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劍,侯文成,陳蘭,陳細欽,楊云,劉洋洋*,魏建和,2*
1.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 藥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海南省南藥資源保護與開發重點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沉香可持續利用重點研究室,海南 海口 570311;2.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 藥用植物研究所/中草藥物質基礎與資源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瀕危藥材繁育國家工程實驗室,北京 100193
國產藥用沉香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含有樹脂的木材,作為藥材始載于漢魏時期《名醫別錄》,列為上品[1],是我國名貴藥材和香料。《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中國藥典》)2020 年版(一部)記載沉香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的功效[2]。通常健康的白木香樹自然情況下不產沉香,只有受到真菌侵染、物理或化學等外界傷害誘導其發生防御反應而產生防御性物質,如倍半萜和2?(2?苯乙基)色酮類化合物,這些防御性物質參與形成樹脂以抵御外界傷害對白木香的進一步損傷,最終形成沉香[3?4]。
“奇楠”名稱最早見于明代《星槎勝覽》[5],又名伽?、棋楠、奇南等。據記載,“奇楠”沉香的外觀性狀呈蟠結,屑成團,主產于東南亞國家[6],因其獨特的氣味和性狀可與普通沉香進行區分。近年來,香農們在中國廣東和海南等地發現了一類奇楠沉香的種質,將其芽條嫁接在普通白木香樹上4 年后,采用鉆孔法處理1~2 年即可結出高樹脂含量的沉香。因所結沉香香味和性狀與記載的“奇楠”沉香相似,該奇楠種質所產沉香在中國沉香界被認為即是“奇楠”沉香,已在廣東和海南等地大量種植。
已有研究發現,奇楠種質產沉香的化學成分與普通沉香存在顯著差異[7?8]。但截至目前,奇楠種質產沉香是否能作為藥用沉香尚無研究報道。為此,基于《中國藥典》2020 年版沉香標準,本研究對廣東和海南采集得到的10 批奇楠種質產沉香開展性狀檢查,顯微鑒別,薄層色譜鑒別,理化顯色反應鑒別,浸出物、沉香四醇含量測定及特征圖譜分析。旨在驗證市售奇楠種質所產沉香是否符合藥用沉香標準,以及為其能否作為藥材在臨床上使用提供參考依據。
10 批奇楠種質產沉香樣品,4 批采自海南,6 批采自廣東。同時取3 批普通白木香種質產沉香(簡稱普通沉香)樣品作為對比,見表1。10 批次奇楠種質產沉香樣品經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劉洋洋研究員鑒定,均為含有樹脂的木材,且課題組采用DNA 條形碼技術鑒定其基原植物是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憑證標本保存于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沉香鑒定中心標本館;沉香對照藥材(批號:121222?201203)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表1 沉香樣品信息
對照品沉香四醇(批號:111980?201601,純度:96.8%)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GF254薄層色譜板(德國Merck 公司);乙腈為色譜級(美國Fisher 公司);香草醛、鹽酸、甲酸、水合氯醛、三氯甲烷、乙醚、無水乙醇和95%乙醇等均為國產分析級。
1525 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Waters 公司);Eclipse 型生物顯微鏡(日本Nikon 公司);LE104E型電子天平(瑞士Mettler?Toledo公司);JY02S型紫外分析儀(北京君意東方電泳設備有限公司)。
參照《中國藥典》2020 版(一部)沉香標準規定的方法[2],分別對13 批沉香樣品開展性狀檢查,顯微鑒別,薄層色譜鑒別,理化顯色反應鑒別,浸出物、沉香四醇含量測定及特征圖譜分析。
奇楠種質產沉香和普通沉香外觀性狀見圖1。10 批奇楠種質產沉香樣品外觀形態基本一致,均呈不規則的條、片塊狀,表面呈淺黃褐色至黑褐色,凹凸不平,可見縱向黑褐色、棕褐色、黃褐色或棕黃色條紋交替排列,偶見黃綠色,致密,密布有黑褐色、棕褐色或黃褐色樹脂斑紋;側邊有孔洞,對稱分布,色較深;斷面樹脂明顯,質地較堅硬,易切割,刀切頓感明顯,糯軟,有光澤,油性足或顯油性;氣清香濃郁,味苦、辣或微辣,嚼之有麻舌感。奇楠種質產沉香與普通沉香的性狀“孔洞、凹窩表面多呈腐木狀、質地堅實、氣芳香、味苦”相比不一致。可見,奇楠種質產沉香性狀與《中國藥典》2020 年版標準規定的沉香性狀不完全一致。

