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貫徹教育部提出的體育育人模式改革要求,各大院校以校內俱樂部建設為特色,紛紛開展課堂外體育運動和訓練的活動,為體育育人工作擴寬渠道。其中跆拳道作為學生積極參與的項目,跆拳道俱樂部在院校中的構建有著明顯的可行性。基于此,本文以閩南理工學院為研究對象,針對跆拳道俱樂部的建設,以及開展跆拳道俱樂部教學活動,提出可行性的對策和建議,為體育教學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閩南理工學院 跆拳道 俱樂部 可行性
引言
在各大院校落實體育教學改革下,校內俱樂部逐步成為體育創新的重要載體。俱樂部結合體育教學需要,圍繞高校校園文化的構建,設立多種體育項目來增加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并為學生展示自我和鍛煉體質提供平臺。面對這種發展趨勢,閩南理工學院建立跆拳道俱樂部,通過校內外體育教學的合作,來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素養和體育適應能力。
一、閩南理工學院跆拳道俱樂部的發展現狀
現階段,各大院校體育俱樂部發展規模逐步增大,并表現出與體育教學較為強大的適應力。理工學院作為普通本科院校,是體育教育的主體,在教育部倡導的全民參與健身的要求下,閩南理工學院開始實施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通過短短幾年的發展,從以往僅有的簡單幾個項目俱樂部,至今已經發展到10余種俱樂部項目教學。其中跆拳道作為近幾年社會熱門項目,閩南理工學院依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完成跆拳道俱樂部的建設,并通過近幾年的創新發展,成為全校社團人數最多的組織。在開展俱樂部式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閩南理工學院面對學生身體發展情況,以及體育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不斷調整教學難度和修改教學大綱,形成具有課程特色的項目教學模式,使院校內更多專業學生都了解到跆拳道項目的特點,并逐步加入到訓練和學習中,為體育育人質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
二、高校開展跆拳道俱樂部的必要性
1.跆拳道運動難度不高,有著簡單易學的優勢
跆拳道起源于朝鮮半島,是一項以腿部動作為主以手部為輔的運動項目,其特殊的運動模式表現出強大的搏擊格斗運動特征,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全球范圍內獲得大批的追隨者和運動愛好者的支持。特別是在2000年被納入到奧運會比賽項目后,跆拳道在我國得到廣泛發展,并憑借內外兼修的運動優勢,進入到教育領域中成為體育運動的主體項目。[ 1 ]從訓練難度和運動效果上來看,跆拳道以腿法練習為核心,在訓練時主要采用腿部翻騰、旋踢、上下翻飛等動作,通過身體翻轉和跳躍來配合腿部動作,使身體的動作更加流暢,腿法得到延伸。這種形式的運動品式會給人帶來運動套路清晰,身體剛勁有力的印象。跆拳道運動項目與健美操項目相同,都有著較強的觀賞性,以及訓練難度不高的優勢。特別是對于體育運動基礎較差的大學生而言,在跆拳道俱樂部中展開練習,不但可以更加輕松和使用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方式,來參與跆拳道動作練習完成對腿部肌肉和身體核心能力的訓練,還能夠在學生共同參與和交流中,獲得對體育運動項目的喜愛和認可,增加學生參與運動的主觀能動性,為閩南理工學院的體育教育發展奠定良好根基。
2.利于強化學生身體素養,增加學生體育運動的適應力。一方面,跆拳道俱樂部可彌補高校體育教學在師資條件、場地建設、活動形式上存在的缺陷,有效結合課內外體育活動,來滿足當代學生多樣化運動需要。高校傳統體育教學模式過于單一,且授課的時間有限,學生在一定課時內還無法掌握體育運動的技巧,難以實現自身體育素養和身體健康品質的提升。而跆拳道俱樂部的建立,以集體參與的方式開展體育活動,可在課堂之外利用學生課余時間,針對學生身體狀況和運動需求,制定不同的訓練強度和項目。并通過集體合作和互動方式,營造良好的跆拳道訓練的氛圍,容易使學生形成對跆拳道項目濃厚的興趣,增加體育運動的強度。另一方面,俱樂部的運動方式以體能鍛煉為媒介展開學生之間的交際,可在練習中針對出現的問題作出調劑,學生必須協調好各類人際關系,以保障遇到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這種運動模式與大多數集體性體育項目相同,對于這類運動模式和集體參與方式的適應,可利于學生消除心理上的障礙,為日后參與更多體育運動提供幫助。
三、高校開展跆拳道俱樂部的有效對策研究
1.積極創新跆拳道俱樂部教學觀念與組織形式,充分體現“以生為本”教育思想。推進跆拳道俱樂部教學模式在閩南理工學院中的有效落實,首先要積極轉變傳統的跆拳道教學觀念,樹立能力與精神相融合的現代化教學理念,打破傳統教育思想存在的束縛,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情況與多元化發展需求。明確認識到學生才是跆拳道教學的主體,而教師則應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主導者,根據跆拳道教學計劃、教學目標、教學大綱對學生學習提供專業化指導。[ 2 ]比如,在跆拳道俱樂部教學實踐中,不僅需要專業教師向學生提供跆拳道技能方面的專業知識講解,還應為學生傳遞跆拳道運動禮儀、文化內涵、運動素養以及跆拳道精神和道德等多方面的內容。