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曉 胥靜怡
摘要: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游戲是其最主要的形式,游戲在幼兒發展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幼兒的日常教育活動中,教師應當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選擇與組織游戲,為幼兒提供可自主進行游戲的環境與條件,能夠面向全體幼兒,注重個別教育。然而,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幼兒園教師應將民間體育游戲融入到幼兒的日常教育活動中,進而激發、調動學生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體驗民間體育游戲的樂趣,.感受民間體育游戲的快樂,熏染民間體育游戲的文化底蘊。
關鍵詞:民間體育游戲 幼兒園 教育活動研究
一、民間體育游戲的定義
民間體育游戲是從民間日常生活經驗與生活實踐中衍生出來的游戲,由人民群眾作為參與的主體,具有濃厚的生活文化氣息,以提高人民的身體素質為目標,往往體現出玩法簡單、使用材料方便、趣味性強、時間與空間比較自由的特色。利用民間體育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開展,能夠形成幼兒園本身的園本資源特色,適應了目前我國提倡傳統文化融入教育的趨勢,更好地將民間游戲特色教育與傳統文化資源相結合,顯示出了蓬勃向上的自發力。在貫徹民間體育游戲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多種多樣的游戲表現形式,達到了自然而然的與幼兒日常教育相吻合的效果。作為幼兒園的教師,在體育教育活動中應該更好的應用民間體育游戲,通過開展簡單而有效的民間體育游戲,在玩樂中讓孩子愛上運動,既能提高身體素質又能傳承體育文化。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幼兒在幼兒階段,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思維存在著具體性與形象性的特點,因此,有的放矢的運用民間體育游戲教學,應當成為開展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中之重。
二、民間體育游戲的形式
據調查資料顯示,民間體育游戲的形式多種多樣,是廣大勞動人民群眾的智慧結晶。例如“編花籃”“丟手絹”“老鷹抓小雞”“踢毽子”“跳皮筋”“推小車”“滾鐵環”等游戲,這些都是經過歷史的實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傳承下來的,相對于當前的幼兒園教育活動而言,具有潛移默化地影響作用。民間體育游戲呈現方式各種各樣、五花八門,但離不開的游戲形式無非還是我們所熟知的幾種,比如獨立游戲、合作游戲、競賽游戲……在進行民間體育游戲的同時,我們更多強調老師與幼兒之間指導性與參與性,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合作性與互動性。例如,我們所了解的“編花籃”則是民間體育游戲的一種游戲形式,它主要體現在多個幼兒之間的默契性上,在進行這個游戲的時候,需要3-6名幼兒一起參與到游戲當中,第一個幼兒需要做出抬起小腿,彎曲膝蓋的姿勢,等待第二名幼兒依靠同等玩法將小腿搭在第一名幼兒的腿上,以此類推,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一次搭在前一名幼兒的腿上,全部搭好之后,六名幼兒需要用另一只腳以蹦跳的方式轉圈,依據人數的多少轉動圓圈,人數多,則圓圈大,人數少,則圓圈小。
值得注意的是,在“編花籃”這個游戲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往往配著童謠去玩這個游戲,隨著童謠朗朗上口的契合性,孩子們玩游戲的興趣與玩勁便也得到提升,幼兒們可以跟著童謠節奏附和兒歌“編、編、編花籃、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在玩得過程中,幼兒可以一直數數,直到幼兒感覺到累的時候,可以變成雙腳落地休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幼兒數學思維能力,“編花籃”游戲難易程度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與規律,適合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積極開展,它主要考驗的是幼兒之間的合作性與配合的默契程度,雖然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會遇到些許困難,但幼兒之間可以通過該游戲相互練習、增強情感,從調查資料可以看出,幼兒對于這類游戲的參與性較高。
近幾年,被大家所熟知的“安吉游戲”,經過在幼兒園多種方式的實踐與求證,現已探索出一種以“讓游戲點亮兒童的生命”為特色的民間體育游戲。它強調幼兒的自主參與性,本著讓幼兒體驗生活,感知世界的原則,力求為幼兒打造自由快樂的幼兒園生活,真正地把游戲還給幼兒。
三、民間體育游戲的價值
1.促進幼兒身體思維雙向發展
幼兒時期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對幼兒各方面的發展都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可以了解到民間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幼兒體育游戲形式,其中有主要促使身體機能發展的游戲,包括走、跑、立、跳、平衡等主要技能的發展。開展民間體育游戲,能促進幼兒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提升,就其本身而言,民間體育游戲的開展能夠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都清楚,一個孩子能夠進行學習與教育的前提是身體素質是否健壯,倘若不開展相應的民間體育游戲進行無形的鍛煉,又怎會培養出健康向上的幼兒呢?
