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海群 蘇朝暉
(1.云浮市婦幼保健院影像科,廣東 云浮 527300;2.云浮市婦幼保健院乳腺科,廣東 云浮 52730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位居首位,且發病有年輕化趨勢。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是防治乳腺癌的關鍵,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乳腺癌的預后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美國放射協會(ACR)在2003年提出了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e System,BI -RADS)分級診斷標準,為乳腺腫瘤病變性質的判定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收集134例BI-RADS 分級為3~5級的乳腺腫塊患者的超聲檢查征象,同時收集術后病理檢查結果,分析BI-RADS 分級與乳腺良惡性之間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0 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行乳腺超聲檢查并按照BI-RADS 分級診斷標準進行分級,篩選出134例BI-RADS 分級為3~5級且進行了穿刺活檢或外科手術切除腫塊的患者,共165個病灶?;颊呔鶠榕裕挲g15~64歲,平均(36.3±11.4)歲,其中年齡<40 歲 51例,≥40 歲83例。所有患者檢查前無手術史、無化療或放療史。
1.2 儀器與方法:采用飛利浦 HD15、飛利浦Affiniti 50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5~12MHz。患者仰臥位,雙手自然上抬,充分暴露乳房和腋窩,以乳頭為中心,呈放射狀進行各個象限的連續性多切面交叉掃查。發現病灶后,顯示病灶最大切面時進行大小測量,仔細觀察病灶的位置、形狀、邊緣、邊界、內部回聲、后方回聲、有無鈣化等二維聲像圖特征。通過彩色多普勒了解病灶血供情況,通過頻譜多普勒獲取血流阻力指數(RI 值)。對病灶按BI-RADS 分級診斷標準進行分級。
1.3 BI-RADS 分級診斷標準:分為6級,0級 ,不能確定乳腺疾病,需要結合其他影像學檢查方法進行評估。1級,陰性,超聲上無異常表現。2級,良性發現,無惡性病變特征。3級,良性可能性大,惡性風險<2%。4級,可疑惡性,其惡性風險3%~94%。5級,高度懷疑為惡性,其惡性風險≥95%。6級 ,活檢已證實為惡性。
1.4 統計學分析:運用SPSS19.0 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方差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34例 BI-RADS 3~5級患者中乳腺只有 1個結節 105例、2個結節 27例、3個結節 2例,結節總數165個。通過穿刺活檢或者手術切除獲得病理檢查結果,其中惡性結節34個(占20.6%)、良性結節131個(占 79.4%),34例惡性結節中,浸潤性導管癌21例、導管原位癌9例、導管內乳頭狀癌3例、髓樣癌1例。131例良性結節中,乳腺纖維腺瘤53例、乳腺腺病36例、乳腺腺病伴纖維腺瘤27例、導管內乳頭狀瘤13例、慢性乳腺炎2例。 BI-RADS 3~5級良、惡性病例分布情況見表1。惡性腫瘤患者中,年齡<40 歲 6例占 17.65%,患病率 11.76%;年齡≥40 歲 28例占 83.4%,患病率 33.73%。165例結節按形態、走形、邊緣、內部回聲、后方回聲是否衰減、腫塊周圍組織改變、腫塊內有無微鈣化、腫塊內有無血管分布、腫塊內血流RI 值方面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良、惡性結節在以上聲像圖特征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超聲檢查BI-RADS 分級3~5級病例良、惡性分布情況

