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蕊莉
(河南省職工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是指孕周不滿37周的產婦在臨產前胎膜發生破裂的現象,為孕期較為嚴重的并發癥,發病率在2.0%~3.5%,產婦發生宮內感染概率及新生兒病死率會比較高[1]。本研究對就診時間對PPROM 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 2017年8 月至 2019年 12 月在我院產科分娩的PPROM 產婦130例進行研究。年齡 20~43 歲,平均(26.21±2.32)歲,孕周 32~36周,平均(34.22±2.61)周,初產婦 95例,經產婦 35例。按照就診時間進行分組,就診時間小于2 h 者75例(α 組),就診時間 2~12 h 者 44例(β 組),就診時間大于12 h 者11例(γ 組)。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所有孕婦入院后即要求臀高位臥床休息,常規監護胎心,并完善相關檢查。孕32~33+6周孕婦給予糖皮質激素促胎肺成熟,有宮縮的人給予宮縮抑制劑抑制宮縮,破膜時間大于12h 者給予抗生素靜滴,當胎肺成熟孕周達到34周時,可行引產。孕34~36+6周孕婦給予個體化治療,破膜時間2~12h 內積極引產,破膜時間大于12h 者給予抗生素靜滴。
1.3 觀察指標:①基線資料比較;②分娩方式比較:包括陰道順產、陰道助產及剖宮產;③臨床結局比較:記錄三組宮內感染和產褥感染等事件發生率;④圍生兒結局:記錄三組新生兒出生體重,比較三組新生兒感染及NRDS 等不良結局。
1.4 統計學分析:運用SPSS19.0 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若有差異再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進行組間兩兩比較,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就診時間PPROM 產婦基線資料比較:三組產婦年齡、孕周、孕次、產次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三組產婦基線資料比較 ()

表1 三組產婦基線資料比較 ()
組別 n年齡(歲) 孕周(周) 孕次(次) 產次(次)α 組 75 26.29±3.55 34.07±2.58 2.19±0.68 1.36±0.42 β 組 44 26.07±2.91 34.63±3.19 2.33±0.74 1.51±0.44 γ 組 11 26.22±2.88 33.60±2.25 2.45±0.76 1.57±0.49 F 值 0.06 1.56 1.37 2.47 P 值 0.95 0.21 0.26 0.09
2.2 不同就診時間PPROM 產婦臨床結局比較:三組間陰道順產率、陰道助產率及剖宮產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不同就診時間PPROM 產婦臨床結局比較 [n(%)]
2.3 不同就診時間PPROM 產婦臨床結局比較:γ組宮內感染發生率明顯高于 α 組(P<0.05),γ 組產褥感染發生率明顯高于 α、β 組(P<0.05),詳見表3。

表3 不同就診時間PPROM 產婦臨床結局比較 [n(%)]
2.4 不同就診時間PPROM 圍生兒結局比較:在圍生兒結局方面,α、β 組新生兒感染率均明顯低于γ組(P<0.05),α 組與 β 組新生兒感染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α 組 NRDS 發生率均明顯低于 β、γ 組(P<0.05),β 組與 γ 組 NRDS 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新生兒平均出生體重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4 不同就診時間PPROM 圍生兒結局比較 [n(%)]
本研究結果顯示,就診時間不同,PPROM 產婦的妊娠結局也不同,當就診時間>12h,產婦剖宮產率、產婦宮內感染、產褥感染、NRDS 及新生兒感染發生率均明顯升高。既往研究發現,陰道內的病原微生物可在PPROM 發生后上行至子宮內,且宮內感染程度與PPROM 就診時間呈正相關,大體上就診時間>24h,宮內感染率增加 5~10 倍[3]。與產婦骨盆大小相比,胎兒體積相對較小,一旦發生PPROM,胎盤臍帶在重力作用下可脫出于胎先露的下方,然后經宮頸進入陰道內,甚至經陰道顯露于外陰部形成臍帶脫垂,臍帶脫垂可造成胎兒血供障礙,導致胎兒呼吸窘迫甚則危及胎兒生命[4]。此外,隨著羊水的不斷流失,胎盤臍帶受到的壓力增加,也會影響胎兒的血液循環,導致NRDS、新生兒感染等發生的風險相應增加[5]。因此,PPROM 發生后產婦應臀高位臥床休息,一方面可以減少羊水流失,避免出現臍帶脫垂,另一方面能確保羊水重新集聚,促進胎膜重新閉合,從而達到盡可能延長孕周,改善新生兒預后的目的[6]。當PPROM 就診時間<2h 時,若產婦能及時得到診斷和處理,產婦宜臀高位臥床休息,并使用消毒會陰墊確保外陰清潔,同時預防性地給予產婦適量的抗生素,以降低產婦宮內感染的發生率,同時在產婦住院后產科醫務人員應密切觀察其病情,避免出現一些隱匿性宮內感染,從而降低新生兒感染及產褥感染發生率。
本研究結果表明,當PPROM 就診時間<2h 時,通過預防性地給予宮縮抑制劑可有效延長孕周,使糖皮質激素誘使胎肺成熟的效果得到保證,從而降低NRDS 的發生率;但當PPROM 就診時間≥2h,特別是≥12h 時,部分產婦由于入院時已臨產,部分產婦由于已發生宮內感染,均不能有效地延長孕周,故NRDS 的發生率明顯增高。
對于PPROM 的總原則是一旦發生PPROM,若孕周已在34周以上,則及時終止妊娠;若孕周小于34周,且無宮內感染等嚴重并發癥,則采用積極保胎治療,待孕周超過34周后再終止妊娠[7]。一旦產婦在保胎治療過程中,如有發生宮內感染、胎兒窘迫、臍帶脫垂及產程已發動無法抑制時,不論其孕周大小,都必須要盡快及時終止妊娠;若孕周小于34周時,可檢查產婦羊水來判斷胎兒肺是否成熟,若檢驗結果顯示胎兒肺已成熟即可終止妊娠[8]。
綜上所述,就診時間不一樣,PPROM 產婦的妊娠結局也不一樣,就診時間大于12 h 不利于PPROM 產婦的妊娠結局,2 h 內就診者給予規范化治療可有效改善母嬰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