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顧阿槑的誕生與發展歷程,李紅萍坦言,創業就像馬拉松,道阻且長,唯有初心不變,才能披荊斬棘,迎來一片艷陽天。
在南京老門東歷史文化景區,有一家叫“槑好時光”的創意生活館,是各地游客爭相打卡的網紅店,也是南京玲瓏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玲瓏天)旗下原創動漫人物阿槑的“家”。
“阿槑”是玲瓏天創始人李紅萍打造的一個動漫IP,被設定為土生土長的南京老城南人。李紅萍自稱“阿槑的媽媽”,通過阿槑的視角帶人們領略老南京的風俗人情、美食文化等。從2006年創業至今,李紅萍矢志不渝,探索出一套較為成熟完善的商業動漫運營模式,把阿槑這一動漫IP推向世界,在更閃亮、更寬廣的舞臺上講述精彩的“南京故事”。
匠心打造國產動漫
走進“槑好時光”生活館,“小潘西”“阿要辣油”“小桿子”等南京方言被印在鑰匙扣、冰箱貼、膠帶、手繪地圖等一系列富有本土特色的主題文創產品上,供游客選購。這些極富創意的“文化特產”隨著中外游客的背包和行李箱走出南京、走出國門。
“每一個阿槑系列產品的背后都是一段南京人的回憶,都是一個城市的文化故事。”李紅萍說,生活館于2014年落地老門東景區,2016年被評為全國創意店前20名。回顧阿槑的誕生與發展歷程,李紅萍坦言,創業就像馬拉松,道阻且長,唯有初心不變,才能披荊斬棘,迎來一片艷陽天。
1996年,李紅萍大學畢業后,選擇留在家鄉南京,跟隨第一代動漫大師呂敬棠(動畫電影《大鬧天宮》主創之一)和白浪(動畫電影《草原英雄小姐妹》導演)學習。出師后,她進入一家動漫企業,從事設計繪畫工作。
“那時候,中國的動漫大多是來料加工,就是將國外的腳本放在國內進行動畫制作。”李紅萍說。她月入過萬元,收入非常可觀。
但是幾年后,由于經濟形勢下滑,動漫行業發展進入低迷時期,到中國加工的動畫片越來越少,動漫加工廠倒閉了近三分之二。經歷這次行業危機后,李紅萍認識到了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中國動漫曾經創造了很多經典作品,但缺少像美國的迪士尼、日本的三麗鷗這樣的商業化動漫品牌,這些品牌將卡通形象制成玩具、糕點、服飾、文具等衍生商品,實現二次售賣。”李紅萍說,于是萌生了創業的念頭。
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等十部委《關于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全國各地出臺多項措施扶持原創動漫,打造動漫產業鏈。相關政策的出臺,更加堅定了李紅萍創業的決心。同年,她和小伙伴成立了工作室。
彼時,動漫產業化在國內沒有案例可借鑒,一切都要從零起步開始摸索。李紅萍雖然積累了多年工作經驗,但是關于如何創業也知之甚少,只能一邊學習一邊嘗試。更困難的是缺乏創業資金,李紅萍狠心賣掉了房子,還找了一份在高校做代課老師的兼職,再從學校招一些有意向的學生到工作室實習,這樣就有效節約了用人成本,緩解了資金壓力。
2008年,李紅萍與丈夫金立峰共同成立了玲瓏天,朝著“打造動漫產業鏈”的夢想邁進。
文化屬性創造價值
1926年,出生在南京城南箍桶巷31號的萬籟鳴、萬古蟾兩兄弟創作了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之后他們創作的《大鬧天宮》《神筆馬良》等作品,成為無數人心中經典的童年記憶;2010年,老城南又成了南京本土動漫IP阿槑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起點。
“之前老城南拆遷,讓很多在這里生活過的人感傷不已。我就想通過動漫的形式,講述南京的風土人情、美食文化,把老南京原汁原味的生活場景展現給下一代。”談及于此,李紅萍眼眸發亮,“那一定很有意義。”
