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燕
摘要:目的:觀察溫馨助產護理模式對產婦的分娩和產后出血產生的影響。方法:將隨機選擇的100例在我院分娩的產婦作為本次研究的主要對象,并將100例產婦分為試驗組和常規組,分別實施溫馨助產護理模式和常規護理模式,對比和分析兩組的評價指標。結果:在自然分娩率方面,試驗組高于常規組;在產程時間方面,試驗組比常規組短;在平均出血量方面,試驗組低于常規組,(P<0.05)。結論:產婦在分娩期間實施溫馨助產護理模式能夠產生積極影響,在促進自然分娩率提升的同時,還有利于縮短產婦的產程,減少產后出血量,為產婦產后恢復提供有利條件。
關鍵詞:溫馨助產護理干預;分娩;產后出血
醫療技術發展的同時也相應提高產婦對護理服務的要求,這就需要對臨床護理模式進行不斷的完善,提高醫院整體的護理效率和質量,使產婦獲得更加溫馨優質的護理服務,減輕產婦的心理壓力,有利于產婦自然分娩。因在分娩過程中產婦極易出現不良心理狀態,引起內分泌失調,最終出現產后出血的不良后果,直接影響產婦和新生兒的生命安全?;诖耍瑧诋a婦分娩期間輔以有效的助產護理干預措施,旨在促進產婦自然分娩,最大程度的減少產后出血量,有利于產婦產后身體的盡快恢復。在有些研究結果中稱,溫馨助產護理模式有利于產婦采取自然分娩的方式,并有利于降低發生產后出血的風險[1]?,F對產婦實施不同的護理模式,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產婦一般資料(表1)。
1.2方法
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模式,即護理人員將分娩知識滲透給產婦,對其實施口頭健康宣教,根據產婦分娩實際情況實施密切觀察,詳細記錄產婦相關指標變化情況,適當安慰和鼓勵產婦[2]。
試驗組:實施溫馨助產護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在分娩前,助產士將有關分娩的知識和需要注意的內容詳細的講解給產婦,對產婦心理狀態變化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并給予相應的心理干預,調整產婦不良的心理狀態,加強和產婦的交流,耐心及時解答產婦所提出的問題,最大程度的滿足產婦的合理需求,使產婦以正確的態度接受分娩。(2)在分娩的過程中,助產士為產婦提供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及時了解產婦的心理狀態,最大程度的減輕產婦因分娩產生的疼痛,助產士采用按摩和撫摸產婦的方式分散其注意力。(3)分娩結束后,助產士將正確的哺乳姿勢和新生兒護理方法講解給產婦,并表揚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優異表現[3]。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產婦的相關指標。
1.4統計學分析
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用t、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分娩結果比較
2.2產程時間和出血量比較
3討論
分娩雖然是女性的必經過程,但是對于部分產婦來說,因不了解分娩相關知識,尤其是初產婦使其在分娩期間很容易出現不良心理狀態,直接影響其產后恢復效果,而且產婦的情緒變化也關系到其產后的出血將情況。因此,應給予產婦及時有效的護理服務,最大程度的縮短產婦產程時間,降低產后出血的發生率。溫馨助產護理模式屬于一種新型助產護理模式,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能夠根據每位產婦的實際情況在整個分娩期間給予有效的護理服務,強調疏導產婦的情緒和減輕產婦因分娩產生的疼痛,確保產婦在分娩期間獲得良好的護理體驗,有利于產婦自然分娩順利進行。
分娩對于產婦來講是應激反應的一種,而且這種反應較為強烈,產婦的身體情況和心理狀態決定其能否順利自然分娩,將溫馨助產護理模式應用在臨床產婦分娩期間,不但有利于提升自然分娩率,還有助于改善產婦產后的臨床癥狀??傊a婦分娩中溫馨助產護理模式能夠發揮很大價值,在這種助產模式下,產婦產后出血情況會得到有效控制,而且產婦得到票的護理干預具有針對性,產婦的心理壓力有所減輕,以良好的心理狀態接受分娩,良好的情緒有利于減少發生產后出血的風險?;诖?,產婦分娩過程實施溫馨助產護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本次研究中,試驗組產婦的自然分娩效率顯著高于常規組,而且試驗組產婦的平均出血量顯著低于常規組,試驗組各個產程時間更短,進一步說明溫馨助產護理模式能夠將更加優質的服務提供給產婦,其分娩質量得到顯著改善,對子自然分娩的順利進行和產后出血的避免能夠產生積極影響[4]。
4結論
總而言之,溫馨助產護理干預對產婦分娩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改善分娩結局和心理狀態等方面效果更加顯著,不但有助于縮短產程,而且還能夠提高產婦的依從性,將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率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孫麗葳.助產護理干預對高齡產婦分娩方式及產程的影響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年21期,170-171頁,2022.
[2]魏春艷.臨床護理干預對初產婦產后盆底康復護理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22,20(4):4.
[3]白雪晶,宋慧娟.溫馨助產對產婦產后出血及分娩結局的影響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21.
[4]秦志娟.助產護理干預對于高齡產婦的分娩方式以及產后出血量影響[J].婚育與健康2020年15期,44頁,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