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傳遞古老的智慧
遠古時候,人們就圍著篝火講故事,通過故事傳遞古老的智慧,形成共同價值觀。孩子從故事中學習知識、認識世界、了解自身……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依然如此。
作家高爾基三歲喪父,寄養在外祖母家。外祖母知道很多優美的民間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這些故事是高爾基的文學啟蒙,也奠定了他最初的善惡觀。
我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的國際安徒生獎得主曹文軒,生長在農村,小時候學習也不算優異,是閱讀引領他走上創作之路。他說:“我唯一要感謝的就是書,是書本給了我發現從前的力量。”讀書幫助他發現從前的故事,更引領他走向前。
故事治愈孩子的心靈
除了傳播知識、塑造人格、樹立理想,故事對兒童還有獨特的心理治療價值。來自澳大利亞的幼兒老師蘇珊·佩羅,被稱為“故事醫生”。她30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研究故事在教育中的作用,用故事的方式幫助那些“有挑戰性行為”的孩子。她從不說孩子有惡習或者問題,而是用“有挑戰性行為”來指代那些需要得到引導的教育問題。她說:“我曾經見證并且依然見證著故事有良藥一般的療愈作用。”她把具有療愈性的故事寫成了一本書,中文名叫《故事知道怎么辦》。
為什么故事對兒童特別重要?因為對孩子來講,想象的世界就像是日常生活一樣真實。蘇珊·佩羅說,“孩子似乎有能力如蝴蝶般在想象之橋來回穿梭。
故事帶孩子穿越成長的迷霧
父母可以使用新的媒介給孩子播放一些音頻或視頻,但是最重要的是要跟孩子有交流。買一本書放在書架上,不算幫助孩子閱讀。父母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讀書,懷著愛意給孩子講故事。
故事就會為孩子插上翅膀,帶他穿越成長的迷霧,最終翱翔高飛!
(摘自《科技日報》)893B32C1-868D-46B6-9F09-15829A740A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