就這樣,圓頭圓耳,有著濃眉小眼、厚厚嘴唇的南京青年阿槑的形象誕生了。它被設定為一個土生土長喜歡畫畫的南京設計師,講著一口純正的南京話,熱愛自己的家鄉,并以自己是南京人為榮。
阿槑起初被定名為“梅好”,呼應南京市花梅花,李紅萍查了字典后,發現“槑”是“梅”的異體字,最終確定了“阿槑”這個可愛的名字。
為了推廣阿槑,李紅萍和小伙伴精心創作了微動畫《城南憶事》,在各大視頻網站投放播出,阿槑不負眾望,一炮走紅。2012年,阿槑被評為江蘇幸福大使;2015年6月,方言動漫脫口秀《槑好說》上線,第一季的播放量達到了4000萬次;2016年9月,《槑好·南京》系列上線三天銷量破千冊,推出一個月即再版……人們在阿槑的陪伴下,穿行在南京的大街小巷,品嘗溫潤人心的南京味道,感受富有南京特色的文化習俗。
在《槑好·南京》系列的《四季知味》中,阿槑畫下了南京人鐘愛的鴨血粉絲湯、桂花芋苗蜜汁藕等街巷小吃,再現了城南魏洪興、城北韓復興兩家老字號的故事;在《時光印記》中,阿槑記錄下“一年至少去四次”的紫金山、南京童謠《城門城門幾丈高》里唱的幾座老城門……
“文創背后寄托的綿綿思念最能打動人心。老人能從阿槑講述的故事里聽出回憶,年輕人能從阿槑身上找到情懷和共鳴。我們希望通過宣傳南京文化,讓阿槑成為南京市的新名片。”李紅萍說。
文化落地產業,才會產生經濟效益。李紅萍在把阿槑推向世界舞臺的過程中,依然緊扣文化融合這一主題,讓阿槑收獲了眾多海外粉絲。
2015年7月,阿槑作為南京文創代表參加米蘭世博會時,在文化不同的背景下,為了向世界友人展示南京文化的魅力,李紅萍沒有機械地宣傳自己的文創產品,而是選擇立足南京文化和米蘭文化的共性,創作了動漫宣傳片《米·南雙城記》,五分鐘的視頻一經播出就掌聲不斷,好評如潮。
“我希望能用這種方式讓外國人喜歡上南京,并引發口碑效應,主動傳播、介紹南京,讓更多人走進這座城市。”李紅萍說。
如今的阿槑擁有自己的微信、微博、抖音、百度百科,以及超過800萬的粉絲群體,周邊的文創產品也有100多種。
角色型IP走俏市場
很多動漫企業會先推影視作品,以動漫影視為載體,推出動畫片或動畫電影,如果內容火起來了,再帶動衍生產品。李紅萍把這種動漫模式形容為內容型IP打造。而阿槑則是角色型IP打造,先找市場上的空白點和目標受眾,根據需求做一個動漫形象,然后不斷打磨這個動漫形象。
影視投資動輒上千萬元甚至上億元,風險太大,李紅萍另辟蹊徑,先讓阿槑的動漫形象擁有一定粉絲,待其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時,再為其制作核心內容。于是,阿槑先是通過一些漫畫、短視頻、舞臺劇等形式走進千家萬戶,聚集了相當多的粉絲后,以特色衍生產品和落地門店完成商業模式的轉換,之后再推出核心內容讓其更上一個臺階。李紅萍打造的這種“動漫造星模式”讓業界刮目相看。
按照同樣的“動漫造星模式”,玲瓏天旗下的“喜多熊”“梧桐葉”等動漫IP都在茁壯成長。同時,公司還為南京市生態環境局、棲霞區文旅局、棲霞區民政局、棲霞高新區、牛首山景區等眾多單位提供動漫IP打造、運營及授權服務,讓南京形象更加豐滿多元。
李紅萍坦言,創業這些年,沒有一天真正休息過,曾在一個月內出差15次、跑了6個城市,奔赴各大展會和項目商談現場,以極其出色的強運營能力,將阿槑推廣到了更多平臺。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阿槑被人們認可和熟悉,玩具、模型、繪本、主題店、動畫片、舞臺劇等周邊衍生品也漸漸做起來,李紅萍的公司成為南京文創業內的翹楚之一。既然動漫IP有了熱度,粉絲也愿意為其買單,那接下來如何持續發展,成為李紅萍需要思考的問題。
“城市日新月異,為我們的創作提供了無窮的主題。”李紅萍說。今年年底,玲瓏天將推出一部26集系列動畫《城南憶事》,通過阿槑及小伙伴們的成長故事,展現南京老百姓生活的巨大變化,讓更多人了解南京的山水城林、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