表2 乳腺良、惡性腫瘤的超聲特征比較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變化,營養過剩和肥胖人群增多,加上環境因素影響,乳腺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1]。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全球每年新發病例超百萬,因乳腺癌死亡人數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16%[2]。乳腺癌的發病率有年輕化、城市化和知識化趨勢。中國女性乳腺癌平均發病年齡比歐美早,所以我國專家提議對40 歲以上女性進行乳腺檢查BI-RADS 分級時,應當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升級[3]。本研究數據顯示,40 歲以上乳腺惡性腫瘤患病率明顯高于40 歲以下,達33.73%,與相關報道結果相近[4]。筆者分析可能這個年齡段面對家庭和社會壓力大,生活工作節奏快,人常處于高壓狀態加上情緒波動大,所以容易導致女性內分泌激素變化和失衡,從而容易誘發疾病。針對乳腺癌高危人群,加強科普、篩查以及合理有效的預防措施,是乳腺癌防控的重要手段。乳腺檢查方式多樣,但超聲檢查仍是乳腺篩查和診斷的首選方式[5],經濟、無痛、無輻射、可重復性高是其優勢,尤其是頻率越來越高的探頭出現,圖像分辨率更高,顯示更加清晰,微小結節檢出率進一步提高。一些臨床觸診陰性或觸診不良的乳腺癌患者被檢出更加說明了超聲檢查的優勢和乳腺篩查的重要性[6]。
本組165例乳腺病灶中,BI-RADS 分級為5級者14例,病理確診為惡性者12例,符合率為85.71%。這些病灶聲像圖特征主要有:形態不規則,多數呈縱向生長,邊緣毛刺樣或呈角改變,內部為不均勻性低回聲,多數可見微小鈣化,后方可見輕度或者明顯衰減,尤以大結節明顯,彩色多普勒顯示內部豐富血流信號,頻譜多普勒顯示高速高阻,大部分阻力指數≥0.7,病灶的惡性指標超過3 項。BI-RADS 分級為4c級乳腺腫塊21例,病理確診為惡性者14例,符合率為66.67%,這些病灶的聲像圖中惡性指標達3 項,臨床對此級患者建議行穿刺活檢或手術切除病灶。BI-RADS 分級為4a、4b級患者中,對照病理結果,該兩級乳腺腫塊診斷乳腺癌符合率為2.94%和8.43%,4b級病灶一般存在兩項惡性指標,4a級病灶存在一項惡性指標或者無惡性指標。本組研究中有16例患者因年齡超過40 歲,屬高危人群,雖然聲像圖無惡性指標但也歸到了此類,以引患者起重視。BI-RADS 分級為3級者13例,均表現為良性聲像圖特征無惡性指標,對照病理結果無一例為惡性。本組研究中BI-RADS 分級為3級和4a級病灶共47例,占所有病灶的28.83%,按照BI-RADS 臨床管理原則,這些患者半年或者一年定期超聲或者鉬靶隨訪即可,但是大部分患者出于心里緊張、焦慮或者不能保證規律性定期復查,所以選擇了穿刺活檢或手術切除,有些患者也因有惡性腫瘤家族史而選擇了盡早手術切除。
乳腺病灶良、惡性鑒別有時存在困難,由于腫瘤生長的不均衡性,并非都表現出典型的惡性征象,以致出現將惡性結節誤診為良性的情況。所以檢查時要對腫塊的每個切面進行細致觀察,綜合分析,尤其當病灶直徑小于6mm 時,檢查更具難度,應當選擇更高頻率探頭,把圖像充分放大,仔細觀察病灶邊界,觀察有無毛刺征,內部有無微小鈣化,盡量找出可能存在的惡性指標,這樣才能有效減少誤診和漏診。當超聲對腫塊診斷有困難時,應建議行乳腺鉬靶或者磁共振檢查以輔助診斷,不同影像技術聯合檢查可以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對提高乳腺惡性腫瘤的檢出率具有重要意義[7-9]。
超聲BI-RADS 分級對結節進行了規范化描述,統一了報告書寫描述語言,對乳腺病變的診斷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分級可為乳腺腫塊的規范化和標準化診斷提供參考。但是乳腺疾病的準確診斷依賴于超聲醫生的熟練程度、經驗以及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導致診斷結果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10],若沒有對乳腺腫塊良惡性鑒別的要點進行很好的掌握則很難作出準確的診斷[11],容易出現漏、誤診情況。本組病例中有1例因檢查醫生年資低,經驗不足,認識不到位,掃查不夠細致和全面,把應分在BI-RADS 5級的結節歸在了BI-RADS 4a級,幸虧乳腺專業醫生觸診有考慮惡性的可能,建議患者穿刺活檢行病理檢查,結果為惡性,避免了一次漏診。
綜上所述,超聲BI-RADS 分級能夠很好地指導超聲醫師進行乳腺檢查,客觀反映乳腺腫塊聲像圖特征,做出相對準確的診斷,有利于臨床對乳腺疾病的診斷和管理。對于BI-RADS 4b級以上腫塊,惡性風險明顯增加,臨床有必要進行干預以排除惡性腫瘤可能,為患者爭取更多的救治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