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新
基于新時代教育改革背景,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推動下,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必須注重小學生信息意識的提升,使學生能準確分辨有價值的信息,也要掌握計算意識,提高小學生的信息技術實踐能力,并且鍛煉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對小學生未來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核心素養是推動小學生未來發展的關鍵要素,每一門學科都具備獨立的核心素養體系,小學信息技術也不例外,為了進一步提升小學生信息技術學科素養,教師必須改變傳統教學理念,探索有效的教學技術,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對小學生計算機技術的運用與未來發展起到良好的幫助效果。
一、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內容
當今社會主要依靠科學技術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大量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所以,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必須滲透創新元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當前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核心任務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這主要通過在教學中滲透創新教育實現,只有這樣,才能為國家、為社會的發展培養一批又一批的創新型人才。這要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堂上首先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規范學生的信息技術操作行為,幫助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為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其次,教師還要通過合理地運用教學方式方法,激發小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對小學教育來說,每一門學科都具備各自的教育重點和培養目標,因此,每一門學科都具備各自的核心素養內容。針對小學信息技術學科來說,其核心素養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信息意識
隨著新時代計算機領域的不斷發展,人們足不出戶就能知曉天下事,通過計算機搜索各個領域的信息。基于時代的發展,要求學生應該從小做起,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逐步養成良好的信息意識。信息技術深刻影響人們的生活與學習。各國普遍重視信息素養的培養,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重要途徑。但目前我國信息技術課程發展處于初級階段,在課堂教學實施等環節存在一些問題。任務型教學法是一種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習方式,以信息技術為特征,跨越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的融合。隨著教育教學改革,雖然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過去單一標準的評價方法已經改變,但在尊重人格差異方面的教學評價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對學習的過程性評價、忽視評價的促進作用,僅用單一的標準評價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不能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等進行評價。傳統的教學以教師為主,普遍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知識點,且講解時間相對較長,而學生主要負責聽,學生的積極性很難被調動起來,甚至很多時候學生沒有吸收知識點,只是機械地記憶,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知識點掌握不扎實,難以實現對知識的有效利用。但是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尚輕,缺乏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信息意識便成為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重要教育內容。在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時,教師不但要喚醒小學生的信息意識,也要注重小學生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培養,進而發揮學科核心素養的教育意義。
(二)計算意識
在信息技術性學科中學生計算意識的培養中,這里計算并非簡單地對數據進行計算,而是學生利用計算機正確處理問題的邏輯思維。首先,對信息技術教學來說,教師不但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計算機基礎知識,也要引導小學生正確操作計算機設備。基于信息化時代的全面覆蓋,教師應該引導小學生學會熟練地運用計算機處理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也要將學習的計算機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從而鍛煉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另外,教師也要培養小學良好的計算機邏輯思維,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中,通過數據的收集,利用計算機系統進行運算與分析,引導學生掌握數據的提取和運算,從而實現核心素養的教育目的。
(三)數字化創新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全面推進,在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大數據時代下的各項輔助工具開展教學,不但能提高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率,也有助于小學生思維的拓展。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構建數字化的課程教學環境,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運用數字化環境激發小學生的學習和探索欲望,引導小學生感受新時代下計算機技術帶來的優勢。數字化不但能展現信息技術課程本質,也是課程創新改革的核心。所以,在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必須引導學生不斷探索,幫助小學拓展邏輯思維,從而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創新能力,促進小學生的長遠發展,同時為培養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二、核心素養下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培養小學生良好的信息意識
基于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為基礎,通過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信息意識,能培養小學生的信息敏感度,同時具備一定的信息判斷能力,對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具有很大的幫助。在大數據時代的影響下,信息成了社會中的重要資源,日常生活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信息,準確地判斷和梳理這些信息是當代人們最基本的能力。因此,培養小學生信息意識就顯得格外重要。在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培養小學生信息意識,能幫助他們正確地辨別和篩選有價值的信息,也能提高信息的運用能力。例如,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講解“圖片的下載”相關內容時,教師首先引出一系列問題:“假如你正需要一個圖片,那么你應該通過什么渠道進行查找?當找到這張圖片后,又該如何存儲這張圖片?”而小學生在正常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接觸過計算機,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和生活閱歷,很容易就能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通過互聯網搜索詞語就能找到圖片,然后點擊圖片就可以下載。”在學生完成問題的回答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信息意識的具體內容,通過主動搜索信息就是一種信息意識,當學生有了這個信息的時候,就能在搜索到的海量信息中篩選符合自己意圖的內容,然后可以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將信息意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實現信息意識的培養。
(二)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計算思維