圖1 奇楠種質產沉香和普通沉香外觀性狀
沉香樣品經水浸泡軟化,用刀片切成薄片,置于載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蓋上蓋玻片,顯微鏡下觀察,奇楠種質產沉香和普通沉香顯微結構特征見圖2。13 批樣品均可觀察到射線、導管和木間韌皮部等顯微結構。木間韌皮部扁長橢圓狀、條帶狀或“島”狀,數量多,細胞壁薄,內填充有棕色或黃棕色樹脂。射線寬至1~2 列細胞,充滿樹脂,常與木間韌皮部相交。導管類圓形或多角形,單個散在或多個復合聚集。奇楠種質產沉香的顯微結構特征與《中國藥典》2020 年版標準規定的沉香顯微結構特征一致。
取沉香樣品粉末0.5 g,加乙醚30 mL,超聲處理60 min,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三氯甲烷2 mL使其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沉香對照藥材0.5 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分別吸取樣品溶液和沉香對照藥材溶液各10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F254薄層色譜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1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在紫外燈365、254 nm下檢視,結果見圖3。3 批普通沉香和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的熒光斑點一致,但10 批奇楠種質產沉香樣品色譜斑點與3 批普通沉香和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的熒光斑點不一致。
取奇楠種質產沉香樣品和普通沉香醇溶性浸出物進行微量升華,所有樣品均得到黃褐色油狀物,較多,香氣濃郁。于油狀物上加鹽酸1滴與香草醛少量,再滴加乙醇1~2滴,顯色反應后所有樣品的顏色逐漸顯櫻紅色,久置后顏色加深,結果見表2。可見,奇楠種質產沉香和普通沉香的理化顯色反應與《中國藥典》2020年版標準規定的顯色反應結果一致。
精確稱取沉香樣品粉末2 g,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95%乙醇50 mL,稱定質量,加熱回流1 h,冷卻后再稱定質量,用95%乙醇補足減失質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濾液25 mL,置恒重的蒸發皿中,水浴干燥,于105 ℃干燥3 h,置干燥器中冷卻30 min,迅速精密稱定質量,結果見表2。10批奇楠種質產沉香樣品醇溶性浸出物質量分數均顯著高于3 批普通沉香,且遠高于《中國藥典》2020 年版標準規定的浸出物不低于10%的規定。

表2 奇楠種質產沉香和普通沉香醇溶性浸出物、沉香四醇質量分數及理化顯色反應現象(n=3) %
精密稱取沉香樣品粉末0.2 g,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95%乙醇10 mL,稱定質量,浸泡30 min,超聲處理1 h,放冷,再稱定質量,用95%乙醇補足減失質量,搖勻,靜置,取上清液濾過,作為供試品溶液。取沉香對照藥材約0.2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95%乙醇10 mL,稱定質量,超聲處理1 h,放冷,再稱定質量,用95%乙醇補足減失的質量,搖勻,靜置,取上清液濾過,作為對照藥材參照物溶液。取沉香四醇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95%乙醇制成60 μg·mL-1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10 批奇楠種質產沉香樣品沉香四醇質量分數為0.01%~0.03%,3 批普通沉香樣品沉香四醇質量分數分別為0.62%、0.17%和0.53%(表2)。可見,奇楠種質產沉香樣品中沉香四醇含量均顯著低于《中國藥典》2020 年版中沉香四醇含量(不低于0.1%)標準,而3 批普通沉香樣品中沉香四醇質量分數均高于0.1%。此外,奇楠種質產沉香樣品特征圖譜中僅峰4 與普通沉香和對照藥材色譜一致,其余峰不一致,3 批普通沉香樣品特征圖譜均與對照藥材色譜圖的6 個特征峰一致,見圖4。

圖4 奇楠種質產沉香和普通沉香特征圖譜
本研究基于《中國藥典》2020年版對采集于廣東和海南的10批奇楠種質產沉香樣品的質量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奇楠種質產沉香顯微結構特征和理化顯色反應符合規定,醇溶性浸出物質量分數為32.94%~56.69%,均顯著高于《中國藥典》2020年版標準要求;但其性狀、薄層色譜鑒別、特征圖譜均與普通沉香和對照藥材不相同,且沉香四醇質量分數僅為0.01%~0.03%,顯著低于標準規定的沉香四醇含量要求。可見,奇楠種質產沉香的質量不符合《中國藥典》2020 年版標準,但3 批普通沉香均符合標準,因此,目前奇楠種質產沉香尚不能作為沉香藥材在臨床上使用。
從奇楠種質產沉香樣品的性狀、顯微和浸出物可以看出,其油脂豐富,搓之粘手,無朽木狀,氣味獨特。本研究中10 批奇楠種質產沉香的醇溶性浸出物質量分數均超過30%,可能與其富含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和2?(2?苯乙基)色酮有關[8?10],而香味獨特可能歸因于其含有豐富的與香味相關的愈創木烷型和桉烷型倍半萜類化合物[8]。此外,《增訂偽藥條辨》記載:“削之自卷,咀之柔韌者,謂之黃蠟沉香,尤難得,此即伽楠香也”[11],謝宗萬[6]在《中藥材品種論述》中通過考證沉香也認為黃蠟沉就是伽?香。但本研究中奇楠種質產沉香是否為古之黃蠟沉還有待深入研究。
綜上,近年在中國廣東和海南等地發現的奇楠種質產沉香質量不符合《中國藥典》2020 年版沉香的要求,但因其香味獨特、樹脂含量高等品質特點,還有待對其應用及來源開展深入研究與挖掘。
致謝:部分實驗樣品由覃武業、溫鎮先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