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指引下,為實現語文教育的理想成效,需要以語文知識教育為基礎,通過拓寬語文課堂的生活維度,積極回歸深度閱讀教學,為學生參與語文學習創造沉浸式學習體驗,幫助學生與閱讀內容產生情感共鳴,加深學生對語文教育內容的理解,全面拓寬學生的語文學習空間。
當前語文教育存在教學理念滯后、教學模式傾向表層知識傳遞以及學生理解反思不足等問題,影響了學生對語文教育內容的有效理解與認識。語文教育具有自身獨特規律,在推動語文教育回歸學科本位時,應充分把握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基本屬性,通過為學生構建具有現實意義的閱讀世界,幫助學生揣摩、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使學生的語言思維、審美意識與文化理念得以全面發展。
推動語文教育回歸深度閱讀,有助于學生從深度理解、價值表達等角度參與語文學習,實現閱有深度、讀而有法的理想成效。推動語文教育回歸深度閱讀,能實現以下價值:其一,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助力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的深刻理解。在開展語文教育時,能通過為學生提供經典名篇、優秀作品等閱讀材料,鼓勵學生從多元視角理解語文學習內容,并進行獨立創作表達,進而拓寬語文閱讀教學空間。其二,拓寬學生的思考空間,助力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在開展語文教學時,通過回歸深度閱讀教學,將閱讀與寫作等環節有機融合,采用仿寫、改寫等寫作方式,幫助學生精準表達寫作創意,抒發個人感想,實現從知識學習向語文素養的全面升級。其三,豐富語文教學的功能維度,助力語文教學回歸育人本質,以深度閱讀為基礎,構建學生與閱讀文本的多重對話空間,有助于引導學生深度理解閱讀內容的文字意義、創作意圖,確保學生形成個性化理解,實現語文教育回歸育人本質的理想成效。
深度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與相關文本進行多維對話的過程,通過構建“對話—理解”的閱讀模式,助力語文教學回歸學生反思、理解的核心要求,推動語文教學實現全面創新的理想成效。首先,回歸深度閱讀教學,需要學生與作者構建平等對話關系。深度閱讀教學要求學生用心閱讀材料,想象其中描繪的故事場景,在清晰把握敘事主題的基礎上,探尋閱讀材料的敘事主旨,厘清文本創作思路,促進學生閱讀能力提升與人文素養培養的有機融合。其次,回歸深度閱讀教學,需要學生與閱讀內容形成有效對話關系。通過引導學生關注且理解相關人物的性格特征、行為習慣和思想感情,為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創造良好條件。深度閱讀始終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通過遵循語文教材編排規律,為學生提供具體且深刻的閱讀學習指導,助力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最后,深度閱讀教學需要學生之間建立互動對話關系,加深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的理解。通過為學生提供互動交流、表達反饋等課堂對話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分享閱讀感受,使學生在多重對話中實現深度閱讀教學的理想成效。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深度閱讀既是科學、有效的教學路徑,也是全面提升學生語文閱讀水平、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方法。為此,教師應圍繞語文教學內容,合理設置深度閱讀方案,通過采用多元教學方法、豐富閱讀教學素材,促進學生深度參與語文學習。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