計算思維是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小學生必備的學科素養,為了能更好地培養小學生計算思維,運用計算解答問題,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思路,在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上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例如,在開展信息技術“畫圓”的教學中,教師在完成計算機的基礎知識講解后,還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拓展編程思維,感受利用語言編程就能自動畫圓的過程。首先教師輸入一串代碼,然后點擊運行,就能看到計算機通過編程自動化處圓形,而且代碼內容的不同也會改變圓形的大小,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小學生計算思維。另外,小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的案例展示,也能產生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需求,從而有助于小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掌握計算機技術,為小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
(三)培養小學生數字化能力
信息技術作為新時代下的重要工具,其在小學教育中的本質就是培養小學生學會運用信息技術這種工具解決生活中的各類問題。所以,在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也要從實際出發,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數字化資源的引入,強化小學生的數字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例如,在小學信息技術“訪問便捷網站”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查詢其他學科中遇到的難題,從而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訪問便捷網站”的作用,也有助于鍛煉小學生的數字化意識,使小學生在實際學習和生活中下意識地學習信息技術,提高小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自主性,同時提高小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四)培養小學生良好的信息社會責任感
信息社會責任感是指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應用觀念,符合相關法律和道德需求,端正信息技術應用態度。在信息社會責任感的培養中,要求教師必須將其融入核心素養體系,引導小學生養成良好的信息社會責任感。例如,在“網絡文明”教育中,教師要為學生講解網絡文明的基本內容:網絡中的信息內容廣泛,有些內容具有健康和積極向上的特點,但是也有些消極和不良的信息,作為一名文明的網絡公民,必須堅守正確的文明觀念,正確地使用網絡,嚴厲杜絕不良行為對我們造成的影響,杜絕沉迷游戲。這樣不但能提高小學生信息技術知識,也能端正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態度,培養小學生信息社會責任感,對小學生未來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三、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措施
(一)構建核心素養教學情境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對小學生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為了通過創新的小學生信息技術教學提高學生核心素養,首先教師應該開展情境教學。由于小學生自身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制,在針對抽象且復雜的信息技術學科知識學習時,經常會存在畏難心理,導致教學效果一直停滯不前。但是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識,所以,教師必須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在學生學習復雜的信息技術知識時,通過教學情境的構建,激發小學生的探索欲,從而使其更好地參與學習。比如,在學習信息技術的“畫圖”功能時,教師可以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了解Scratch軟件和使用功能,同時可以利用Scratch軟件自主制作動畫圖案。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首先用多媒體視頻為學生播放一段利用軟件制作動畫的內容,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學生躍躍欲試,想要自主嘗試。然后教師在構建一個幫助小狗“努比”畫出它的自畫像的主題任務,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自主學習和實踐,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從而達到良好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意識的培養目的,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二)設計課堂活動
對小學生而言,課本中的信息技術內容一般都比較抽象,但是教師必須在授課中設計更加具體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中抽象的信息技術知識,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參與感。比如,在學習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時,教師可以結合課本教學內容,設計一些小組競賽等活動,內容要緊貼教學主題,同時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程序自由發揮,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創作,有效激發小學生的課程參與感,從而進一步理解課本知識,激發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意識,這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也符合小學生全面發展需求。
(三)開展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小學階段學生都表現出較強的競爭欲望,對競賽活動都比較感興趣,教師要充分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點,積極組織競賽活動,激發小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對信息技術學科來說,其中許多內容對學生來說都比較抽象,尤其是在上機操作前的理論知識學習,學生往往心不在焉,一心想著如何玩電腦,對教師講解的操作技巧并不關心。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構建一種競賽的方式,激發學生的知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小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例如,在小學生練習打字技巧的時候,教師可以構建一個“打字小能手”的競賽活動,在課本中挑出一段話,看一看誰打字又快又準確,這時學生為了能獲得勝利,就會認真聽取教師講解的打字技巧,學習如何才能快速打字,學習正確的指法,提高學習興趣。另外,教師也要為學生創造一些練習的機會,讓學生檢測一下自己打字的速度,并且與同學之間交流,取長補短,從而在打字競賽中更好地發揮優勢。
(四)鼓勵小學生自主意識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都是以自己為主導,將大部分焦點都放在了教學內容上,沒有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導致學生總是被動學習,缺乏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在知識講解時,要引導學生發揮主觀意識,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興趣。例如,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用畫圖軟件畫一幅畫,讓學生了解畫圖工具的位置和如何使用。這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避免對學生進行一步步的指導教學。教師在講解完知識要點后,要為學生留下足夠的自主空間,讓學生自主嘗試,利用畫圖軟件學習和探索。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獲取的知識遠比直接從教師那里學習的效果更佳,掌握得也更加扎實。所以,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享受自主探索的過程,從而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和探索有一個全新的認知,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激發小學生探索和創新精神。
四、結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是小學教育改革下的重要觀念,每一個學科都有著特有的核心素養體系,而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核心素養內容是培養小學生良好的信息意識和計算思維,也要注重小學生數字化創新能力的提升,對小學生未來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左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