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冠病毒在我國本土的傳播過程中,出現了無癥狀感染者的快速增長。
及時報備
“由于有一部分無癥狀感染者處于潛伏期,可能也會發病,因此對無癥狀感染者的管理,需要醫務人員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發現病例,進行調整治療。”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說。
3月2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了《方艙醫院設置管理規范》,明確了方艙醫院收治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確診病例,其中要求方艙醫院配備一定比例的醫務人員、醫療檢測設備、搶救藥品和氧氣,保證方艙醫院能夠進行基本的病情監測和治療,以及病情變化時能夠及時轉診。
“我們通過巡視病人,盡早發現其是否有發熱癥狀、發熱程度如何、有無呼吸道癥狀等,必要時可能采取氧飽和度檢測、吸氧等一些基本診療手段。”王貴強提醒,無癥狀感染者如果發現有任何不舒服的表現,如體溫升高、乏力或呼吸困難,一定及時報備給醫務人員做評估,根據情況進行治療干預和調整。
中成藥早期干預
“對于無癥狀的重點人群來說,例如老年人、患基礎疾病的人群,還有體弱、肥胖及嚴重吸煙者,他們存在病情急轉直下的風險,需要格外關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表示,對于無癥狀感染者,可以使用中成藥早期干預,一是控制其不出現癥狀,尤其是不轉為普通型;二是促其核酸早日轉陰。
王貴強說,最新診療方案中納入的兩款藥物不適用于無癥狀感染者,它們用于輕型和普通型中具有重癥高風險的人群,通過早期干預,阻斷病情進展。
集中管理
“現在的無癥狀感染者在疫情傳播中的作用已經與一年前大不一樣了。”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說,一年以前,無癥狀感染者人數比較少,在疫情擴散傳播中的作用非常有限,而現在由于存在大量的無癥狀感染者或者特別輕癥的病例,在疫情擴散傳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更增加了疫情防控的困難。
王貴強表示,對于無癥狀感染者實施集中管理,一方面是通過隔離避免病毒在社會面上進一步傳播,另一方面便于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甄別有病情進展風險的病人、送到定點醫院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表示,各地采取方艙醫院模式收治無癥狀感染者是非常有效的,也是符合規定、符合要求的。
(摘自《科技日報》4.7)657DF0DD-B6FA-4AF4-B9A0-D7EC965C37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