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兵
近年來,江蘇省句容市積極探索實行“一規五制”工作法,即以村規民約為規范,建立健全村級事務協商制、財務管理監督制、居民辦事代理制、社區服務社會制、服務成效評議制等“五項制度”,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能力,提升村民自治水平。
統一規范村規民約內容。全市農村社區在實施村規民約中,結合實際,不斷推陳出新,重點在農村生產經營、生活秩序、環境治安、村風民俗、社會公德、村事民議、婦兒權利、土地權利、社會組織服務等方面進行修訂完善,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認可和點贊。各村常年公開村規民約,并以在村口醒目處繪制大幅漫畫、制作掛歷等方式進行宣傳,切實提升村規民約的群眾知曉度。
建立村級事務協商制度。加強農村社區協商,堅持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機制,按照“村級事務村民代表和村賢參事會協商、網格事務戶代表協商,專項事務涉事利益群體和村民理事會協商”的要求,進一步健全民主決策機制,提高民主決策的質量。天王鎮唐陵村的育才路,是通往小學和幼兒園的主要干道,因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唐陵村提出的改造方案,在村級事務協商會上以舉手表決的形式通過。這是“村民參與村級事務,村級事務由村民來定”最真實的寫照。
健全財務管理監督制度。進一步完善村民監督委員會,嚴格落實其成員列席村務重大事項決策,參與村務、財務民主管理和監督,一年兩次向村民代表會議報告監督情況等制度。針對村域范圍過大,村民難以集中的特點,所有自然村村民集中點均新建村務公開欄,按照黨務、政務、事務、財務四類要求,一般事項季度公開、重大事項及時公開、財務使用逐筆公開,有效保證了村民的知情權。
做好村民辦事代理服務。為村民辦事全程代理是解決聯系服務村民“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舉措。各村全面梳理村民辦事事項,張貼在一站式服務大廳。同時,各村挑選業務能力強、服務態度好的社區專職工作者,經過業務培訓并考核合格后上崗服務,真正實現了“群眾動嘴、干部跑腿、全程免費服務”的為民服務新機制。年老、行動不便的困難對象,同村委會工作人員簽署幫辦、代辦委托書,由受托人幫忙提交社會救助申請材料至鄉鎮(街道)民政窗口。
加強社區服務政社聯動。為加大社區服務社會化力度,發揮“三社聯動”專業化服務作用,句容市圍繞農村居民需求,組建多種形式的社會組織,運用購買服務、公益創投等方式,支持社會組織有序參與農村居民服務,形成多元化、專業化服務格局。截至2020年底,共開展了300 余項社會公益服務項目,投入資金達250萬元左右。
實施服務成效綜合評估。農村社區綜合績效考評分為當年工作目標考評和群眾滿意度考評兩個方面,當年工作目標考評占40%,群眾滿意度考評占60%。年底由各鎮(街道、管委會)統一考評,一次組織實施。對于村民滿意度考評,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既對村委會工作進行村民滿意度測評,也對引進的社會組織服務滿意度進行測評。服務滿意度較差的社會組織,由村“兩委”解聘;服務滿意度較差的村“兩委”,由鎮政府進行誡勉談話。該項工作開展以來,各村服務能力明顯提高,基層群眾自治水平明顯增強,群眾對社區工作的滿意度達到了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