促使學生在切實掌握跆拳道運動技巧和能力的基礎上,做到內外兼修,形成謙遜、禮讓的精神觀念,形成良好跆拳道運動素養。其次,閩南理工學院,還應借助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對全新的跆拳道俱樂部教學觀念進行大力宣傳和推廣,在通過定期組織召開專題講座、學術座談會、教研教改工作以及學術比拼大賽等,來創新體育教師的跆拳道俱樂部教學觀念,保證其教學觀念能夠與時俱進革新和發展。此外,閩南理工學院跆拳道俱樂部教學模式,分為教學俱樂部、課外俱樂部和訓練俱樂部三個層次,將教學俱樂部作為跆拳道俱樂部的核心與主體,完成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培訓;將課外俱樂部作為跆拳道俱樂部教學的外延和補充,為學生提供訓練跆拳道技能的平臺;將訓練俱樂部作為學生展示自己的舞臺,重點突出學生技能運動的訓練,可以有效為高校體育事業奪得榮譽。通過設置此種三位一體化的跆拳道俱樂部組織形式,可更好地發揮跆拳道俱樂部教學成效,促進跆拳道俱樂部高效發展。
2.豐富跆拳道俱樂部教學內容與形式,增強學生跆拳道技能掌握與運用能力。豐富閩南理工學院跆拳道俱樂部教學內容與形式,增強大學生跆拳道技能掌握與運用能力,可通過積極開展跆拳道競賽活動,提高跆拳道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比例,采取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形式,深化大學生對跆拳道的理解與掌握,保證其將所學知識吸收內化。首先,跆拳道競賽活動可以有效提高廣大學生對特定運動項目的興趣,在跆拳道俱樂部教學中,可通過定期或不定期舉行跆拳道競賽活動,設置專業的跆拳道競賽具體規則和要求。配備相對應的激勵與獎勵措施,來有效激發學生參與跆拳道競賽的積極性和熱情,促使學生通過參與跆拳道競賽活動,不斷提升自身實踐競技水平。在此過程中,閩南理工學院可分別采取俱樂部內部競賽、多個俱樂部競賽等方式,來豐富跆拳道俱樂部競賽形式。比如,舉辦跆拳道高校邀請賽和館邀賽,引導學生參與整個賽事的籌劃,包括編排競賽規程、擔任競賽裁判、邀請各參賽單位、檢錄、頒獎等事宜,便于學生提前了解跆拳道競賽流程和規則,豐富學生跆拳道實踐經驗。其次,為了保障閩南理工學院跆拳道俱樂部教學的順利實施,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硬件設施,加強對設備設施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定期購入一批先進的跆拳道俱樂部教學設備設施,保證對俱樂部的持續投入。
3.多途徑、多手段提高跆拳道師資水平,為跆拳道俱樂部提供人力保障。跆拳道俱樂部教師作為開展跆拳道俱樂部教學,創新跆拳道教學形式的重要實施者與組織者,是跆拳道俱樂部的核心力量,也是跆拳道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備良好的師資力量,才可保障跆拳道俱樂部教學模式在閩南理工學院體育教學中的有效落實,促進跆拳道教學高質量發展。因此,從多途徑、采取多手段提高閩南理工學院跆拳道專業師資水平,為跆拳道俱樂部提供人力保障,是學校管理者不可忽視的重要任務。首先,應注重加強校內現有跆拳道俱樂部教師的培訓力度,定期引進一批社會跆拳道專家教授、跆拳道傳承者、體育協會、信息化教育科研人員等,到校內為跆拳道俱樂部教師提供專業化、前瞻性、信息化培訓與指導,以此來保證跆拳道俱樂部教師自身所具備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信息素養、技術水平等與時俱進更新和完善。[ 3 ]其次,還可通過適當調整高校跆拳道俱樂部師資的薪資待遇福利,吸引社會更多優秀、專業人士,到校內應聘跆拳道俱樂部教師崗位。再通過實施專業化、嚴謹性的考核與評價方式,對應聘人員綜合素質、技能經驗、道德觀念、執教水平等給予綜合性、全面性考核與評價,從而篩選出復合型、應用型跆拳道俱樂部師資人才,進一步擴大高校跆拳道俱樂部師資力量。此外,還可通過利用信息技術搭建校內外跆拳道師資交流平臺,在該平臺中引入國內外優秀跆拳道俱樂部專業人士、學校教師等,彼此交流和溝通教學經驗,提出教學意見及建議,從而在線上實現跆拳道俱樂部教師的進修學習活動。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跆拳道俱樂部的建立,是高校體育育人工作新的嘗試。不但體現出高校以學生為本的體育教育理念,還可通過集體性的活動來增加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鑒于這種優勢,閩南理工學院致力于跆拳道俱樂部建設,力求通過課內外的配合,來增加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適應度,并形成較高的體育素養,為學生后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本文系高校開展跆拳道俱樂部可行性研究-以閩南理工學院為例,項目負責人:陳成志;基金項目:閩南理工學院校級科研基金資助,項目編號:21KJX013。)
【參?考?文?獻】
[1]夏登科.跆拳道俱樂部運營現狀與分析——以鄭州惠濟區各跆拳道館為例[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22):142-143.
[2]劉萍萍.跆拳道俱樂部運營模式研究分析——以廈門星盛世跆拳道俱樂部為例[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02):34-35.
[3]楊文馨.四川省部分三線城市跆拳道俱樂部經營現狀調查與分析[D].成都體育學院,2016.
(責任編輯:姜秀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