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珍
(東莞市東南部中心醫院,廣東 東莞 523721)
肺炎支原體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急性病呼吸道感染,在兒科尤為常見,臨床主要以對癥化痰止咳、常規抗支原體進行治療,其中臨床以單用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等較為常用[1]。但患兒如果長期服用則會使肝功能受損,出現一系列胃腸道反應,并且該病易復發、療程長,導致兒童肺炎支原體臨床應用一直受到限制[2]。阿奇霉素是第二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大環內酯類主要通過干擾細菌蛋白質的合成從而達到抗菌作用,由于其生物利用度較高,半衰期較長,在對肺炎支原體肺炎治療上得到了廣泛的推廣與應用[3]。但由于兒童免疫力相對較低,當受肺炎支原體感染時,病情往往發展迅速和兇猛,并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和急性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4]。因此在治療兒童肺炎支原體時應用阿奇霉素的同時需選擇一種合適的抗炎輔助藥物治療顯得尤為重要,故本研究目的是探究分析烏司他丁聯合阿奇霉素序貫在患兒肺炎支原體肺炎中的應用,現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20年1 月至2021年2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和對照兩組,各40例。觀察組 40例,男女比 18∶12,平均年齡(5.04±2.38)歲;平均病程(4.58±1.49)d。對照組 40例,男女比16∶14,平均年齡(4.97±2.36)歲;平均病程(4.51±1.43)d。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5]:①明確診斷為肺炎支原體肺炎,檢測滴度大于1∶40;②入院前未接受相關干預措施者;③患兒均聽診具有肺部啰音癥狀;④患兒具有阿奇霉素靜脈滴注治療指征。排除標準:①心血管系統嚴重疾病;②對研究所用藥物過敏患兒;③合并其他致病菌感染患兒;④肝腎功能嚴重疾病患兒[6]。該項研究告知并征得患者監護人同意,由監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該研究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實施。
1.2 治療方法:兩組均按《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診療規范(2019年版)》[7],給予阿奇霉素抗支原體治療[阿奇霉素10mg(/kg·d),1 次/d,靜滴5d 后改為口服停藥4d,隨后口服阿奇霉素,1 次/d,服3 停4天序貫治療,總療程10~14d]、對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支持治療等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另在阿奇霉素治療基礎上給予烏司他汀2 萬U/kg(最大劑量20 萬 U/次)加入 5%葡萄糖液 30mL 中靜滴,2 次/d,連用7d。
1.3 療效判定標準[8]:療效評定:治療2周后癥狀改善情況評定,顯效:患兒無咳嗽、咳痰;有效:患兒咳嗽、咳痰癥狀有所緩解,仍存在;無效:患兒咳嗽、咳痰癥狀無明顯好轉。記錄分析高體溫、肺啰音和咳嗽等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和在兩周后患兒統計患兒在治療期間是否出現惡心、嘔吐、腹瀉及皮疹等并發癥。
1.4 統計學處理:運用SPSS 21.0 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對比:兩組患兒經過相應治療后都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且觀察組的患兒其治療有效率更高,治療具有顯著效果的人數更多,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對比 [n(%)]
2.2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長短對比:兩組得到有效治療的患兒經過一段時間后,高體溫、肺啰音和咳嗽等癥狀都會消失,且觀察組得到有效治療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相對于對照組更短,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長短對比 ()

表2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長短對比 ()
組別 n 體溫恢復時間 肺啰音消失時間 咳嗽消失時間觀察組 40 3.01±0.45 3.87±0.44 5.01±0.37對照組 40 4.32±0.35 5.24±0.21 7.34±0.11 t 值 2.031 1.064 0.387 P 值 <0.05 <0.05 <0.05
2.3 兩組患兒并發癥對比:在經過相應治療后,兩組都出現了不同的并發癥,其中對照組出現的并發癥的發生率更高,種類更多,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3。

表3 兩組患兒并發癥對比 [n(%)]
隨著當下環境污染加重及氣候變化,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發病率不斷升高,如今肺炎支原體肺炎排在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第3 位,冬春季的發病率高于夏秋季節,可存在散發或小流行[9-10]。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在臨床主要以咳嗽、咳痰和喘息為主,部分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若得不到及時準確的治療,隨著病情發展,極有可能發生肺外損傷,對患兒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1]。肺炎支原體為特殊致病菌,主要通過直接釋放毒素損傷兒童肺部組織[12]。阿奇霉素在此前因為其具有對支原體較高的敏感性而成為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臨床常用治療藥物,但由于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兇險性,需要一種有效的抗炎藥物進行輔助治療。有研究提出烏司他丁可以抑制氧化物陰離子及過氧化氫的生成,通過減輕肺氧化性損傷,達到肺保護的作用[13-14]。抗生素序貫療法是在靜脈滴注抗生素后,待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好轉時,改為口服相應抗生素,由此提高抗生素藥物安全性與可行性[15]。故此次研究目的是探究分析烏司他丁聯合阿奇霉素序貫在患兒肺炎支原體肺炎中的應用。
本研究結果得出經過治療后兩組有較好治療效果,其中經過烏司他丁和阿奇霉素序貫的聯合治療的患兒,通過烏司他丁的作用功效來達到抑制兒童體內的炎癥因子,減輕炎癥反應,減輕肺損傷,保護肺組織,阿奇霉素對肺炎支原體殺菌作用更強,從而得到顯著的效果,治療效率也更高[16]。且聯合序貫組高體溫、肺啰音和咳嗽等臨床癥狀也控制地更好,臨床癥狀得于在較短時間消失,降低家長對患兒病情的擔憂,也同樣有利于患兒的身心健康的發展。并且聯合序貫方案治療后產生的并發癥更少,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減低使得治療過程更順利,也更容易被患兒家屬所接受。
綜上所述,聯合治療方案相對于傳統的單一阿奇霉素序貫治療有利于控制病情、縮短治療時長,安全性高,不良反應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