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洋,賴流慶(通信作者)
(1 重慶市渝北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 重慶 401120)
(2 重慶市九龍坡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重慶 400000)
尿路感染是常見的社區獲得性醫院感染,約占后者的10%,主要見于留置尿管對象,是導致留置尿管對象住院時間延長、敗血癥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1]。社區獲得性尿路感染主要見于輸尿管結石、生殖系統感染女性,有報道顯示為20%~30%女性一生之中至少罹患1 次尿路感染,是女性罹患生殖系統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2]。通常患者在患病后,多以膀胱刺激征為典型的臨床癥狀,具體包括排尿疼痛、尿急、尿頻等,由于其患病類型較多,因此患者臨床癥狀表現也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其中若為無癥狀尿路感染患者,其往往機體并不會出現過多不適感受;若為腎盂腎炎患者,則往往患病后癥狀會表現出要不疼痛、發熱等。一旦患病,會對患者機體健康帶來很多不利影響。面對這一現狀,需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臨床診斷,否則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患者臨床癥狀會逐漸加重,甚至導致腎周圍膿腫、腎乳頭壞死等并發癥的產生,對其預后效果帶來極大威脅。現階段臨床針對尿路感染的診斷以細菌培養為“金標準”,該方法主要包括干式化學檢查法、人工鏡檢等。雖然能夠順利完成檢驗工作,但操作時間長,不適合作為尿路感染的篩查。尿液成分是診斷尿路感染的主要方法,白細胞是篩查診斷尿路感染的常用指標,但敏感度較差,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響[3]。亞硝酸鹽對與細菌關系密切,細菌遇到亞硝酸鹽后,可形成亞硝酸,其與酚類物質相遇后會產生一定的化學反應,繼而生成粉紅色或紅色物質。不含細菌尿液中,尿亞硝酸鹽一般為陰性,可作為細菌感染診斷依據。本次研究采用回顧性分析,以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開展尿路感染分析的樣本1 350 例,評價白細胞檢測、亞硝酸鹽在尿路感染診斷中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重慶市渝北區人民醫院收治的尿路感染分析的樣本1 350 例,其中男670 例,女680 例,年齡4 ~89 歲,平均年齡(56.1±11.2)歲。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完整;②進行過尿路感染(即同時存在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診斷,包括門診、住院對象;③進行過尿培養最終診斷。④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依從性不佳,中途放棄參與研究的患者;②同時患有惡性腫瘤疾病的患者;③近期應用抗感染藥物治療的患者;④同時患有認知障礙性疾病的患者;⑤一般臨床資料不完整有缺失的患者;⑥同時患有其他泌尿系統疾病的患者;⑦同時患有嚴重肝腎、心肺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等。
1.2.1 尿常規分析 采用干化學分析儀進行分析,每日都進行校準。尿液采集自門診以及住院部,一次性尿紙杯采集,10 ~20 mL 晨間清潔中斷尿,1 h 內送檢,一部分送自動分析儀,一部分送尿干化學實驗室檢查,最后1 份送至鏡檢處檢查。尿亞硝酸鹽檢測,按照儀器以及試劑條使用要求操作。
1.2.2 尿菌培養診斷 懷疑為尿路感染對象,采集中段尿液,將采集的樣本2 h 內送入分微生物實驗室,接種血平板,中國蘭平板放入恒溫培養箱,溫度35 ℃,培養18 ~24 h.取單個菌落進行分析。參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判斷[4]。以接種環獲得培養得到的形態典型菌落,鑒定后進行藥敏分析。儀器采用法國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et,鑒定卡片用儀器配套的GN,GP,NH,YST 卡片,藥敏分析用配套的GN09,GN13,GP67 卡片。
以尿菌培養作為診斷“金標準”,評價白細胞、亞硝酸鹽單獨以及聯合鑒別診斷尿路感染的效果。
采用SPSS 20.0 統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n)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共1 350 份樣品經細菌培養診斷為尿路感染278 例,未發生尿路感染1 072 例。住院對象白細胞、亞硝酸鹽、聯合診斷的結果,見表1。

表1 白細胞、亞硝酸鹽、聯合診斷尿路感染的結果(例)
白細胞、聯合診斷靈敏度高于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聯合診斷特異度、陽性預測值、符合率高于白細胞,聯合診斷陰性預測值高于白細胞,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白細胞、亞硝酸鹽、聯合診斷尿路感染的效果對比(%)
