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得海
摘要:目的:探討在眼外傷所致繼發性青光眼患者的臨床上采取個性化治療與常規治療兩種診療手段哪種獲得的療效更加顯著。方法 選擇我院眼科近一年來收治的80例繼發性青光眼患者,在此次臨床研究目標的驅使下將所有患者進行隨機且平均的分組,將對照組的40例患者全部給予常規治療,剩余40例患者全部由主治醫師為其制定個性化的診療手段,臨床調查工作完成后,由臨床研究人員負責詳細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視力、眼壓兩項數據。結果 對照組患者實施治療后,視力在0.05—0.3的患者數量為15、視力在0.3—0.5的患者數量為21、剩余4例患者的視力均>0.5;試驗組患者實施治療后,視力在0.05—0.3的患者數量為8、視力在0.3—0.5的患者數量為12、剩余20例患者的視力均>0.5;對照組患者治療前的眼壓為(43.69±13.26)mmhg、治療后的眼壓為(30.64±3.52)mmhg;試驗組患者治療前的眼壓為(42.61±6.59)mmhg、治療后的眼壓為(23.63±6.37)mmhg,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視力及眼壓比較差異顯著,試驗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的眼壓并無顯著差別(p>0.05)。結論 在眼外傷所致繼發性青光眼患者的臨床上,為了加快患者視力的恢復進程,獲得顯著的臨床療效,須針對患者的眼部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診療手段。
關鍵詞:個性化治療;眼外傷;繼發性青光眼
前言:在眼科的臨床上,青光眼是一種常見的眼部疾病,尤其是廣大的老年人群深受青光眼疾病的困擾。其與黃斑變性、白內障共同構成了致盲的三大“殺手”[1]。據行業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眾多的老年患者中,青光眼患者的數量約為50萬人,約占所有老年眼病患者數量的12.5%[2]。一旦患病,絕大多數患者以手術治療作為首選的治療手段,以改善視力,獲得顯著的臨床療效。本文就個性化治療對眼外傷所致繼發性青光眼的臨床效果展開臨床調查,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眼科近一年來收治的80例繼發性青光眼患者,以男性患者居多,占所有患者數量的60%,其年齡區間均在68—76歲,病程均在1—3年。納入標準:臨床上符合青光眼疾病診斷標準、均為外傷所致、無相關手術史的患者;排除標準:伴有其他眼病及嚴重合并癥的患者。上述所有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臨床資料的比較經過研究人員的證實不存在顯著的差距,可以將其結果進行統計學比較(p>0.05)。
1.2方法
在此次臨床研究目標的驅使下將所有患者進行隨機且平均的分組,將對照組的40例患者全部給予常規治療。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在護理人員的協助下完善相關檢查,之后由主治醫師根據其檢查結果給予適量的口服藥以控制眼壓;而對于口服藥眼壓控制效果不佳的患者,擇期進行手術治療。
剩余40例患者全部由主治醫師為其制定個性化的診療手段,并納入至試驗組中,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由主治醫師針對患者病情的輕重緩急制定相應的診療方案。對于傷害程度較輕、眼壓升高速度相對較慢的患者,主治醫師可給予適量的碳酸酐酶抑制劑、甘露醇等藥物實施治療。其次,對于傷害較輕、眼壓急劇升高、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的患者,主治醫師須酌情給予濾過性手術來控制眼壓。最后,針對病情較為嚴重、傷害較大、眼壓急劇升高的患者,可酌情給予晶狀體摘除術實施治療。
1.3觀察指標
臨床調查工作完成后,由臨床研究人員負責詳細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視力、眼壓兩項數據。
1.4統計學方法
分別用均數差和百分數來表示此次臨床調查工作中出現的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并用t與x2分別對其實施臨床檢驗,若各項數據結果的對比差異較大,則用p<0.05來表示,否則用p>0.05來表示。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視力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視力比較結果如表1所示: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眼壓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眼壓比較結果如表2所示:
綜合比較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數據得知,兩組患者治療前的眼壓比較并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的眼壓與視力比較差異顯著,試驗組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該數據的比較符合統計學標準要求。
3.討論
青光眼是眼科的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類型之一,按照其發病過程的不同,廣大臨床工作者又可將其劃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不同的類型[3]。而在眾多的致病原因中,眼外傷可謂是一個致盲的“殺手”。因為眼外傷而導致的繼發性青光眼疾病,因為其病情較為復雜,再加上病情易反復,導致其臨床治療的難度得到了顯著的增加[4]。
而常規的治療因為難以滿足不同病癥患者的多元化需求而無法得到顯著的療效,這也降低了廣大患者對于手術治療的期望值。隨著臨床治療工作所取得的顯著進展,以個性化的治療為代表性的新興診療模式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通過對不調病情的患者實施針對性的治療,促使廣大患者的視力逐步恢復至正常狀態,重見光明,重拾對生活的信心,早日回歸正常生活和社交,是廣大眼外傷所致繼發性青光眼患者的不二之選。
參考文獻:
[1] 龔彤, 胡雪嶺. 眼外傷所致繼發性青光眼臨床分析[J]. 國際眼科雜志, 2020, 10(11):3.
[2] 喻巍, 王曉丹, 馬淑鳳,等. 眼外傷所致繼發性青光眼臨床分析[J]. 醫藥衛生(引文版)219,36(16):00076-00076.
[3] 張露, 潘昱. 眼外傷所致繼發性青光眼的臨床分析[J]. 家庭醫藥, 2019, 000(004):119.
[4] 田利. 眼外傷所致繼發性青光眼臨床治療分析[J].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9, 011(009):111.F5CDA0EE-B226-4D1F-9AD6-B0F99FF02F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