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杰,房 凱,劉真真,叢龍翔,劉美麗,任美霞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山東濟南 250014)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冷鏈物流已廣泛深入到人們生活,而鮮活農產品時效性強,發展冷鏈物流的形勢更顯緊迫。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對營養價值更高、口感更好的冷鏈運輸產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線上線下融合的銷售模式拉動了冷鏈物流的社會需求,促進了冷鏈物流的發展[1-2]。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起步較晚,產業體系還未完善,相關理論研究較少,缺乏完整的理論體系等,這些都不利于冷鏈物流產業的后續發展[3-4]。
濟南市作為山東的省會城市,其戰略地位尤為重要,完善濟南市的冷鏈物流能夠助力山東省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促進其健康快速的發展。為加快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濟南市相關單位已出臺了具體政策,對部分冷鏈物流企業給予補助,推動企業做大做強。本文對當前濟南市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冷鏈物流的發展建議,為提高濟南市冷鏈物流運作水平、降低冷鏈物流運作成本提供參考。
濟南冷鏈物流產業的發展在山東省走在前列。目前山東擁有24 家國家星級冷鏈物流企業,其中濟南有6家,占全省四分之一,在全省16 地市中最多。據調查,目前,濟南市現有冷鏈物流企業200 余家,其中,1 家國家5星級冷鏈物流企業,3 家國家4 星級冷鏈物流企業。在濟南市的16 家國家5A 級物流企業中,冷鏈物流企業占四分之一,冷鏈物流企業初步呈現網絡化、標準化、規模化、集團化發展態勢。
濟南市自2007 年以來高度重視冷鏈物流的發展,大力支持冷鏈園區、冷庫、冷藏車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調查數據顯示,濟南市現有冷庫576 座,容積146 萬m3(其中農產品批發市場冷庫44 座,容積31 萬m3),冷庫規模居山東省首位。據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供的數據,2021 年以來,全省冷庫庫容量超過1 100 萬t,占全國的比重超過20%,冷庫規模居全國首位,超低溫儲存能力超過6 萬t,冷藏運輸車接近3 萬輛。
2021 年為了充分了解濟南市冷鏈物流的情況,筆者通過線上調研方式,設計網上調查問卷,發放并收集調研結果,本次共發放300 份調查問卷,有效樣本256 份,其中賣家100 份,買家156 份。通過調查結果,了解人們對濟南市冷鏈物流的評價,并在貼吧、知乎等各大網上論壇收集對濟南市冷鏈物流的看法及不足。
通過實地調研的方式,筆者先后走訪了濟南的盒馬鮮生、金洋冷鏈、維爾康等八家冷鏈物流企業,并與企業相關人員交流了冷鏈物流發展趨勢,對濟南市多地的冷鏈物流配套建設進行了調查,并同當地居民交流冷鏈物流對他們生活的影響。結合線上線下的調研結果,總結了濟南市冷鏈物流整體的服務情況,了解了市民對濟南冷鏈物流行業的服務滿意程度,對以后冷鏈物流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問卷調查中,非常滿意為5 分、滿意為4 分、一般為3 分、不滿意為2 分、非常不滿意為1 分,下同。如圖1 所示,整體來看,濟南市冷鏈運輸產品用戶對冷鏈物流滿意度較高,滿意度為4 分的用戶占到了52.2%,滿意度在4 分以上的用戶占到了65.8%,平均分為3.7 分。

圖1 用戶對冷鏈物流服務質量的評價Fig.1 The evaluation of users on the quality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services
如圖2(見下頁)所示,濟南市冷鏈運輸產品用戶對商家有專業的冷鏈物流設備評價平均分為2.6 分,評分為3 分的用戶最多,占到了41.5%。由圖3(見下頁)可知,冷鏈運輸產品用戶對商家提供充足冷鏈物流信息(如價格、配送時間、配送方式、退換貨服務)等評價平均分為3.9 分,評分為4 分以上的用戶占到了73.8%。冷鏈運輸產品物流信息提供方面表現良好,但在專業冷鏈物流設備使用方面仍需進一步加強。

圖2 用戶對商家有專業冷鏈物流設備的評價Fig.2 Users’ evaluation of the merchant’s professional cold chain logistics equipment