尿路感染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屬于感染性疾病的一種,患者在患病后大多會以尿頻、尿急、尿痛等為主要臨床表現,患者主要是因各類衣原體、病毒、細菌、支原體等在泌尿系統中異常繁殖后患病,進而出現尿路慢性炎癥或急性炎癥,臨床也將其簡稱為尿感。其主要病因包括尿路梗阻、留置尿管及器械檢查、泌尿系統功能異常或畸形、女性尿路解剖生理特殊性、高齡、機體抵抗力降低、全身性疾病、細菌感染或其他病原體感染等。目前通常會從不同的角度對該疾病實施后分類,若以有無尿路異常進行分類,則主要包括非復雜性尿路感染以及復雜性尿路感染;若以感染位置進行分類,則主要包括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2 種,前者以尿道炎、膀胱炎較為多見,后者以輸尿管炎、腎盂腎炎較為常見。其癥狀多以尿痛、尿頻、尿急等膀胱刺激征為主,此時需要及時接受有效的臨床治療,否則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非常容易造成慢性感染,對其生活質量、身心健康構成巨大威脅[5]。傳統診斷方法以尿培養結果為主要依據,但操作時間長,無法滿足快速診斷的需求,尿常規是常規檢測方法,白細胞指標應用較多,但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6]。尿路感染容易被漏診,白細胞診斷依據主要為清潔離心中段尿沉渣鏡檢白細胞>10 個/HP,若為白細胞陰性,則需要進行尿菌計數復查[7]。微生物進入尿道中,在黏膜表面開始繁殖,白細胞接收趨化信號,進入細菌繁殖區域,造成炎癥、尿中出現白細胞以及細菌繁殖區。
本文結果顯示,白細胞還診斷靈敏度為64.39%、特異度為67.54%,陽性預測值僅為33.97%,提示假陽性率較高,陰性預測值相對較高,這可能與納入對象有關。但白細胞容易受到女性的月經期間、尿液的質量、儀器設備的質控質量等因素影響,白細胞在感染篩查診斷中的價值較低,導致假陽性或假陰性的原因包括:①試劑條浸入尿中不按照規定時間操作;②試劑條質量問題;③器官移植后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占比較高,試劑條不與之反應;④尿蛋白偏高,導致葡萄糖、抗生素等藥物比重上升,導致敏感性下降;⑤尿異常顏色物質、福爾馬林等會導致假陽性;⑥女性白帶污染尿液[8]。另外,對導致白細胞產生誤診的原因進行分析后,可以發現:其主要源于導致尿白細胞受到影響的因素較多,例如酵母菌、結晶、脂肪滴、小圓上皮細胞、細菌等成分的存在都會造成白細胞含量出現升高,進而出現假陽性的問題;但若有黃疸尿等情況,則會導致白細胞含量降低,進而出現假陰性的問題。受此影響,白細胞檢驗準確性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9]。值得注意的是,留置尿路感染的對象,無論是否感染,留置時間延長,都會導致白細胞計數上升,留置尿管的對象尿液中的白細胞比重正常范圍與普通人群存在顯著差異,在采樣進行尿液分析時,需要考慮個體情況,從而指導尿路感染的診斷。尿常規白細胞并不是診斷尿路感染的特異性指標,但廉價、靈敏、快速,可作為篩查指標。
由于尿路感染大多為革蘭氏陰性菌引起,大部分革蘭氏陰性菌都含有硝酸鹽還原酶,因此在使用酸鹽試紙法測定時,可以成為一種特異性的檢驗指標。對其中的原因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亞硝酸鹽感染利用細菌能還原硝酸銀為亞硝酸鹽特性,酚類偶聯產生紅色為陽性反應。但需注意的是,尿液陽性率受到存留時間影響,陽性結果提示細菌數在100 000/mL 以上,并非所有對象都會導致感染。本次研究中,亞硝酸鹽診斷敏感度較低。這可與早期感染細菌數較低有關。需注意的是,亞硝酸鹽的特異度較高,當然這可能與納入對象多見篩查對象有關[10]。某些不具備還原硝酸能力的細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并不能顯示陽性,或尿液在膀胱中潴留時間較短,也可能導致假陽性,此外,若患者在接受檢查的同時正服用抗生素、利尿劑等藥物,則往往會出現尿液中含有大量維生素C、尿量過多、尿比密增高等,這將會導致患者檢驗結果出現假陰性的情況,由此也可發現,雖然能夠將亞硝酸鹽作為尿路感染的診斷指標,但是其卻不適合作為排除尿路感染的一項指標[11]。本文中,亞硝酸鹽特異度達到97.57%,陰性預測值84.97%。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是應用白細胞檢測還是應用亞硝酸鹽進行診斷,其均能夠具有較好的診斷效果,但是也同樣存在假陰性或假陽性的情況。但若將二者聯合使用,則會將優勢互補,進一步促進臨床診斷有效率的提升。因此目前在臨床工作開展中,通常會將尿常規檢查作為大規模無創傷性篩查、體檢、檢驗中,而對于尿干化學分析而言,一般可以用來當做尿常規檢查的第一步篩查工作,若其檢查結果存在異常情況,則可通過尿沉渣鏡檢篩查的方式做出進一步診斷。
需要注意一下5 點:①需要加強尿液檢驗的質控,從采樣、儀器設備質控等方面,重視質控,減少亞硝酸鹽、白細胞受其他因素的干擾。如正規清潔中段尿停留在膀胱中4 ~6 h 以上;②需要加強流行病學分析,若懷疑為感染,需采取其他治療方式;③尿亞硝酸鹽陽性主要見于大腸桿菌引起的腎盂腎炎、腸桿菌科等細胞引起的尿路感染膀胱炎,需要重視鑒別排除這些疾病;④對于白細胞、亞硝酸鹽診斷尿路感染,還需要進行定量分析,從而進一步輔助診斷,如采用極譜分析電解極化電極電流電位曲線,從而測定亞硝酸鹽的含量,輔助診斷,提高診斷效用[12]。⑤進行深入分析,建立各個科室、不同疾病、留置尿管與否的正常尿白細胞、亞硝酸鹽計量指標水平正常區間,提高單個指標的敏感度。⑥強化從業人員專業技能,通過定期開展專業技能培訓的方式,可以確保所有從業人員能夠妥善、規范、標準的完成每一項臨床操作,并利用多元化手段開展具體培訓工作,于在培訓后實施相關考核,進一步確保其工作質量的提升,降低人為因素對檢驗結果產生的影響。
另外,在實施有效臨床診斷的同時,還需指導患者在出現典型癥狀表現時及時來院接受醫治,并在日常生活中加強注意個人衛生,適當飲水量及運動量,確保機體抵抗力得到顯著提升,從而降低患病風險。
綜上所述,在對尿路感染患者實施臨床診斷的過程中,采取白細胞檢測與亞硝酸鹽聯合診斷的特異度較高,但靈敏度仍然需要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