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雯雅
摘要:對于急診科護理工作而言,家屬與社會的要求較高。因此,急診科需要不斷提升護理水平和護理能力,才能更好的服務患者,服務社會。其次,對于急診科安全方面的維持,則需要能夠及時解決所存在的隱患問題,并從源頭抓起,切實做到及時預防,及時梳理與及時提質。
關鍵詞:急診科護理;隱患問題;護理質量
在急診科護理工作中,要求護理工作者隊伍能夠做到“到位+及時”,即是“服務技能到位”、“護理溝通及時”。這也就說明了,在急診科護理的日常工作中,護理工作者要始終把“管患者必須管服務、管業務必須管操作、管矛盾必須管家屬”的原則落實到位,從而進一步推進急診科護理的精細化、精益化、效益化建設,確保急診科總體目標的實現。
一、急診科護理常見隱患
在急診科護理常見隱患中,主要涵蓋了急診科護理方面的因素、患者因素以及其它急診科室的因素。主要為:
(一)急診護理方面的因素
在急診護理方面,主要隱患因素為護理工作者群體。
1、新進急診護理工作者對于工作流程、工作技能的不熟悉。急診科室是一個壓力較大的科室,同時也是流動性較大的科室。因此,急診科室往往會出現“新人換舊人”的情況,那么在這種背景之下,諸多的新進急診護理工作者對于急診室的流程掌握不全,甚至是對于一些急診知識不甚了解,就會造成隱患的發生。
2、急診護理工作者與患者及家屬之間溝通的不及時。對于醫患關系的維持而言,也是隱患存在的一部分。如果急診科護理工作者能夠做到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全面、詳細的講解病人病況,那么就能夠孕育出良好的醫患關系。但是往往這種情形只是“理想狀態”。在實際的工作中,急診科的節奏較快,并沒有很多的時間對患者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那么這時候就會產生醫患矛盾的隱患。
3、急診護理工作者對于技能水平掌握差、不到位等。在急診科護理工作中,有諸多的隱患會發生在對病人的救治過程中。因此,如果急診護理工作者對于急診技能和急診水平掌握差,甚至是技術不過關,那么在發生急救的時候就很容易迸發醫療隱患和醫療事故,從而產生糾紛乃至于引發更大的矛盾。
4、對于急診文書的撰寫不清晰、記錄不準確。急診文書是清晰記錄急救過程的記錄,但往往在實際過程中,由于急診事件發生迅速、反應快,這就導致了急診文書往往是在急診后由護理工作者進行書寫。從而可能會導致在書寫過程中對某些內容和流程的遺漏、遺忘。
(二)患者方面的因素
對于急診護理的隱患發生,患者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比如說在急診過程中,家屬常常會表現為情緒上的急躁,乃至于心理上的過分激動。那么在此時如果急診科護理工作者不能夠做到及時解答患者家屬的問題,以及不能夠達到患者預期的回答,就很有可能出現醫療糾紛問題。
(三)其他急診科室因素
急診往往由諸多的的科室相互關聯而成,這些科室單獨運行卻又相互聯系,由此來為急診護理提供確切的脈絡。因此,急診護理隱患也會存在于這些科室中。
1、院前急救。在院前急救過程中,如果對呼救電話接聽不詳細、對病情發生不清晰甚至是醫院派遣的救護車輛跑錯位置,就很有可能會導致急診護理隱患的發生。
2、預檢分診處。預檢分診處的急診護理工作者需要有著極高的護理技能以及具備一定的經驗。如果護理工作者技能差、經驗不足,那么在對患者進行分診時候就會造成失誤和錯誤。
3、治療室。治療室常見的隱患主要為:護理工作者的操作失誤、對醫生所開的藥劑用法用量不清楚等。
4、搶救室。搶救室中,如果護理工作者在對患者的搶救過程中用不恰當的態度或者是說不恰當的語言,那么就很有可能給患者帶來心理上的傷害。同時,在搶救過程中,如果急救藥品使用不及時、對患者病情觀察不準確以及護理的記錄不認真等,隨時都會存在隱患問題。
二、急診科護理所要遵循的原則
急診科護理事關患者的生命安全與健康,因此,為減少隱患發生,避免醫療事故和醫療安全問題的發生,必須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做到唱響一個主題:即以“學好抓好做好急診護理管理”為主題。在日常工作中,急診科護理工作者要能夠主動的注重和把控急診護理的要點、科學的方法、完善的體制和機制。對于急診護理隱患的認知和認識,再作一作提醒、敲一敲警鐘,一起再找找問題,分析分析對策,謀劃進一步補齊短板;真正的在急診護理中做到懂大局、顧大局、主動作為、無私奉獻。
二是積極構建齊抓共管的“大應急、大防治”格局。對于急診護理管理,要能夠牢牢守住急診護理底線,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層層壓實責任,做到進一步的抓好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作和有效溝通,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并逐級傳導、層層壓實,實行急診責任“網格化”管理。
三是立足急診護理核心,積極推進風險防控建設。對于急診護理,要始終抓好“風險防控”這件頭等大事,不斷完善急診護理體系。要求各護理工作者做到率先垂范、各盡所能、主動作為、積極作為。做到關注急診護理、置身急診護理、服務急診護理,及時分析形勢,明辨是非、防患于未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三、急診科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
一是深化“護理”保障,做到加強頂層設計。對于急診護理流程、信息傳遞以及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作,要能夠以“統一規劃、統一組織、統籌推進、持續創新”為標準,安全質量工作更應該做到健全機構、完善制度、統一執行。通過完善各項安全、質量管理規章制度,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層層落實急診護理責任制,創造性的統一規劃和組織,由此來做到提升工作效能。
二是深化“技能”保障,做到抓好培訓學習。對于急診護理而言,技能水平決定了急診能力水平。因此,要能夠以提高全體急診護理工作者的意識、能力、素質為目標和方向,加強專業的培訓引導。同時,還可以加強科室之間的相互學習、引導、開展技能競賽、師帶徒活動等。
三是深化“溝通”保障,做到推進體系建設。要想減少急診護理過程中的醫患矛盾發生,就要做到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在這一方面就要求護理工作者要有責任心,心平氣和的對待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參考文獻:
[1]張密香. 急診科護士出診工作中常見安全隱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 齊魯護理雜志, 2009, 15(1):95-96.
[2]古偉玲. 急診科護士出診工作中常見隱患及防范措施[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5, 14(18):2496-2496.
[3]黎東眉. 急診科護理工作中的護理隱患及防范措施[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1(24):2.
[4]程紅梅. 急診科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討[J]. 醫學信息 2013年21期, 43-44頁, 2013.
[5]賈秀敏. 急診科護士工作中常見隱患及防范措施[J].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引文版)醫藥衛生:00036-00036.
[6]宋玉芳. 急診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隱患及防范措施[J]. 甘肅科技縱橫, 2009, 38(006):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