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升 文傳博
(上海電機學院電氣學院,上海 201306)
上海電機學院是一所以工學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致力服務上海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的特色型高等院校。 2011 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列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單位,開始碩士研究生教育。2020 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議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作為一所具有10 余年碩士培養經驗的應用型本科大學,能源動力專業學位研究生如何培養,才能在眾多高校同類專業中樹立自己的特色品牌,培養出具有強勁職業競爭力的工程技術人才, 是深入探索的課題。為此,對能源動力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以國內擁有多年能源動力專業相關研究生培養經驗的一本、二本院校為調研對象,調研學習其專業的培養模式。 調研了寧夏大學,寧夏大學學生在學科競賽方面表現非常突出, 航模競賽曾多次斬獲國家級大賽一等獎, 在機器人大賽領域也是每年獲國家級獎勵,這主要得益于該校學科競賽激勵政策,學生在獎學金評定、研究生保送方面,學科競賽是重要的加分項。 選擇國有企業、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私人企業等不同性質的典型企業作為調研對象, 調研能源動力專業相關畢業生的工作崗位、工作內容、對職業素養的訴求。 為此,調研了寧夏銀川國網有限公司、上海臨港科技產業研究院等大中型企業, 了解了能源動力專業學生就業情況, 這些公司人事部門的反饋意見是, 他們招聘的員工大部分學業成績非常優秀,不乏清華、西安交大、西北工大等985 高校就業者,但是這部分員工職業定位很模糊,工作一段時間基本都跳槽了。 他們建議,高校應該加強職業素質培養。 基于調研的結果, 開設了 “工程倫理與學術道德”,該課程有較大部分篇幅講到了職業素質教育。
(1)邀請擁有多年能源動力專業相關研究生培養經驗的資深專家到上海電機學院進行職業素養講座,講座內容主要涉及科技前沿、專業定位、專業前景、工作內容、職業精神等。 保證每年講座10 余場,基本每個月都有1 場講座。 以完成新時代能源動力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任務為出發點加強聯動,承擔協同育才重任,豐富人才培養模式,確保學生可以從職業素養講座獲取書本之外的專業知識,對前沿技術有所了解,助力教師充實育才內容,有效提高學生職業素質。
(2)搜集高質量賽事信息,鼓勵學生參加社會組織舉辦的能源動力專業學科競賽、技能挑戰賽。 根據學生對參賽流程的需求,利用電氣學院研究生會給予針對性幫助,使學生職業素質得以提升。 學院每年資助學生參與學科競賽20 余項,近三年來,學生已經獲得國家級獎勵3 項,省級以上獎勵40 余項。
(3)在師資引進方面,由過去的直接招聘高校畢業博士的方式逐漸變為招聘具有企業經歷的博士。 主要考慮到高校教師大多數是從高等院校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沒有企業工作經歷,不了解企業技術工藝和生產流程, 在教學中只能按部就班地從理論到理論,從書本到書本的教書育人,培養的人才很難達到用人部門的需求。
(4) 強化專業課程學習, 提高國家電網通過率,國家電網考試是能源動力專業進入國家電網的準入考試,可間接用于評價能源動力畢業生是否具備從事電氣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近三年來,我校能源動力電氣工程方向畢業生, 在國家電網考試中,考試成績和通過率連續幾年低于兄弟院校水平。國家電網考試通過率可以檢驗一個學校能源動力專業教育的水平和質量, 因此要依據能源動力人才培養的現狀,找出短板,針對性地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優化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方案。 “現代電力電子”“現代電力系統”“智能控制” 等專業學位課要狠抓教學質量。
目前我國的校企合作基本上高校是主角,企業真正參與比較少[1]。 因此,提出了校企深層次的融通模式,使企業參與能源動力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全過程,具體措施有:(1)制訂由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共同指導的研究生培養方案。 在研究生培養方案中明確研究生需要到企業實習一年,研究生開題報告、中期檢查、畢業答辯全程需要企業導師參與。 (2)設立企業課堂,邀請企業一線技術人員參與研究生課程教學與講座。 同時,每年組織一部分缺乏企業經驗的教師深入企業鍛煉,盡力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目前我院70%以上的研究生專業任課教師都具有企業工作經歷。 (3)通過企業走訪、熟人推薦、網絡廣告等多種途徑與奧地利格拉茨技術大學電力系統及電氣裝備研究所、上海電氣風電設備有限公司、上海振華重工電氣有限公司、ABB 上海電機有限公司、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等企業合作建立了40 多個產學研合作基地。 在平臺建設方面,聯合企業共建上海風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建設教育部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上海電機廠有限公司)、 上海市屬本科高校校外實習基地重點建設項目和上海高校示范性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項目(上海電機學院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實習基地)。 這些基地和平臺的建成和投入使用,為本專業一流應用型高層次人才培養提供了堅實保障。
為提高能源動力專業學位研究生職業素質,需加強校企聯動, 確保研究生緊密追蹤前沿科學技術,強化專業知識訓練,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以職業素質為導向的能源動力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順應了現代企業對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