圖3 用戶對商家提供充足物流信息的評價Fig.3 User’s evaluation of sufficient logistics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merchants
圖4 顯示了用戶對新鮮度、完好、度一致性評價。由圖知,冷鏈運輸產品用戶對配送過程保持冷鏈運輸產品新鮮度的評價平均分為2.8 分,17%的用戶評分為4 分以上;貨物送達冷鏈運輸商品完好度的評價平均分為2.6分,11.4%的用戶評分為4 分以上;貨物送達冷鏈運輸商品數量、質量與支付訂單一致度評價平均分為4.1 分,35.2%的用戶評分為4 分以上,平均分3.0 分。

圖4 用戶對新鮮度、完好度、一致性的評價Fig.4 User’s evaluation of freshness,integrity and consistency
在濟南市冷鏈運輸產品網購用戶最常遇到的物流問題調查中(見圖5),保鮮程度差占33%、收貨不夠便利占12%、物流速度慢占20%、運輸信息不及時占24%、沒有遇到問題占8%、其他問題占4%。其中用戶認為保鮮程度差、運輸信息不及時、物流速度慢這三項問題尤為嚴重,由此看出顧客非常關注食品的質量和運輸效率。

圖5 冷鏈物流運輸產品網購用戶最常遇到的物流問題Fig.5 Logistics problems most frequently encountered by users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products
調查顯示,客戶對冷鏈物流整體滿意度評價平均為3.7 分,評價中等,整體滿意度有待提高。顧客對冷鏈物流服務滿意程度的感知取決于對服務質量本身的認可。在物流服務中服務人員的文化素養、物流服務的便捷性、運輸過程中信息查詢的即時性、貨損率等,這些都影響了顧客對冷鏈物流整體滿意度的評價。因此,服務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顧客對冷鏈物流服務的滿意度。
調查問卷中客戶對冷鏈運輸產品的新鮮度平均分為2.8 分,商品的完好度平均分為2.6 分,一致性平均分為3.0 分。從調查問卷可以看出,客戶在購買商品時,對收到的商品并不是很滿意,出現了大量的商品損壞、腐爛、與要求不符等情況,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冷鏈中途斷鏈。在走訪中也發現,濟南的冷鏈物流經常出現斷鏈的情況。分析出現斷鏈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違規改裝普通運輸車。濟南市場上冷藏車的需求不斷增加,許多商家為了賺得更多的利潤私自將普通廂式貨車改裝成冷藏車,這種改裝車制冷性能差、成本高,為降低成本常常中途關閉制冷系統,造成斷鏈,嚴重影響冷鏈運輸的質量。二是冷鏈意識淡薄。運輸途中為了減少能耗,不按照標準控制冷藏溫度,造成生鮮農產品在途中受損[5-6]。這是一種意識上的懈怠,反映出了冷鏈運輸人員的專業意識尚未完全形成,是出現斷鏈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調查問卷中用戶對商家有專業冷鏈物流設備的評價中評分高于4 分的僅占15.2%,評價平均分為3 分,可見人們對濟南市冷鏈物流設備的配備情況并不滿意。同時,在調查中發現,目前濟南市在冷鏈中用于運輸的專門車輛很大部分來自于海運報廢或即將淘汰的海運冷藏集裝箱,專業化的冷凍冷藏車數量嚴重缺乏。車輛的制冷技術和工藝比較落后,缺乏規范式的保鮮冷鏈運輸車廂和溫度控制設施,無法為易腐食品的流通提供質量保障。冷鏈物流硬件除運輸設備、基礎設施陳舊以及發展和分布不均衡之外,也存在信息技術欠缺和管理水平落后等一系列設備設施落后的現象[7-8]。
造成濟南冷鏈物流設施設備落后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濟南市沒有規范的冷鏈物流運輸標準,造成了大部分冷鏈物流企業之間混亂的運輸形式,而沒有國家統一的標準,也造成了冷鏈運輸企業對冷鏈物流設備的忽視,大部分企業更新不及時。二是在冷鏈物流中涉及冷藏車、冷庫、商業冷柜等多種設備,其成本較普通物流要高出40%~60%,這也是物流企業不愿購買或更新冷鏈物流設備的主要原因。
問卷中對商家提供充足物流信息的評價中有14.2%的用戶表示為一般,可見濟南冷鏈物流的信息化程度相對較低。在調查中發現客戶獲得信息不準確或者延遲的情況時常出現,有些商戶對所賣商品運輸情況不了解,也有些商戶獲得的信息和最后客戶反饋的信息不同。而如果出現斷鏈,物流信息也就無法追溯。調查顯示,濟南冷鏈物流也存在客戶與賣家的信息不對稱,在冷鏈運輸過程中買賣雙方的信息交換存在延誤,影響了用戶滿意度。
