析,合并護理干預。可以使新生兒嘔吐現象減少,同時也減少并發癥。
關鍵詞:新生兒;嘔吐原因;護理干預;病情分析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資料是依據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間收治的276例新生兒嘔吐病例,對病因初步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對新生兒嘔吐護理的經驗和建議。本組資料中男190例,女86例。通過觀察發現其中白色泡沫、嘔吐奶液、奶塊或黏液為118例,嘔吐物為咖啡色樣血性液體者46例。嘔吐膽汁者52例,嘔吐羊水者40例,出生體重小于1500g的6例,低體重者42例,大于2500g者186例。
1.2方法
1.2.1分組治療:首先按原發癥狀及起病狀況,將資料中的患兒進行分組觀察和治療。其次調查登記新生兒的出生時間、性別、母妊娠期高危因素、分娩方式、嘔吐癥狀、住院日期等。檢查措施采取了影像學檢查、血液電解質。
1.2.2治療方法:通過各種輔助檢查,查找嘔吐的原因,針對病情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按嘔吐的性質把資料病例分成兩大類,即內科性嘔吐和外科性嘔吐,對內科性嘔吐針對原因首先治療原發病,采取相應的措施,比如給患兒用0 9%氯化鈉30~50 ml,經口腔插入胃管連接注射器洗胃、禁食,灌腸或胃腸減壓等方法。這樣的治療還不能減輕癥狀,患兒仍不能停止嘔吐,繼續給予胃動力藥物治療[1]。如患兒診斷為外科性嘔吐則轉外科治療。咽下綜合癥的新生兒洗胃后給予5%葡萄糖10 ml,經過試喂2~3次奶后,停止嘔吐并無特殊情況,再給患兒喂配方奶10 ml,采取多次喂乳,每次的奶量盡可能少一些,經過24 h后患兒無嘔吐、無腹脹者,表明情況正常逐漸增加奶量,正常補喂[2]。根據起病原因及患兒腹脹、腸鳴音、嘔吐情況決定禁食和禁食時間,期間密切觀察胃腸減壓內容物的性質和數量,重點觀察有無血性液體、膽汁等[3]。對患兒應用持續胃腸減壓器進行胃腸減壓,負壓為-1~-2 kPa,以此同時經靜脈補充葡萄糖液或靜脈營養,每天監測血糖。
2 病因分析
2.1新生兒受到感染
新生兒與母體分離的時間相對較短,在新的生長環境中,存在很多感染因素,會導致新生兒出現嘔吐癥狀,其中,腸道感染是最常見的誘因之一。新生兒出現腸道感染后,其嘔吐物中會出現胃內容物,嚴重者還會混合有膽汁,部分新生兒還會伴有腹瀉癥狀。
2.2喂養方式不當
由于新生兒的體質較弱,身體各器官都處于發育之中,在進行喂乳的過程中,要對喂乳的次數、喂乳的濃度、喂乳的量等進行合理的控制。如果喂乳過程中,對這些細節不能進行合理控制的話,就會引發新生兒出現嘔吐癥狀。此外,新生兒喂乳時,如果使用奶瓶喂乳,奶嘴流量過大,喂乳過急,就會導致新生兒因吞咽不及時而出現嘔葉現象。
2.3胃粘膜受到刺激
如果新生兒患應激性潰瘍、出血癥等疾病時,新生兒的胃粘膜將受到程度不同的刺激,進而導致其出現嘔吐癥狀。
2.4羊水進入胃內
如果新生兒不小心把羊水吞咽入胃內,羊水就會對胃粘膜形成刺激,新生兒將因此出現嘔葉癥狀。 具體原因見下表:
3護理干預
3.1確保呼吸道通暢
護理人員在新生兒娩出后,要及時清理其口腔內及鼻腔內的羊水。護理人員可以借助導管接小兒吸痰管的方式抽出新生的嘔吐物,為了避免損傷粘膜,操作時的動作一定要輕柔。對于因嘔吐而出現窒息的新生兒,可給予氧氣吸入,確保患兒呼吸道通暢。
3.2喂養正確
護理人員向產婦及家屬宣教母乳喂養的相關知識,每次喂奶后,應對新生兒的背部進行叩擊,幫助新生兒將吞咽到胃內的氣體排出,盡量使新生兒保持右側臥位。如果采用人工喂養方式來喂養新生兒,則要選擇流量合適的奶嘴,控制好喂奶的次數、喂乳的濃度、喂乳的量,盡可能的減少新生兒出現嘔吐癥狀的次數。對于出現嘔吐癥狀的新生兒,在喂養過程中,要堅持少量多次的原則,同時按摩新生兒的腹部,以減輕其嘔吐癥狀。
3.3加強基礎護理
無論是喂奶時,還是喂奶后,都要為新生兒提供舒適、安靜、整潔、溫濕度適宜的環境,盡可能減少來自于外界的各種干擾因素,避免新生兒因受到外界刺激而啼哭,進而引導嘔吐。合理擺放新生兒的體位,通常為右側臥位,新生兒的上半身抬高40°左右。
3.4禁食護理
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新生兒嘔吐的誘因、嘔吐的次數、嘔吐量等,通過禁食的方式來減少因刺激胃黏膜而引發的嘔吐,需要注意的是,禁食時間一定要合理。
3.5洗胃護理
利用洗胃的方式來治療新生兒嘔吐,是較為有效的方式之一,這樣既可以中和胃酸分泌,又能清洗胃壁,避免感染的出現。在洗胃時,護理人員要選擇長度為40cm,直徑為2mm的硅膠鼻飼管,插管動作一定要輕柔,以減少對新生兒組織的損傷,如果新生兒在插管過程中出現咳嗽、窒息、等癥狀,要立即停止插管[4]。
4總結
新生兒嘔吐的誘發原因有很多,如果嘔吐癥狀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就會威脅到新生的生命健康。醫護人員面對有嘔吐癥狀的新生兒,可以幫其積極改善體位、正確喂養,對于水電解質失衡的新生兒,要給予及時的糾正,同時還要密切觀察新生兒的生命體征及病情發展情況,以促進新生兒的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田敏,熊彩霞.新生兒嘔吐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20):143.
[2]夏滿.新生兒嘔吐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3):266.
[3]胡碩.早期護理干預在預防新生兒嘔吐中的應用價值[J].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18(10):223.
[4]余真.新生兒嘔吐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07):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