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邵芳芳 祝舒 張云蘭 陳恩平
摘要:目的:分析護理干預結合超前鎮痛模式在骨科手術患者疼痛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方法:選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骨科患者8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各40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接受護理結合常規鎮痛模式進行干預,研究組患者接受護理結合超前鎮痛模式進行干預,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內容包括:住院時間、臥床時間以及Vas評分;結果:研究組患者手術后恢復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給予骨科手術患者護理干預結合超前鎮痛模式,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護理干預;骨科護理;超前鎮痛
在年齡不斷增長的過程中,一個人的生理機能會不斷的下降,這個過程中,骨頭會出現壞死以及骨折等多種狀況[1]。而且很多高齡老年人都會出現骨質疏松的狀況,或者是骨科疾病。這是因為他們的鈣代謝紊亂,骨質疏松,所以很容易出現骨折。由于身體功能惡化和骨脆性增加,老年患者發生骨折的風險更大。老年骨折患者手術時的麻醉耐受性會低于成人,因此老年骨折患者的麻醉方法必須更加謹慎[2]。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間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8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各40例,對照組患者,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為45~76歲,平均為(60.02±2.23)歲,體質量為42~85kg,平均為(60.81±7.54)kg,研究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為43~75歲,平均為(61.24±2.21)歲,體質量為43~88kg,平均為(61.74±6.52)k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進行。
納入標準:(1)經CT或者X線片檢查后確診骨科患者;(2)意識清晰且能表達清楚者;
排除標準:(1)合并免疫、精神系統疾病者;(2)合并心肝腎等臟器功能嚴重障礙者。
1.2方法
研究組患者給予護理干預結合超前鎮痛模式:手術前一晚口服400mg塞來昔布,并于術前1h實施疼痛評估,術后采用帕瑞昔布40mg行肌肉注射,間隔12h進行一次注射,2d為一個療程,在注射完成30min后開始實施疼痛評估,間隔2h進行1次,在采用帕瑞昔布進行鎮痛期間若效果不理想,則可以在使用帕瑞昔布注射的30min之后,進行疼痛評分時,若疼痛評分在4分以上,則再使用100mg的曲馬多來實施肌肉注射,在此過程中,可以按照疼痛評分來反復給予曲馬多。
對照組患者采取護理干預結合常規鎮痛模式:術后對患者疼痛情況進行評估,患者疼痛評分在4分以上時,采用帕瑞昔布40mg行肌肉注射,之后每隔12h進行一次疼痛評估,若評分仍大于4分,則可以再使用1次,若鎮痛效果不理想,之后的操作與研究組相同。
兩組患者均給予護理干預:首先,給予心理方面的護理,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及時幫助患者緩解不良心理情緒,建立起患者的信任感,提前告知患者術后會有疼痛,多給與患者鼓勵和關心,提前將疼痛護理方面的措施告知患者,還可以為患者講解術后可能存在什么樣的疼痛,叮囑患者不能過于擔心也不能輕視。多與患者講解一些克服和減輕疼痛的經驗和體會,幫助患者建立克服疼痛的自信心。其次,為患者進行疼痛防控知識方面的宣教,將心理因素以及體位活動等方面可能引起疼痛加重的情況告知患者,指導患者采用變換體位、調節呼吸以及分散注意力等方法來緩解疼痛,幫助患者放松身心。叮囑患者在咳嗽和活動時要注意保護傷口,以便減輕疼痛。提前為患者講解鎮痛藥物的作用,以及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并告知不良反應影響較小,減少患者的擔心。此外,提前告知患者在術后不要強忍疼痛,需及時告知醫護人員,或者采取主動按壓鎮痛泵來加以緩解。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內容包括:住院時間、臥床時間以及Vas評分。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5.0統計軟件包分析研究,計量資料采用( )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相對數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內容包括:住院時間、臥床時間以及Vas評分,究組患者手術后恢復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體見表1
3.討論
老年患者由于器官自身功能的特殊狀態,也會出現血流動力學變化,如心臟儲備下降、心肌收縮力下降,導致心輸出量相對減少,血管彈性和手術壓力相對降低[4]。他會表現出虛弱的狀態,隨之而來的問題將有利于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出現異常的血流動力學波動,并增加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
隨著醫學水平的提高,對術后疼痛緩解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涌現出各種鎮痛方式及鎮痛藥物,以此來為患者減緩術后疼痛感。近些年臨床當中運用較為廣泛的一種鎮痛模式便是超前鎮痛模式,該方法可以將患者疼痛閾值提高,再配合相應的護理干預,除幫助患者降低術后造成的疼痛感外,還可以促進骨科手術舒適度的提升,對患者預后加以改善,促進患者術后的快速康復,該方法較常規鎮痛模式效果顯著。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手術后恢復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給予骨科手術患者護理干預結合超前鎮痛模式,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蕾,楚培艷,呂雙雙,等.醫護患一體化模式在骨肉瘤患者術后疼痛護理中應用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10):5.
[2]楊芳,肖霞.移動醫療在腰痛患者管理中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20,35(5):4.
[3]李旭春.護理干預結合超前鎮痛模式在骨科手術患者疼痛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8):3.
[4]范青.護理干預結合超前鎮痛模式在骨科手術患者疼痛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2021,1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