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明 拉初只瑪 孫自英 向國軍


摘要:目的:評價頸椎病治療中應用藏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間就診的62例頸椎病患者,根據硬幣法進行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均31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觀察組采用藏西醫結合治療,將兩組頸椎病患者的治療之效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3.55%)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頭痛評分(1.00±0.32)分、眩暈評分(1.02±0.42)分和功能障礙評分(1.03±0.24)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的VAS疼痛評分(2.68±0.63)分和NDI頸椎功能評分(11.05±3.18)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藏西醫結合治療頸椎病的效果顯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在臨床中予以推廣使用。
關鍵詞:頸椎病;藏西醫結合治療;疼痛評分;頸椎功能
頸椎病是骨科常見疾病,疾病多因椎體創傷、椎體骨質增生、血管硬化、刺激或壓迫等因素導致,患病后會出現頸部疼痛、偏頭痛、視物模糊、視力減退和耳聾等臨床癥狀[1-2]。臨床多以西醫治療,但是效果不理想,藏西醫結合治療頸椎病,可以更好的增進效果,改善患者的疼痛感和頸椎功能。
1.資料和方法
1.1 基線資料
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將我院收治的頸椎病患者62例納入研究,按照硬幣法分為兩組,31例/組,接受常規西醫治療的小組為對照組,接受藏西醫結合治療的小組為觀察組。對照組,女17例、男14例;年齡27歲~66歲,均值(46.56±3.41)歲;病程6個月~3年,均值(1.68±0.53)年。觀察組,女15例、男16例;年齡25歲~69歲,均值(46.75±3.44)歲;病程6個月~3年,均值(1.60±0.75)年。兩組頸椎病患者資料相比,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口服維生素B1、B6、地奧司明片治療。
觀察組,采用藏西醫結合治療,西醫治療方式同對照組,藏醫治療方法:①藏醫推拿治療,采用滾、推、振、搓、點、按、捏、拿促進肌肉松弛,每天1次,每次40分鐘。②藏醫敷浴治療,取無味甘露藥湯散和青稞酒炒熟,溫度在50℃左右,裝入布袋,將藥物熱敷在頸部位置,每次30分鐘,每天2次。治療7天為1個療程。兩組均治療3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治療總有效率,治療效果評價標準:經過治療后,患者的頭痛、失眠和壓痛等癥狀均消失,患者的頸椎功能恢復正常,為顯效;經過治療后的患者癥狀均改善,頸椎功能有所提升,為有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癥狀無明顯變化,頸椎功能無改善,為無效。(2)癥狀評分,包含頭痛評分、眩暈評分和功能障礙評分,0分無無癥狀,1分為輕度癥狀,2分為中度癥狀,3分為重度癥狀。(3)VAS疼痛評分和NDI頸椎功能評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3.0對兩組頸椎病患者的資料數據進行處理,(%)表示治療總有效率,組間差異性應用卡方檢驗;(均數±標準差)表示癥狀評分、VAS疼痛評分和NDI頸椎功能評分,差異性應用t檢驗。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2.1 兩組頸椎病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頸椎病患者的癥狀評分對比
兩組頸椎病患者(治療前)的癥狀評分對比,(P>0.05)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治療后)頭痛評分、眩暈評分和功能障礙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 兩組頸椎病患者的VAS疼痛評分和NDI頸椎功能評分對比
兩組頸椎病患者(治療前)的VAS疼痛評分和NDI頸椎功能評分對比,(P>0.05)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治療后)的VAS疼痛評分和NDI頸椎功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頸椎病在藏醫中,屬于三因(隆、赤巴、培根)范疇,藏醫研究認為,疾病是因為骨骼、軟骨和筋的生化功能衰弱,導致疼痛和功能障礙。在頸椎病治療中,應用藏醫治療在現代治療中應用較廣[3]。藏醫推拿治療,具有解除神經壓迫、疏通經絡的效果,利用不同手法作用在體表經絡上,符合頸椎生物力學特征,有效改善頸椎關節與周圍軟組織的關系。藏醫敷浴法具有悠久的歷史,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水腫的消退,利用溫度使藥物快速吸收,改善血液循環,達到營養肌腱的作用。敷浴法直接作用在病變位置,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和組織應用,及時糾正患者的缺血和缺氧問題,有利于改善炎癥反應,藏醫骨科不斷發展,但是需要針對頸椎病的治療難點及要點著手,研究疾病的發病機理,融合理論依據,結合古今中外的臨床經驗進行綜合發展,不斷頸椎病藏醫骨科治療進展,傳承藏醫骨科療法,為頸椎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技術[4]。在頸椎病患者治療中,可以采用藏西醫結合治療,融合藏醫多種治療方式,以更好的增進療效[5]。
綜上所述,藏西醫結合治療頸椎病的療效確切,具有使用與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次仁平措,扎西次仁. 中藏醫藥綜合療法治療混合型頸椎病引發的耳嗚、失眠、頭痛的效果探討[J]. 醫藥前沿,2020,10(26):174-175.
[2] 公保才旦. 藏醫道秀療法治療頸椎病耳鳴的病例報道[J]. 中國民間療法,2019,27(12):15-16.
[3] 旦正項秀. 藏醫熱灸治療頸椎病典型病例報道[J]. 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7,23(7):38-39.
[4] 岳鳳昱. 針灸配合藏藥貼敷療法在頸椎病治療中的應用[J]. 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21,27(5):36-37,45.731BBF45-339F-422C-96A8-F86B6A736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