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辦非企業單位所屬行(事)業范圍有哪些?
答:《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暫行辦法》第四條規定,舉辦民辦非企業單位,應按照下列所屬行(事)業申請登記:(一)教育事業,如民辦幼兒園,民辦小學、中學、學校、學院、大學,民辦專修(進修)學院或學校,民辦培訓(補習)學校或中心等;(二)衛生事業,如民辦門診部(所)、醫院,民辦健康、保健、衛生、療養院(所)等;(三)文化事業,如民辦藝術表演團體、文化館(活動中心)、圖書館(室)、博物館(院)、美術館、畫院、名人紀念館、收藏館、藝術研究院(所)等;(四)科技事業,如民辦科學研究院(所、中心),民辦科技傳播或普及中心、科技服務中心、技術評估所(中心)等;(五)體育事業,如民辦體育俱樂部,民辦體育場、館、院、社、學校等;(六)勞動事業,如民辦職業培訓學校中心,民辦職業介紹所等;(七)民政事業,如民辦福利院、敬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民辦婚姻介紹所,民辦社區服務中心(站)等;(八)社會中介服務業,如民辦評估咨詢服務中心(所),民辦信息咨詢調查中心(所),民辦人才交流中心等;(九)法律服務業;(十)其他。(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供稿)
二、低保戶被取消后還能再申請嗎?
答:按照《社會救助暫行辦法》《最低生活保障審核確認辦法》等有關規定,國家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的家庭,給予最低生活保障。因條件不符合已被取消低保的,如基本生活再次遇到困難,可以重新申請低保。(民政部社會救助司供稿)
三、低保戶每月能領取多少最低生活保障金?
答:根據《最低生活保障審核確認辦法》,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經審核,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予以確認同意,同時確定救助金額;最低生活保障金可以按照審核確定的申請家庭人均收入與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實際差額計算;也可以根據申請家庭困難程度和人員情況,采取分檔方式計算。最低生活保障金發放標準以及確定具體發放金額的方法,可咨詢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民政部社會救助司供稿)
四、個人婚姻檔案如何查詢?
答:《婚姻登記檔案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檔案局令第32號)第十五條規定,婚姻登記檔案的利用應當遵守下列規定:婚姻當事人持有合法身份證件,可以查閱本人的婚姻登記檔案;婚姻當事人因故不能親自前往查閱的,可以辦理授權委托書,委托他人代為辦理,委托書應當經公證機關公證。(民政部社會事務司供稿)
五、為社區提供養老服務的機構是否屬于養老機構?
答:《養老機構管理辦法》第二條明確,養老機構是指依法辦理登記,為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和照料護理服務,床位數在10張以上的機構。養老機構包括營利性養老機構和非營利性養老機構。開辦在社區提供養老服務的機構,依法辦理登記為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且床位數在10張以上的,也應按照養老機構管理。(民政部養老服務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