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彥 招軒娜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廣東 湛江 524001)
非小細胞肺癌是一種惡性腫瘤,發病率約占肺癌的80%。肺癌患者通常預后不良,在早期時易出現遠處轉移,但目前關于肺癌的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本研究旨在探討非小細胞肺癌中CDKN2A蛋白表達及其與臨床分期及預后的關系。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0 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并手術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齡33~75(60.82±11.23)歲;腺癌 45例,鱗癌 35例。
1.2 方法:采用Western-blot 法測定非小細胞肺癌組織及非腫瘤組織中CDKN2A 的表達,提取標本中的總RNA,采用RT-PCR 試劑盒擴增,總反應體系為 25μL,包括 4μL RNA 模板,上游引物 2μL,下游引物 2μL,2×Tap PCR Master Mix12μL,剩余為雙蒸水。95 ℃預處理5 min 后進入循環反應,熱變性溫度為95℃,時間為30s;延伸溫度為72℃,時間為30s;退火時間為 30s;退火溫度為 60℃、61℃、59℃,均為30個循環;最后進行延伸,時間為10 min。采用1.5%的瓊脂糖凝膠電泳對PCR 擴增產物進行檢測。采用常規蛋白提取法提取腫瘤組織和非腫瘤喉組織中的總蛋白,行電泳分離,利用硝酸纖維素膜進行轉膜,采用濃度為5%的脫脂奶粉并加1 倍磷酸鹽緩沖液進行封閉,置于4℃下保存。取出后與CDKN2A 進行反應,以 1∶1000 的比例進行稀釋,室溫下放置1 h,第二抗體用辣根過氧化物酶偶聯羊抗兔抗體,以1∶1000 的比例進行稀釋,溫下放置1h,采用 DAB 顯色試劑 1∶100 比例稀釋后顯色,使用凝膠圖像處理系統分析目標帶密度值。評分標準:0 分:陽性細胞比例低于5%;1 分:陽性細胞比例為5%~25%;2 分:陽性細胞比例為26%~50%;3分:陽性細胞比例為51%~75%;4 分:陽性細胞比例超過75%。染色強度:0 分:無著色,1 分:黃色,2分:棕黃色,3 分:棕褐色;最終評分為兩項得分的乘積:陰性組:得分低于3 分,陽性組:得分≥3 分,其中低表達:得分低于5 分,高表達:得分≥5 分。
1.3 統計學分析:運用SPSS20.0 軟件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n(%)]形式顯示,采用 χ2檢驗;計數以()形式顯示,采用 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CDKN2A 蛋白水平的表達與臨床分期的關系:CDKN2A 表達產物位于細胞胞漿中,呈為棕黃色染色顆粒。CDKN2A 蛋白在非小細胞肺癌腫瘤組織中的高表達率為58.75%,在癌旁組織中的高表達率為23.75%,非小細胞肺癌腫瘤組織中的CDKN2A 蛋白表達高于癌旁組織(χ2=20.220,P=0.000)。非小細胞肺癌腫瘤組織中的CDKN2A 蛋白水平的表達與臨床分期的有關(P<0.05),詳見表1。

表1 CDKN2A 蛋白與臨床分期的關系
2.2 CDKN2A 蛋白與預后的關系:CDKN2A 蛋白高表達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總生存期低于低表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HR=1.31,P=0.01);CDKN2A 高低表達組間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無疾病進展生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HR=0.93,P=0.58)。
肺癌是一種高發的呼吸系統惡性腫瘤。非小細胞肺癌的惡性程度較高,切治療難度較大,故及早發現對預防非小細胞肺癌轉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參與細胞周期調控、基因改變等成為臨床研究熱點。CDKN2A 直接參與了細胞周期調控,是一種新型的抗癌基因,被稱為細胞周期中的剎車裝置,若發現其失靈后則會使細胞發生惡性增殖,進而形成惡性腫瘤[3]。研究發現,CNKN2A 在多種腫瘤組織中均呈現出差異表達,且呈現表達上調,與患者的病理特征與預后具有相關性[4]。然而,CDKN2A在非小細胞肺癌中表達的研究報道較少,CD KN2A高低表達與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預后情況也尚不明確[5]。CDKN2A 基因在細胞周期調控中具有較明顯的腫瘤抑制作用,CDKN2A 在許多腫瘤中均出現丟失和突變。探討CDKN2A 在非小細胞肺癌組織中的差異表達,可能發現其與細胞生物學功能及患者預后的關系。
賀小威等的研究結果曾報道[6],非小細胞肺癌組織中CDKN2A 蛋白的表達顯著高于癌旁組織,CDKN2A 蛋白表達水平與患者的OS 有關。本研究結果顯示,本研究結果與賀小威等[6]的數據基本一致。結果說明CDKN2A 蛋白在非小細胞肺癌組織中表達上調,CDKN2A 蛋白的高表達與患者的臨床分期和預后較差有關。
綜上所述,CDKN2A 蛋白在非小細胞肺癌腫瘤組織中表達上調,其表達水平與患者的臨床分期和生存期有關,CDKN2A 可作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臨床分期及預后預測的標志物。但本研究僅從生物信息的層面進行了證實,后期仍需進行相關分子生物學實驗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