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美紅 王 娜 李 娜
(河南省漯河市婦幼保健院<漯河市第三人民醫院>婦產科,河南 漯河 462000)
妊娠期高血壓是孕產婦圍生期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可能造成孕婦及新生兒病死率增高[1]。實施早期的護理干預是提高產婦及新生兒存活率的重要方法。“互聯網+”與醫療領域結合是我國醫療體系發展的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研究者提出個性化、精準化的健康管理理念[2]。對于處于高危妊娠期的患者,其健康管理意識及自我管理能力稍有薄弱,且不同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效果差異較大[3]。治療關鍵就在于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治療依從性及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識[4]。自我健康管理是指通過對患者的生活方式進行改善從而使得患者行為發生改變的一種方法[5]。Teach-back 法則是讓患者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或演示自己學到的健康信息或行為,目的是為加強患者對健康知識的鞏固[6]。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有研究表明[7],網絡健康管理平臺在改善患者血糖及心理狀態方面有較好的效果。但對于網絡平臺及Teach-back 法應用于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報道甚少。本文研究基于網絡平臺下Teach-back 法干預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自我保健管理能力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4 月至2019年 10 月我院門診檢查首診診斷為妊娠高血壓的80例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8-9];②年齡21~36 歲;排除標準:①有精神類疾病者;②拒絕參與者。按就診時間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4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 23~35 歲,平均年齡(27.56±3.21)歲;孕周 34~39周;對照組患者年齡 22~36 歲,平均年齡(28.34±3.7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上報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兩組均給予妊娠高血壓常規治療,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及健康教育,包括飲食、運動及情緒指導各方面。出院后一周及兩周進行電話回訪、資料收集,產后醫院復診時測量血壓,填寫測評表。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加用網絡平臺及Teach-back 法進行管理,具體如下:建立團隊:選擇醫院工作5年以上有豐富婦產科管理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經驗、溝通水平良好的護士組成。 制定流程:在入院時征得患者同意,取得患者一般資料、血壓數值進行記錄、匯總及分析。方案:①根據患者個人情況及需求進行相關健康教育,幫助患者進行自我管理;②患者可通過網絡平臺與團隊人員進行獨立交流,團隊人員于每日上午九點至十一點,下午兩點至四點均在網絡平臺對已出現的問題進行統一答復,便于及時解決患者問題;③反饋:支持患者之間相互交流健康知識、癥狀、情緒等。隨訪人員會根據患者各人需求指導健康教育及注意事項。以團隊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改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及個人行為,提高對患者自身的管理。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積極配合各種鍛煉方式,對患者自身控制血壓也能帶來好處。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干預后1個月,2個月血壓控制情況,采取自我管理量表對患者行為進行測評,觀察兩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變化。
1.4 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壓比較:干預后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 ()

表1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 ()
組別 n 收縮壓 舒張壓干預前 干預后1個月 干預后2個月 干預前 干預后1個月 干預后2個月觀察組 40 138.90±11.10 128.90±9.10 119.80±7.80 99.60±7.10 87.60±5.80 85.40±5.70對照組 40 139.80±10.40 133.80±11.50 123.90±9.80 100.50±6.80 91.90±9.60 89.10±10.10 t 值 0.374 2.113 2.070 0.579 2.425 2.018 P 值 0.709 0.038 0.042 0.564 0.018 0.047
2.2 自我管理能力:干預后觀察組運動管理、用藥檢測、飲食管理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

表2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
病情管理 工作與休息管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運動管理干預后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組別 n 40 40 6.54±2.09 9.84±3.06 19.47±3.0421.32±1.84 6.63±2.84 8.62±4.31 18.94±2.9420.10±3.67 0.161 2.058 0.793 1.879 0.872 0.042 0.430 0.063 7.67±3.51 7.34±3.39 0.428 0.670 11.03±4.08 9.96±4.51 1.113 0.269病情管理 工作與休息管理 運動管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6.54±2.09 9.84±3.06 19.47±3.0421.32±1.84 7.67±3.51 11.03±4.08 6.63±2.84 8.62±4.31 18.94±2.9420.10±3.67 7.34±3.39 9.96±4.51 0.161 2.058 0.793 1.879 0.428 1.113 0.872 0.042 0.430 0.063 0.670 0.269
2.3 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觀察組對疾病認知程度、治療依從性及日常行為管理等方面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 [n(%)]
妊娠期高血壓是孕婦常見的一種妊娠并發癥,不僅會對孕婦自身產生影響,也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10]。原因為高血壓發生時機體血管會出現血管管腔狹窄的情況,影響孕婦對胎兒的血供、營養供應,影響胎兒的發育甚至發生胎盤早剝的情況[11]。因近幾年開放二胎,使得很多產婦紛紛選擇再生,造成高齡、高危產婦數量的突增,妊娠期高血壓的情況也呈增加趨勢,極大地危害著孕婦及新生兒的生命安全[12]。而患者本身養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習慣有助于控制血壓,改善母嬰結局,所以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研究顯示,兩組治療依從性之間有明顯差異,考慮原因為觀察組在進行自我管理的基礎下,孕婦養成了良好的健康行為,增加了治療依從性,改善高血壓的癥狀,與前有研究相同[13],證明自我管理可使得孕婦接受健康的理念,促進治療的積極性,更好地控制血壓,促進孕婦及胎兒的健康。
本文研究顯示,觀察組運動管理、用藥檢測及飲食管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在網絡平臺上聯合健康教育對孕婦掌握疾病知識及出現的問題得到及時的解決,避免因耽誤治療時間導致的壞結果。有研究證實,網絡互動式教育具有高效性、互動性及不受限性等優點,有效提高孕婦的治療信心,降低妊娠并發癥。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基于網絡平臺下Teach-back 法對患者控制血壓是有顯著效果的,觀察組患者血壓均比對照組低,支撐上述結論,考慮原因為通過網絡平臺,可隨時查看健康教育內容,內容更加直觀,容易被大眾所接受,提高了宣教的準確性。且孕婦每天可提出自己出現的問題或不懂的方面,得到及時有效的解答,情緒方面也會得到調整及發泄的機會。通過信息交流的方式對疾病進行多方面的干預,使得患者病情得到進一步的控制。與前有研究相同。證明網絡聯合干預可使妊娠期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網絡平臺下Teach-back 法干預可提高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疾病認知度及自我保健管理能力,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控制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