例如,“跳房子”這個民間體育游戲,它適合幼兒園中處于各個年齡的幼兒參與,在開展該游戲活動的時候,通過讓幼兒根據小房子的規律,交叉練習單腳跳與雙腳跳,能夠讓幼兒建立規則意識,掌握基本的走與跳的動作,發展了幼兒的換算思維的速度和靈活性。通過進行貼近幼兒生活的游戲,滿足了幼兒切身的需求,有效地激發幼兒的運動參與興趣,促進幼兒發展動作協調,培養幼兒游戲規則意識,還能健全幼兒智力的發展,提高幼兒的識數水平和邏輯思考能力。
2.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發展
民間體育游戲在幼兒交流中創建了良好的語言氛圍,有利于增加幼兒間的互動。在游戲中,往往伴隨著兒歌的出現,它們具有韻律感,并且讀起來朗朗上口。例如“丟手絹”游戲,在進行這個游戲時,多名幼兒共同參與圍成圓圈,另一個幼兒在圓圈外圍,拿著手絹繞著圈小跑,其余幼兒則配合一起唱,“丟呀,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訴他,快點快點抓住他?!边@類游戲通過吟唱兒歌使幼兒與同伴交流,極為有利地促進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3.促進幼兒團結合作能力發展
民間體育游戲大多是多人參與的游戲,有一定的規則要求,有利于培養幼兒合作能力。如“抬花轎”“拉網捕魚”“回頭看”等游戲,需要幼兒有效地分配角色,相互合作。在游戲過程中,有的幼兒規則意識比較強,能夠清楚地掌握游戲規則;有的幼兒規則意識比較弱,經常違反游戲規則;有的幼兒不愿意參與游戲,只愿意獨自在角落里玩。這時候,教師需要將直接指導的活動與間接指導的游戲活動相結合,引導幼兒完成合作游戲,進而讓他們在游戲中體驗到合作的快樂。
4.促進幼兒園德育工作開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園品德教育應將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教育貫徹在幼兒生活及各項活動之中。”[ 1 ]從中可以看出,德育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間體育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發揮了主要的作用。在民間體育游戲中,幼兒能夠通過游戲的開展,明白一些道理,在道德側面上可以給幼兒潛移默化的指導作用。幼兒時期的孩子們,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思想比較簡單與單純,如果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引導,那么在開展德育的同時,便可以更迅速地完成。例如,在自由活動時,有人不小心摔倒了,孩子們就會上前去扶起他等,這都促進了幼兒園德育工作的開展。
四、民間體育游戲的有效實施策略
1.創新民間體育游戲玩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大多數的民間體育游戲,具有濃厚的傳統色彩,經過世世代代人的傳承而流傳至今。一旦游戲的玩法被幼兒所熟知后,原有的玩法,對他們不再具有挑戰性,面對此類狀況下,需要教師發揮自己的教育機智,對游戲的玩法與規則作出新的改變與調整,打破幼兒原有的思維,才能抓住幼兒的游戲興趣。例如,“丟手絹”游戲,頻繁的轉圈游戲在幼兒進行了一輪的活動后,便不再對幼兒具有吸引力與挑戰性,那么基于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發揮教育機智,發揮好教師的創造性的作用,和幼兒一起制定新的玩法,可以設置兩名幼兒轉圈丟手絹,或者對兒歌進行相應地創編??偠灾瑒撔潞盟迫碎g活水,只有不斷的注入新的源泉,才能將民間體育游戲更好地開展下去。
2.創設民間體育游戲實施環境,激發幼兒的興趣
首先,有效開展環境創設工作,利用有效空間,布置民間體育游戲的圖片或浮雕式的圖案,[ 2 ]例如“跳格子”“轉陀螺”“跳大繩”“滾鐵環”等游戲,生動形象地給幼兒提示與指引,從而推動幼兒主動模仿與學習。
其次,教師應該合理利用幼兒園戶外場地,劃分運動區域,使每個班級都能在固定的區域中開展民間體育游戲,例如,可以利用草地開展“老鷹抓小雞”的游戲、利用泥土地開展“玩輪胎”游戲、利用橡膠草地開展“跳皮筋”游戲等等。
3.家園共育,構建家園橋梁
家庭教育在幼兒教育中不可或缺,二者在幼兒的成長發育中缺一不可,因此,良好的家園共育是進行幼兒教育的前提。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家長委員會或者微信群的方式,將家長邀請到幼兒園,讓家長與兒童一起參與民間體育游戲,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例如,“老鷹抓小雞”游戲,家長可以扮演老鷹或者雞媽媽,通過捉小雞或者保護小雞的方式,參與到游戲之中,與幼兒共同完成任務,營造出和諧友善的家庭環境。
綜上所述,民間體育游戲作為傳承傳統體育游戲的重要內容,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無可替代。[ 3 ]不僅促進幼兒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還有利于實施素質教育。在幼兒園的教育過程中,要發揮好教師作為幼兒活動過程的合作者、支持者與引導者的作用,有效地開發、創新和研究民間體育游戲,提高民間體育游戲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有效性與可行性。
(本文系2020年度“傳統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專項課題的項目:民間體育游戲在幼兒園體育教育活動中的應用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ZC202011041。)
【參?考?文?獻】
[1]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EB/OL].(20l-10-09)[2019-01—02].
[2]陳淑敏.民間體育游戲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應用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01):229-230
[3]周敏.民間體育游戲在幼兒教學活動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9,(15):80
(責任編輯:姜秀靚)