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燕
摘要:醫務人員是職業接觸的高危人群。目前,我國醫務人員職業防護管理還存在著防護意識淡薄、防護用品使用不當、操作不規范、不合格率高等問題。建議采取加強培訓、合理使用防護用品、規范醫療操作、完善職業防護管理機制等措施,為醫務人員提供良好的職業防護氛圍,確保其職業安全。
關鍵詞:綜合醫院;醫務人員;職業保護
在我國,醫務人員的職業暴露問題尤為嚴重。SARS后,衛生行政部門和醫務人員對醫務人員的職業保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各級醫院也重視醫務人員職業防護意識的培訓,并開展了相關培訓。然而,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管理仍面臨著巨大的考驗。通過相關文獻檢索和研究,進一步了解醫務人員職業安全的現狀,發現醫務人員職業安全防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探討醫務人員職業安全防護的相關對策。
1醫護人員職業暴露和生物安全防護知識認知的現狀分析
通常職業暴露的高發人群為醫護人員和保潔員,其中以醫務人員為例,因為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大量的接觸注射儀器,實施有創操作,直接或間接接觸患者血液、體液的頻率極高,但醫護人員接受的職業防護培訓較少,對整體的職業暴露防護知識認知不足,自我的預防意識較差,日常工作中容易被輸液針頭、注射器等銳器所傷,加上醫護人員因為自身操作技巧不熟練、心理素質較差,在實際工作中容易發生器械脫落,發生醫源性暴露損傷的概率極高。
醫院發生職業暴露頻高發的是手術室和外科病區,醫護人員發生職業暴露的風險最大。從所有科室來看,職業暴露區域,當然與該科室的自身工作性質有極大關聯。尤其外科醫務人員需要,需要日常性進行清創、縫合、拆線、換藥等有創操作,這些操作的運用頻率明顯高于其他科室;除此之外,在工作中整理廢物、給予患者動靜脈穿刺、縫合等,也是十分危險的環節。而從我國當前的患者來看,乙型肝炎和梅毒的攜帶人群較多,這兩項病例在醫院診療階段導致血源性感染的機會同樣相對較大,尤其在醫護人員中稍有不慎便會被器械所傷,引起感染。
2醫護人員職業防護的對策
2.1加強培訓
對于醫護人員來說,提升他們掌握醫源性暴露和生物安全防護知識的最主要途徑為加強培訓;尤其在剛進入科室前,必須為其展開專業而系統的防護培訓,在培訓完畢后必須做實時演練。因為據有關統計表明,大約有超過80%的醫源性銳器傷均可以預防。因此可以看出,在醫院內部如果加強對醫務人員的防護意識宣導,并做好系統的應急演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醫源性感染。例如對于實習人員在完成崗前培訓后,必須經過嚴格地考核方能上崗;這不僅是對實習人員的保護,也是對患者的保護。從實際的培訓應用來看,效果較好,能夠顯著提升醫護人員對于醫源性暴露和生物安全防護知識的認知,在后續的工作中提高警惕性,加強對自身的保護意識。
2.2加強體檢頻率
在我國,乙型肝炎的發病率提高,據統計表明,我國乙型肝炎病毒的攜帶者大約有1.2億;而丙肝病毒的感染率同樣高達1.7%。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導致醫務人員受到感染的機會不斷增加。因此為了防止醫護人員被感染,需要加強體檢頻率,例如在實習前、中、后三個階段為他們進行全面體檢;除此之外可以接種免疫疫苗,諸如較常見的感染病例,在有疫苗接種的前提下,必須強制性為醫護人員接種,盡最大可能降低感染發生的可能性,保障他們的生命安全。
2.3規范操作
在所有職業暴露感染中,操作不規范是引起職業暴露的重要原因。但是對于醫護人員來說,導致這一問題發生的原因不在于未掌握正確的操作手法,而是因為工作中缺乏監管,對職業暴露未引起重視,因此在醫院醫館部需要制定專業的護理操作流程,并且成立專門的監管部門進行監督,確保操作流程規范實施。另外在醫院內制定相應的預防醫源性感染的流程文件,并向各科室加大宣導力度;尤其對于醫護人員來說,必須加強日常中對他們的巡視,提高他們預防警惕性;如果醫護人員在當日的工作執掌中涉及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操作時,院方應當安排老護理人員在場協同,盡可能約束他們保持正規操作,防止發生感染。
2.4規范醫療廢棄物處理
在職業暴露感染中,除了正常的醫療操作感染外,很大一部分來源于醫療廢物處理不當所致;尤其在整理注射器針頭時,必須格外小心,因為此類物品即便在帶有手套,如果操作不謹慎,同樣可能被扎破,引起感染。因此對于實習護理人員來說,在處理醫療廢物時同樣需要調配老護理人員在場監督,保證他們在操作過程中按照正確手法進行,保證醫療廢物規范處理。
2.5完善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和職業防護體系
目前,職業暴露造成的身心損害、職業安全等問題已引起全國的關注,一系列法律相繼出臺。法規和規范性文件。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要轉變觀念,樹立全面的安全意識,建立健全有效的職業暴露防護體系和職業健康管理辦法,通過建立和實施防護體系,有效降低職業暴露發生率。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院要在爭取國家立法和政策進一步支持的同時,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建立符合當地或本院實際的防護體系,制定和實施職業防護措施,從而有效保護醫務人員的職業健康。
2.6建立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報告平臺
由于各種原因,我國醫務人員職業暴露主動報告率較低。衛生部門應盡快制定和完善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報告管理制度,并建立全國統一職業暴露報告平臺。醫療機構明確界定主管部門,應有專人負責上報工作,定期跟蹤、隨訪,同時進行心理干預,尋求建立社會支持體系。同時,加強對醫務人員的標準預防培訓,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實現主動上報,逐步完善職業暴露防護體系,從根本上保障醫務人員的人身安全。
2.7大力推廣安全裝置的使用
許多研究表明,安全裝置可以有效地減少醫務人員的銳器傷。由于中國尚未頒布類似的國家法規和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無法在國家層面上為安全裝置的實施找到政策支持和法律依據。因此,我國安全裝置的應用情況不容樂觀。為了預防或減少醫務人員銳器傷的發生,應鼓勵所有醫療機構使用安全器械,并給予政策支持和相關立法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