在濟南市冷鏈運輸產品網購用戶最常遇到的物流問題調查中,保鮮程度差、運輸信息不及時、物流速度慢這三項占比較大。新鮮度是衡量冷鏈運輸產品的重要標準,冷鏈物流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在運送過程中產品的新鮮度,使其安全與品質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造成新鮮度差的原因有運輸時間不能掌控、中轉過程操作不當等[9-10]。大多數企業在冷鏈產品的中轉過程中不能精準把控周圍環境溫度,導致斷鏈。從根本上說,冷鏈斷鏈的原因既有人的因素,也有技術因素,一方面從事冷鏈物流勞動人員專業素質較低,不具備冷鏈運輸的知識,在運輸中不重視對溫度的掌控;另一方面冷鏈物流技術落后,如缺少預冷技術、速凍技術、溫度監控技術、食品追溯技術等,使得無法做到實時的溫度控制。在冷鏈物流運輸過程中物流路線規劃、資源籌措等不合理也會造成運輸速度慢,從而增加成本。綜上,當前冷鏈物流運輸面臨的保鮮程度差、運輸速度慢、成本高等問題,是由眾多原因造成的,是提高冷鏈物流服務質量的難點和重點。
針對濟南市的冷鏈物流設施設備落后的問題,應加大對冷鏈設備特別是冷凍冷藏倉庫和車輛的投資,為生鮮農產品提供全程低溫的保障。建成一批效率高、規模大、技術新的跨區域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培育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冷鏈物流領軍企業,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先進、上下游銜接、功能完善、管理規范、標準健全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對冷鏈物流企業提供政策優惠,減免稅收,無息貸款等,使企業有資金購置先進的冷鏈運輸車輛,建設高標準的冷鏈設施。
針對冷鏈物流中的斷鏈問題,應利用物聯網技術強化對冷鏈物流運作過程的監控。基于物聯網技術,冷鏈物流可以實現對冷鏈車輛溫度管控數字化[11-12],在途溫度管控是冷鏈行業的根本。可在每輛冷鏈運輸車上配備北斗衛星信號接收器、GSM信息終端、溫度傳感器、攝像機等智能車載終端,企業根據產品所需溫度進行運輸前設定,通過5G 通信網絡可以實時反饋車輛位置、廂內溫度、貨物狀態等數據,實現冷鏈貨物運輸過程全程可視、可追蹤,發生異常及時上報。在途溫度可視,可通過記錄關鍵節點的溫度,實現生鮮農產品冷鏈運輸全程可追溯。
建立冷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是解決冷鏈物流信息不對稱問題的最好方法。通過冷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可以實現冷鏈物流供需雙方的信息實時溝通,達到需求和供給的完美結合。同時,冷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可以通過融合新興的物聯網、RFID 等技術,進一步發展為智能冷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實現物品位置跟蹤、全程溯源、全過程溫濕度監控,物流信息采集的自動化、信息傳輸的同步化,將物聯網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無縫對接,形成先進的智能化信息共享平臺。平臺運營的模式有政府主導式、企業主導式、委托第三方模式三種。考慮到該平臺的公益性及初期建設成本高昂等因素,濟南市應首選政府主導式,即平臺的規劃、建設、運營和維護都由政府相關部門直接負責,政府在整個平臺中起主導作用。
從根本上解決“斷鏈”問題,還需要從增強冷鏈物流從業者的專業素養抓起。目前雖然我國很多高校都開設了物流類相關專業,但開設冷鏈物流專業甚至開設冷鏈物流相關課程的高校少之又少,冷鏈物流人才是高校培養的空白區。因此應鼓勵高校培養冷鏈物流人才,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培養出具有較強冷鏈物流實踐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冷鏈物流企業要加強對員工職業素養的培訓,對在職員工定期舉辦物流職業技能培訓,逐漸帶動整個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提高物流業服務水平。
通過對濟南市冷鏈物流發展現狀的調查可知,濟南市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在逐年增長,但市民對目前的冷鏈物流滿意度不高,在某些專業領域還存在問題,如濟南市冷鏈物流末端斷鏈、農產品保鮮程度差、運輸速度慢、成本高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關的發展建議和對策,如普及冷鏈保險勢在必行,同時也要加強人們對冷鏈物流的認識,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冷鏈物流在途貨物可控體系、建立冷鏈物流信息共享平臺、培養冷鏈物流人才等措施,全面提升濟南市冷鏈物流運作水平,降低冷鏈斷鏈的風險,減低成本和貨物損耗,提高冷鏈物流服務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