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王:
此刻,你在想什么?也許你正抬起頭望著白熾燈上飛蛾殘骸的灰點。于是你想起那個夏天,耳畔傳來清亮蟬鳴,盛夏的風穿透綠蔭,樹影在地面微微律動。我想起那時候的你,那樣意氣風發(fā)。
可是現(xiàn)在你在做什么?你說,在同一緯度,有的地方因為北大西洋暖流天賜般的造訪而成為田園牧歌式的鮮花小鎮(zhèn),但是西伯利亞,卻是烈風、冰雪與白樺林。
我要用怎樣的語言來勸慰你,我的朋友?我知道你此刻無法接受自己與別人的差距,但是我想告訴你:我們要學會接受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一歲一年的成長里,我們只求無愧于心。是啊,我們要踮起腳才能夠得著的高度,別人只要一伸手就夠到了。但是那又怎么樣呢?你要相信那個你眼里伸手就能夠到星空的別人,在這之前也是付出了汗水,熬過了艱辛,才讓自己站得更高一點的!更何況,學習本身,從來不是為了和別人比較。王小波在《對待知識的態(tài)度》一文中回憶自己年輕時代當知青時如何在艱苦的條件下依然堅持讀書學習,不是為了夸耀自己比別人更優(yōu)秀,而是要向我們強調(diào)“知識本身是多么的誘人”。學習是為了讓我們更加豐富,更加有力,更加敏捷,更加自由,絕不是為了擊敗他人。
我的朋友,如果你學習的目的并不純粹,你怎么能要求它給你豐厚的回報?世界像一個永不停歇地轟隆隆轉(zhuǎn)動的巨型機器,我們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小齒輪,被嚴絲合縫地嵌合在機器內(nèi)部,被帶動著旋轉(zhuǎn)。而我們努力地多去學習和了解一些東西,是為了有朝一日,當黑暗真的來臨時,我們的內(nèi)心沒有那么慌亂,我們的頭腦依然冷靜,我們的精神世界依然美麗。朋友,知識本身就有一種極大的魅力,“引誘”我們?nèi)チ私馑D呐滤砩蠜]有任何附加價值,我們都應該追隨它。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刻畫了一個嗜書如命的強盜賈恩·德依·布魯基,“這個兇狠的人居然被書籍軟化得連一只蜘蛛也害怕起來”,而主人公柯希莫在給強盜講解書籍的過程中,“對閱讀和學習產(chǎn)生了極大興趣。這種愛好他后來保持終生”。知識和智慧,讓柯希莫在孤寂的樹海間為自我開拓出豐盈的精神世界,給予他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撐著他“生活在樹上——始終熱愛大地——升入天空”。
西伯利亞的烈風、冰雪與白樺林,也有屬于自己的生命華彩,不是嗎?你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光芒萬丈,殊不知在別人眼里,你努力的樣子也是那樣耀眼。
此時此刻,我們正值青春年少,但終究都會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直至生命盡頭,不得不放下一切。既然如此,何必對過去的榮光念念不忘?即便無法拋下過往,也要帶著回憶旺盛地活下去,就如巴塞羅那的銅鐘用同樣的音律來迎接死亡的葬禮和重生的洗禮一樣。過往的成敗不是關(guān)鍵,關(guān)鍵在于我們內(nèi)心對生活的態(tài)度。
泰戈爾《飛鳥集》中有一句詩:“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么你也將失去群星了。”我們來到一個新的世界,就是在經(jīng)歷一場嶄新的生命,別用過去的經(jīng)驗概括它好嗎?鮮活地去感受它吧,別因為片刻的失敗而灰心,別因為自己的短處而懊喪,你一定要活出精彩。只要腳踏實地地朝目標努力,那個你想要的自己便會出現(xiàn)在不遠的未來。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你的友人 小孟
2022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