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瓊
寶雞職業技術學院 醫學院,陜西 寶雞 721000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以多媒體信息技術及網絡平臺使教學資源實現線上整合及多元化設計,實現優勢互補,鼓勵學生合理利用更多的線上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再由教師通過后臺對學生線上學習的情況進行收集與分析,以便于在線下課堂圍繞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針對性教學,進而加大師生有效互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和學習自主性[1]。對此,本文旨在探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兒科護理教學當中的效果,研究如下。
抽取本院2019年由同一任課教師進行教學的4個兒科護理班級護理學生197名為對象,分別為A班(n=48)、B班(n=50)、C班(n=50)、D班(n=49)。根據不同教學方法分參照組98名(A班+B班)、研究組99名(C班+D班)。其中,參照組均為女學生;年齡17~21歲,平均18.36歲。研究組男6名(均為C班學生),女93名;年齡16~21歲,平均18.43歲。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醫學基礎等資料對比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
參照組予以傳統教學模式。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進行講課,學生聽課做筆記并完成課后作業,接受課堂測驗并進行錯題復習,圍繞兒科護理的教材做好期末復習等[2]。
研究組予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師將兒科護理教學所需材料通過多媒體方式在課堂上呈現,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提高其學習主動性,具體流程如下:
(1)線上教學:兒科護理教學線上教學可以分成五個環節。第一,教師做好線上準備,根據教學計劃及內容做好PPT課件、微課視頻以及教學案例等。第二,進行資料推送,教師把課前準備好的學習資源傳送到在線教學平臺中,設定完成學習的時限和視頻觀看的時長,在后臺記錄學生學習及觀看視頻的時間,了解問題解答情況,將學習數據錄入線上成績綜合評定當中。第三,發布作業,教師線上發布作業,囑咐學生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相關作業,通過自動評分方式對學生作業完成結果加以評定,對于不及格學生則要求重做,同時總結錯題原因和向教師反饋。第四,在線考試,教師事先從習題庫當中選擇和組合試卷題目,設置相應的學生作答時間,學生作答完成便可直接查詢成績。成績評定分成線上簽到的次數、視頻觀看的時長、作業完成的情況和考試成績等。第五,自主交流,由教師或者學生建立帖子發表相關話題或者回復其他人建立的話題,在共同討論中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握,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實效性。
(2)線下教學:線下教學即課堂教學,大致可以分成三個環節。第一,集中答疑,教師集中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遇到的疑問及困難,進行針對性強化輔導,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第二,技能實際操作,在教師的帶領下要求兒科護理學生進行技能實際操作訓練,采取一對一式技能考核,讓學生掌握兒科護理的正確操作流程、規范及技巧。第三,拓展性教師,通過翻轉課堂、研討教學及小組合作式教學對兒科護理學生整體學習狀況及實踐應用情況進行檢驗。
對兩組兒科護理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后,通過期末考試的成績來判定兩組教學方法的優劣性。
將數據錄入SPSS 17.0軟件中處理,學習成績計量資料用()表示,用t檢驗,兩組間數據比較,P<0.05時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參照組98名兒科護理學生的期末護理成績綜合評分平均值為(81.03±5.42)分;研究組99名兒科護理學生的期末護理成績綜合平均值為(88.76±6.13)分,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兒科護理學生期末成績對比(±s)

表1 兩組兒科護理學生期末成績對比(±s)
兒科護理學主要對小兒生長發育和內外因素所致病理現象進行研究,并借助現代化護理理論及技術為小兒提供整體護理,以促進小兒健康發育的專科護理學[3]。在兒科護理教學當中涵蓋了許多兒科癥狀的護理內容,如生長發育、營養健康、營養紊亂性病變及各類疾病的護理;新生兒及新生兒疾病護理;呼吸、運動、神經、消化、生殖及內分泌等系統疾病的護理等。加上兒科收治的患者比較特殊,多數無法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更需要護理人員的協助及安撫,所以對兒科護理人員所提出的要求也變得更高[4]。
傳統兒科護理教學模式仍以教師作為主體進行知識的講解,學生被動式學習往往難以實現理想學習效果,許多護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也比較片面,與現代護理教學提出的要求嚴重不符。而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來開展兒科護理教學,使教學變得更生動有趣,并改變以往的被動式教學模式,重點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將來順利進入到護理行業中打下堅實基礎[5]。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優勢體現在:突破了時空的限制,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使更多零散的學習時間被充分利用,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獨立性及問題解決的能力;能夠獲取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有效擴寬知識獲取的渠道,為兒科護理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更為完善的學習資料;在線上虛擬環境下,更有利于消除教師與學生之間面對面溝通時的緊張感,從而拉近師生距離,提高師生溝通的有效性;線上線下教學渠道的聯通,給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決策權,讓學生在信息技術背景下發散思維探索知識,進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實現兒科護理后備人員的培養目標[6]。
本研究中,參照組予以傳統教學模式,研究組予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參照組的期末護理成績綜合評分明顯低于研究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在兒科護理教學當中采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可取得較理想的成績,教學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