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燕蘭 牙麗艷 陸春
摘要:目的:延續性護理對鼻咽癌放療后頭頸部功能鍛煉依從性及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來我科治療的84例鼻咽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42)和觀察組(n=42),對照組采用常規出院隨訪,觀察組采用延續性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功能鍛煉的依從性和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結果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實施延續性護理能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療后頭頸部功能鍛煉的依從性及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意義。
關鍵詞:延續性護理;鼻咽癌;頭頸部功能;依從性
鼻咽癌是一種惡性腫瘤,對其治療過程中需要放療,而放療過程中產生的高劑量射線除了對鼻咽部腫瘤細胞產生殺傷以外,還對頸部肌肉、顳頜關節周圍韌帶肌肉、神經組織、口腔黏膜、腺體和顱神經等造成損傷。從而出現張口困難、頸部活動受限、口腔黏膜潰瘍、干燥、咽痛、食欲下降等[1]。這些并發癥不僅僅局限于放療期間,放療結束仍是高發期,特別是患者出院后因醫療護理中斷,相關健康知識掌握不全,自我要求下降,求醫行為懶散,依從性差等有關,因此對出院后的患者使用延續性護理尤其重要。《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2]中連續明確提出開展延續性護理服務,延續性護理是為患者在院內和院外提供持續、協調的護理服務。因此采用延續性護理對鼻咽癌患者放療后頭頸部功能鍛煉依從性的影響及并發癥發生的進行觀察與分析,現將研究結果進行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科治療的84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進行同步放化療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齡28-72歲,平均(45.15±3.15)歲。觀察組42例,男31例,女11例,年齡33-69,平均(47.75±3.05)歲。兩組患者性別分布以及年齡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經活檢作病理檢查確診,已完成放射治療;(2)有正常的認知能力及意識清醒,自愿參與;(3)患者預估生存期>1年。排除標準:(1)精神異常,無法配合調查;(2)無其他疾病引起的頭頸部功能障礙者。
1.2方法
兩組患者出院前一周均對其進行放療相關知識宣教。對照組給予常規出院隨訪,了解患者出院后放療副反應情況并指導其進行護理,提醒患者按時復查。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延續性護理:(1)成立延續性護理小組:由病房護士長擔任組長,主管醫生及責任護士為組員,建立隨訪檔案,組員定期通過電話+微信平臺對患者進行隨訪并記錄。(2)微信平臺服務:群內發送健康宣傳圖片、鼻腔沖洗方法、飲食相關健康教育知識,重點是頭頸部功能鍛煉分解動作視頻。(3)群里可以使用語音或文字形式進行咨詢,專業的醫療問題由組內醫生進行解答。(4)監督護理:定期通過電話+微信等聯系方法了解患者遵醫囑的情況,邀請家屬參與,增強其信心。展示不鍛煉對預后的危害來警示患者,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從而提高患者頭頸部功能鍛煉依從性的[3] 。(5)定期隨訪 :內容有頭頸部功能鍛煉的次數、時間、門齒距的大小、口腔清潔情況等。
1.3觀察指標 ?①依從性:出院一年后,采用我科自制的頭頸部功能鍛煉依從性調查表對患者進行評估,共分為5個等級,即完全做不到、偶爾能做到、一半時候能做到、大部分時候能做到、完全做到。②根據RTOG放射性損傷分級評估患者張口困難程度及頸部運動受限程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比較 ? ? ?出院一年后,觀察組患者完全做不到1例,偶爾能做到4例,一半時候能做到5例,大部分時候能做到17例,完全做到15例;對照組分別為2例,9例,10例,13例,8例。觀察組患者頭頸部功能鍛煉的依從性高于對照組(u=2.4376,p=0.0148)。
2.2 ?兩組患者張口困難及頸部活動受限的發生率比較 ? ? 出院一年后,觀察組患者張口困難及頸部活動受限的發生程度低于對照組(u=2.1995、2.4778,p=0.0278、0.0132),見表2、表3。
3 討論
鼻咽癌目前最為有效的手段是放射治療,但放療會使病人產生不良的并發癥;然而張口困難及頸部活動受限是最嚴重的并發癥,通過頭頸部功能鍛煉可以有效減輕張口困難及頸部活動受限程度,但是該鍛煉方法是一個長期、規律且需持之以恒的居家功能鍛煉才能緩解張口困難及頸部活動受限,其中就需要患者自我管理和極高的依從性,因此對其實施院外延續,完整的護理十分重要。
本研究通過采用延續性護理放療后的患者,觀察組的依從性和并發癥發生率優于對照組。有效提高患者頭頸部功能鍛煉依從性,并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相關同步教育的指導,以便患者在出院之后也能保證治療質量與護理效果,同時也使出院患者能在恢復期中仍得到持續的衛生護理,即滿足鼻咽癌放療出院患者延續護理的需求[4],并以此來幫助患者預后恢復,減少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張口困難、頸部活動受限等嚴重的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延續性護理可提高鼻咽癌患者經放療后康復訓練的依從性,減少張口困難、頸部活動受限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存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單莉平,陳佩娟.張口鍛煉自我管理對鼻咽癌放療患者并發癥的護理效果[J] .中國臨床研究,2016,29(11):1579-1583 .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J].中國護理管理,2017,24(01):1-5.
[3]陳秀美.延續護理對鼻咽癌患者出院后鼻腔沖洗依從性的作用分析[J].當代護士,2020,27(30):118-120 .
[4]廖婷婷,楊麗,邱麗燕等.鼻咽癌放化療患者延續性護理需求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9,19(7):985-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