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并

摘要:目的:探究風險管理策略在喉癌術后鼻胃管喂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1年1-6月為對照時間階段,2021年7—12月為實驗時間階段,各抽取70名喉癌術后鼻胃管喂養護理患者,前者為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后者為實驗組,實施風險管理策略。就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 結果:實驗組一次置管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實驗組患者置管錯位概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實驗組并發癥發生概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對喉癌術后鼻胃管喂養患者實施風險管理策略,有助于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保障患者安全。
關鍵詞:風險管理;喉癌;鼻飼管喂養;護理
鼻胃管喂養,也稱鼻飼,是指將胃管經鼻腔插入胃內,從管內灌注流質食物、營養液、水分和藥物的方法。鼻飼是腸內營養的主要方式之一,喉癌患者術后需要借助鼻飼管進行營養補充[1]。但是在研究中發現,鼻飼管操作護理不當,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并發癥,如反流、誤吸、肺部感染、腹瀉、便秘、胃潴留等,不利于患者的及早康復。探究更為有效的鼻飼管喂養護理策略至關重要,本次研究中就開展對照實驗,探究風險管理策略在喉癌術后鼻胃管喂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究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基本資料
對照組患者70例,患者年齡范圍為35——75歲,患者平均年齡為65.35±3.45歲,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4例,該時期該病區擁有護理人員12名,其中主管護師1名,護士11名。觀察組患者70例,患者年齡范圍為36——75歲,患者平均年齡為64.25±3.25歲,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4例,該時期該病區擁有護理人員12名,其中主管護師1名,護士11名。對比兩組患者以及護理人員基線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管理,實驗組患者則實施風險管理策略,建立鼻胃管置管風險評估,開展風險管理。
(1)置管前風險評估,對患者疾病史進行評估,包括患者現病史、既往史、手術史、心理狀態以及合作程度等進行評估。結合患者評估結果,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例如對于存在著吞咽功能障礙、出血傾向以及心臟病史患者,護理人員要及時和醫生溝通,采取有效措施,并且及早備好急救物品。醫護評估存在鼻胃管置管禁忌及禁食患者、食管靜脈曲張出血3天內的患者禁止鼻飼喂養。
(2)制定鼻胃管喂養規范化指引,結合鼻胃管喂養常見護理風險,分析護理風險因素,并開展預見性管理和護理工作。建立鼻飼管喂養管理制度,明確鼻胃管喂養并發癥管理與觀察方法,鼻胃管喂養健康教育指導方針等。
(3)建立規范化操作標準,以此來降低并發癥,對護理人員操作進行規范化管理。對護理人員進行再培訓,切實提高護理人員操作水平,以提升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長度為測量鼻尖經耳垂至劍突的距離和。對于有誤吸、反流的患者,推薦延長鼻胃管置入長度,置入長度可在55cm以上,保證胃管末端到達幽門后。置管成功且長度確定后需做好標記。。鼻胃管喂養期間,護理人員應該堅持“六度管理”原則,具體的包括鼻胃管角度、速度、溫度。清潔度、濃度以及適應度等,落實嚴格交班策略。喉癌術后患者在進行鼻胃管喂養時,護理人員應該適當抬高其床頭以降低誤吸風險。此外,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鼻胃管喂養的速度以及溫度,結合患者需求及時進行科學調整,降低腹瀉、反流等并發癥的發生概率。
(4)做好鼻胃管的日常管理工作,鼻胃管封堵是鼻胃管喂養中常見風險,日常護理管理中及時對鼻胃管進行清洗,接貨組20——30ml溫開水,借助脈沖式方法對鼻胃管進行沖洗,避免管路的堵塞。護理管理中明確指定沖洗時間、沖洗要求以及堵塞應對策略,提升護理人員操作的規范性。在護理風險管理過程中,護士長結合規范、要求對管理措施進行巡查,確保風險管理落實到位,不斷完善喉癌患者術后鼻胃管風險管理。
3、評價指標
實驗探究過程中護理人員就患者一次成功置管率、鼻飼管錯位發生率進行統計和對比,護理中記錄鼻飼管不良并發癥,就兩組患者鼻飼管護理并發癥進行比較 。
二、結果
就兩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錯誤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進行對比,實驗組患者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體數據如下表所示。
三、討論
患有喉癌的患者,在早期或者是中期的時候都能夠進行手術治療,術后建議患者進行鼻胃管喂養[2]。鼻胃管喂養是術后常見腸內營養支持途徑,借助胃管為患者提供營養,從而有效改善患者預后,為患者及早康復奠定基礎。但是在研究中發現胃管喂養中風險發生率較高,強化風險管理能夠有效的降低胃管喂養并發癥發生概率[3]。本次研究中對實驗組患者實施風險管理,進行胃管喂養前對患者進行評估,及時采取有效干預措施,對于高風險患者,如存在鼻胃管置管禁忌及禁食患者,應該禁止胃管喂養。建立胃管喂養規范化操作流程和規范化管理規范,鼻胃管插管應該由經驗豐富的醫生或者護士操作,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4]。護理中對風險進行管理,護理人員護理中及時對胃管的溫度、速度進行檢查,檢查外露胃管長度有無發生明顯變化,及時對胃管進行清潔管理等。
此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其一次置管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置管錯位率、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此次研究表明風險管理策略在喉癌術后鼻胃管喂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亞萍,孫振,尤瑩瑩,等. 風險管理策略在喉癌術后鼻胃管喂養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21,29(6):476-480.
[2] 李惠梅,劉靜,陳瀟雨. 喉癌術后鼻飼的臨床護理體會[J]. 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07,1(11):75.
[3] 荊向衛,公丕欣. 護理干預在喉癌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中的作用[J]. 社區醫學雜志,2008,6(17):41-42.
[4] 楊圓. 營養風險與喉癌術后并發癥及營養支持情況分析[J]. 康頤,2021(5):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