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成都市郫都區委
近年來,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以“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創建為載體,把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作為推進鄉村振興和創新基層治理重要抓手,探索出“政府扶持、社會參與、專業運行、項目合作”的發展路徑,實現了社區社會組織“從有到優”“從優到強”,推動了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和治理水平現代化。
堅持高起點謀劃,強化社區社會組織發展頂層設計。一是建立專項領導小組。成立以區長為組長,23個部門、10個街道(鎮)為成員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統籌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二是加強政策創制。先后出臺《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十條措施》《貫徹落實大力推進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 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等10余個政策,為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提供政策保障。三是強化督促考核。將各街道(鎮)社會組織培育發展目標任務納入工作計劃和目標考核,全力推動落地落實。

益家社工在三道堰鎮古城村開展活動。
堅持高標準推進,形成發展服務指導工作閉環。一是構建三級培育發展體系。構建區社會組織服務園、街道(鎮)社會組織服務中心、村(社)社會組織工作站點三級體系,先后引進50余家專業組織,提升社區社會組織規范化發展水平。二是健全行業管理體系。引導成立30余個“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由政治覺悟高、工作能力強的黨員擔任負責人,全面保障黨對社區社會組織的領導。三是打造聯席指導體系。成立“區——鎮(街)——村(社)”聯席指導體系,開展活動370余場,幫助解決問題170余個,有效提升社區社會組織服務質量。
堅持高效率投入,持續激發社區社會組織發展活力。一是完善長效投入機制。2018年以來,共投入財政資金9000余萬元,支持社會工作、民生微項目、社會救助、社區養老等服務項目,項目由2018年的157個增加至2021年的313個。二是持續加大鼓勵引導。充分調動社區黨員、居民領袖和積極分子參與社區社會組織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全區1247個社區社會組織中,黨員負責人占比50%以上,成立黨支部20余個,實現黨組織工作全覆蓋。三是創新社區基金模式。創新成立20余支總額440余萬元的社區基金,用于扶貧濟困、公共環境治理、社區社會組織發展等,有效提升社區社會組織活力。
堅持高品質塑造,做實社區社會組織提質增能。一是強化人才培育。出臺《落實社區專職工作者政策實施方案》等系列支持政策,實施“選、育、煉、用、管”五步工作法,孵化聚集一批骨干社區工作者和社工人才,全區持證社工1044名,居成都市前列。二是注重能力提升。高標準編制《社區服務》《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等社區發展治理導則和《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專業執行手冊》,組織開展各類培訓200余場。三是創新打造品牌。創新通過引入投資商,以“公益+低償+市場”的運營方式,打造“社區合伙人”“十八匠·修匠心”等30余個服務品牌。其中,“社區合伙人”項目培育各類“社區合伙人”800余名,籌集專項基金1200余萬元,獲評“2020全國十大民生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